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原创规则到底卡在哪几个关键点
现在不少人琢磨着用 AI 写公众号文章,可最挠头的问题就是能不能过原创。咱先把公众号的原创规则掰扯清楚,这是判断 AI 内容能否达标的基础。微信公众号对原创内容的定义其实挺明确,得是独立创作的作品,有完整的内容结构,还得是在平台首次发布。换句话说,你拿 AI 生成的东西直接发,跟别人的内容高度重合,或者东拼西凑没自己的东西,那肯定过不了关。
平台审核原创的时候,主要看几个地方。一是查重机制,会把你的文章和平台已有的内容对比,重复率高的直接被筛掉。二是内容深度
,AI 成的东西有时候看着像那么回事,但缺乏个人观点和独特见解,这种 “流水账” 式的内容很难通过。三是排版原创性,虽然排版不是核心,但如果全文都是默认格式,没有一点自己的设计,也可能影响原创判断。比如说,同样写 “如何减肥”,别人都在说饮食和运动,你用 AI 生成的内容也只是重复这些,没有加入自己的减肥经历或者独特的方法,那大概率会被判定为非原创。
🤖 AI 写作过原创的三大拦路虎
用 AI 写文章方便是方便,但里面的坑可不少。第一个拦路虎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AI 训练的数据都是网上已有的,你输入一个选题,它生成的内容很可能和其他博主的文章结构、案例、甚至用词都差不多。就像写 “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AI 可能会给你列出 “学习技能、沟通技巧、复盘总结” 这些点,每个点下面的例子也都是常见的,这样的内容发出去,很容易和别人 “撞车”。
第二个问题是逻辑断层。AI 生成内容有时候靠的是数据关联,不是真正的逻辑推导。比如前一段在说 “读书的重要性”,下一段突然转到 “如何选书”,中间缺乏过渡,读者看的时候会觉得突兀。人类写文章会根据自己的思路慢慢展开,AI 却可能因为数据训练的问题,出现这种逻辑不连贯的情况。还有情感缺失也是个大问题,AI 生成的文字缺乏个人情感和温度,读起来干巴巴的。公众号文章很多时候需要和读者产生共鸣,没有情感投入的内容,很难让读者觉得这是原创的、有价值的。
✨ 让 AI 内容秒变原创的四个黄金法则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怎么让 AI 生成的内容通过原创审核呢?这里有四个黄金法则。首先是选题差异化,别盯着热门选题扎堆写。比如大家都在写 “短视频赚钱攻略”,你可以结合自己的行业,写 “教育行业如何利用短视频获客”,细分领域的选题更容易突出原创性。AI 生成的选题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要加入自己的思考,选择那些别人没怎么写过,或者有新角度的话题。
然后是内容改写技巧。拿到 AI 生成的内容后,不要直接用,要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比如 AI 说 “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你可以改成 “我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明显感觉自己的免疫力提高了,以前经常感冒,现在很少生病了”。加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内容更有个人色彩。还可以对 AI 生成的结构进行调整,比如把 “总分总” 的结构改成 “问题 - 分析 - 解决”,或者加入一些案例和数据,让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
🔥 实战案例:看别人怎么用 AI 过原创
咱们来看几个实际案例,看看别人是怎么操作的。有个做美食公众号的博主,用 AI 生成了一篇 “家常蛋糕制作方法” 的文章,直接发出去没通过原创。后来他在文章里加入了自己第一次做蛋糕失败的经历,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和遇到的问题,还拍了自己做蛋糕的过程照片,重新发布后就通过了。这就是因为加入了个人体验,让内容有了独特性。
还有一个职场类博主,AI 生成的 “面试技巧” 文章比较笼统,他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作为面试官的经验,分析了不同岗位面试的侧重点,还举了几个实际面试中遇到的案例,比如某个候选人因为一个细节没做好而落选,这样的内容就更有深度和原创性,顺利通过了原创审核。这些案例说明,AI 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人怎么去加工和优化,让内容打上自己的标签。
📌 过原创必看的三个实用大招
除了前面说的,还有三个实用大招能提高过原创的几率。第一招是定期检查查重,现在有很多查重工具,发布前把文章查一下,看看重复率有没有超标,针对重复的地方进行修改。第二招是保持个人风格,每个人写作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喜欢用口语化的表达,或者擅长用故事引出观点,在 AI 生成内容的基础上,保留和强化自己的风格,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你的文章。
第三招是紧跟平台规则变化,公众号的原创规则可能会调整,要及时了解最新的要求,比如最近平台对内容深度的要求提高了,那就多在文章里加入自己的分析和见解,避免简单的信息罗列。另外,排版也不能忽视,适当用一些小标题、列表、加粗等方式,让文章结构更清晰,看起来更有原创性。
用 AI 写公众号文章能不能过原创,关键在于你怎么用。AI 可以帮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但不能完全依赖它。通过了解平台规则,避开 AI 写作的坑,运用合适的优化技巧,加入个人特色,让 AI 生成的内容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只要用心去做,过原创其实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