作为有 10 年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的人,我接触过太多用 AI 写作的同行。有人觉得 AI 写东西又快又方便,直接拿来就用;也有人一直担心 ——AI 写作到底会不会被平台发现?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再分享几个提高原创度的修改秘诀。
🚨AI 写作真的会被平台发现吗?答案是 “很有可能”
别抱有侥幸心理,AI 写作被平台发现的概率其实不低。现在像百度、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这些主流平台,都有自己的内容检测机制,而且这些机制一直在升级。它们的算法能捕捉到 AI 生成内容的 “蛛丝马迹”。
AI 写作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容易出现 “模板化表达”。比如描述一个产品优势,AI 可能总会用 “该产品具有 XX 特点,能够满足用户 XX 需求” 这样的句式。这种固定的表达模式,平台算法一扫描就能识别出来。我之前有个同事,用 AI 写了篇关于职场技巧的文章,里面好多句子结构都一样,发出去没两天,就收到了平台 “内容疑似非原创” 的提示。
还有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如果很多人都用同一个 AI 模型,输入相似的指令,生成的内容就会很像。平台一旦发现大量相似内容,就会判定这些内容缺乏原创价值。特别是一些热门领域,比如情感、职场干货,用 AI 写的人多,被发现的风险就更高。
不过也不是所有 AI 写作都会被发现。如果对 AI 生成的内容做了深度修改,加入了自己的观点、案例和风格,让内容有了独特性,被发现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第一步:打破 AI 固定句式,让语言 “活” 起来
AI 写出来的句子往往有固定套路,这是最容易被识别的。想要提高原创度,首先就得把这些固定句式打破。
比如 AI 经常会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 XX 结论”,这种表达太生硬了。你可以改成 “说到底啊,我觉得其实就是 XX 意思”。把书面化的表达换成口语化的,一下子就有了 “人味儿”。我之前帮团队改 AI 写的推广文案,就把里面所有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 都换成了更自然的口语,发布后推荐量比之前直接发 AI 原文高了 30%。
还要注意长短句结合。AI 生成的内容要么全是长句,要么全是短句,读起来很别扭。你可以把长句拆成几个短句,再把一些短句合并,让句子有节奏感。比如 “这款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全面、价格实惠等优点,非常适合新手用户购买和使用”,可以改成 “这款产品挺好的,操作简单,功能也全,价格还实惠。新手用户买回去用,肯定合适”。
另外,多加入一些语气词和连接词,但别用那些生硬的关联词。像 “哦”“呢”“其实”“不过” 这些词,能让语言更自然。比如 “AI 写作有优势,不过也有缺点”,就比 “AI 写作有优势,同时也有缺点” 更像人说的话。
📝第二步:加入个人经历和案例,增加内容独特性
平台判断原创度,很看重内容有没有独特的信息。AI 生成的内容大多是基于已有数据,缺乏个人化的东西。这时候加入自己的经历和案例,就能让内容一下子变得特别。
比如写一篇关于 “如何提高职场效率” 的文章,AI 可能会说 “要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你可以加上自己的经历:“我之前试过每天上班先列工作计划,把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排好。刚开始不太习惯,坚持了一周后,发现每天效率高多了,之前要加班做的事,现在下班前就能完成。” 这样一写,内容就有了别人没有的细节,原创度自然就高了。
如果没有自己的经历,也可以用身边人的案例。比如写 “家庭教育技巧”,可以说 “我邻居家的孩子之前很调皮,他妈妈试着用鼓励的方式引导,现在孩子懂事多了。上次我还看到他主动帮妈妈做家务呢”。这些真实的案例,AI 是写不出来的。
案例要具体,别太空泛。别说 “有人用了这个方法很有效”,要说 “我朋友小王用了这个方法,一周内就瘦了 2 斤”。有具体的人名(可以用化名)、时间、结果,案例才更有说服力,也更能体现原创性。
🔍第三步:调整内容结构,让逻辑更符合 “人的思考”
AI 生成的内容结构往往很规整,开头、中间、结尾分得太清楚,就像标准答案一样。但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逻辑往往更灵活。调整内容结构,让它符合人的思考习惯,也能提高原创度。
比如 AI 写文章,可能会先讲优点,再讲缺点,最后总结。你可以换成先讲自己的一个困惑,引出要讨论的话题,再穿插着讲优点和缺点,最后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结构更像聊天,读者更容易接受。
还可以在内容里加入一些 “转折” 和 “补充”。比如讲完一个观点后,突然想到一个相关的点,可以说 “对了,还有个事忘了说”,然后补充进去。这种 “不规整” 反而会让内容更真实。我之前写一篇产品测评,本来按 AI 的结构写好了,后来想到一个使用时的小细节,就直接加在了中间,没想到很多读者评论说这个细节很有用。
另外,别让每个段落都太长。AI 经常会把一个观点写成一大段,读起来很累。你可以把长段落拆成几个短段落,每段只讲一个小要点。这样不仅读起来方便,也显得内容更有条理,不像 AI 生成的 “堆砌感”。
💡第四步:用自己的 “风格” 重新表达,形成个人标识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人幽默,有的人严谨,有的人喜欢用比喻。把 AI 生成的内容用自己的风格重新表达,就能形成独特的个人标识,让平台觉得这是 “你写的”。
如果你平时说话比较幽默,就可以在内容里加些玩笑和调侃。比如写产品测评,AI 说 “这款产品续航能力一般”,你可以说 “这款产品的续航啊,就像手机玩游戏一样,没多久就得充电,出门还得带着充电宝,有点麻烦”。
如果喜欢用比喻,就多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比如讲 “时间管理重要性”,可以说 “时间就像钱包里的钱,你不规划着用,不知不觉就花完了,最后啥也没干成”。
形成自己的风格后,要保持一致。别这篇文章很严肃,下一篇又很活泼。固定的风格会让读者和平台都记住你,也会降低被判定为 AI 写作的概率。我认识一个博主,就一直用 “接地气” 的风格写内容,哪怕是用 AI 生成初稿,改完后也能看出他的风格,粉丝粘性特别高。
🧐第五步:检查和优化,避开 “AI 雷区”
改完之后别急着发布,还要做最后检查,避开那些容易被识别为 AI 写作的 “雷区”。
首先检查有没有重复的表达。AI 有时候会在不同段落用相似的句子,这是很明显的特征。通读一遍内容,把重复的句子换掉。
然后看看有没有 “假大空” 的内容。AI 经常会说一些正确但没用的话,比如 “我们要努力奋斗,创造美好未来”。这种内容没有实际意义,还容易被判定为缺乏原创价值。把这些话删掉,换成有具体内容的表达。
最后可以用一些工具辅助检查,但别完全依赖。现在有一些检测 AI 内容的工具,你可以把改好的内容放进去测一测。如果提示有 AI 痕迹,就针对提示的部分再修改。不过这些工具也不是 100% 准确,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判断,觉得内容像 “自己写的”,读起来自然,就没问题。
其实说到底,AI 只是个工具,关键还是看怎么用。只要肯花时间修改,加入自己的东西,AI 写作也能写出有原创度、受平台欢迎的内容。别想着走捷径直接用 AI 原文,那样不仅容易被发现,也留不住读者。花点心思改一改,效果会好很多。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