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乱用:把公众号当成 “字体试验场”
很多新手刚接触公众号排版,总觉得要多用几种字体才能显得有设计感。结果打开他们的文章,标题用艺术体,正文用楷体,引用部分又换成了隶书,甚至还有人在一段文字里穿插两三种字体。这种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 —— 公众号排版的核心是让读者轻松获取信息,而不是考验他们的视觉适应能力。
正规的公众号排版里,字体种类最好控制在 2 种以内。标题可以用一种稍微有设计感但清晰的字体(比如微软雅黑加粗),正文就老老实实用宋体或微软雅黑。这两种字体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最清晰,阅读疲劳感最低。像楷体、隶书这类字体,笔画有太多装饰性线条,在小屏幕上会显得模糊,尤其是长篇阅读时,读者眼睛很容易累。
还有人喜欢用 “特殊符号字体”,比如把标题换成带花边的艺术字,或者用拼音首字母代替汉字。这种做法不仅影响阅读流畅度,还可能触发微信的排版兼容问题 —— 有些特殊字体在安卓手机上显示正常,到了苹果手机上就变成乱码。记住,读者是来读内容的,不是来看你玩字体的,字体选择的第一原则永远是 “清晰易读”。
🔍 段落间距:要么挤成一团,要么稀得离谱
新手在段落间距上特别容易走极端。一种是完全不设置间距,段落之间紧紧挨在一起,读者读完一段后,眼睛要费力地找下一段的开头;另一种是间距调得太大,一段文字后面空出两三行,整个页面显得松松垮垮,内容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 “视觉呼吸感”。正文段落之间的间距,设置成 1.5-2 倍行高最合适。具体来说,字号如果是 14-16 号,行高就设为 24-28px,段落间距比行高大 5-8px 就行。这样既不会让文字挤在一起,又能让段落之间有明确区分。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 —— 段首不要空两格。很多人写公众号还带着写 Word 文档的习惯,每段开头空两个字。但在手机屏幕上,每行字数本来就少(一般只有 20-25 字),空两格会让首行显得特别短,反而破坏了排版的整齐感。直接顶格写,通过段落间距区分段落,视觉效果会好得多。
🎨 颜色搭配:把调色盘直接 “泼” 到文章里
“要吸引读者注意,就得用鲜艳的颜色”—— 这是很多新手的误区。打开他们的文章,标题用红色,重点句标黄色,引用部分用绿色,甚至还有人给每个小标题换一种颜色。结果整个页面像打翻了调色盘,读者的注意力全被颜色吸引,反而忽略了内容本身。
公众号排版的颜色逻辑应该是 “主次分明”。主色调(比如标题和重点内容)用一种即可,最好是品牌色或和文章主题相关的颜色。正文必须用深灰色(#333333),不要用纯黑色(#000000)—— 纯黑色在白色背景上对比太强,长时间阅读会刺眼。辅助色(比如引用、注释)可以用浅灰色(#666666),但不能超过两种。
还有个致命错误是 “低对比度配色”。比如用浅灰色文字配浅米色背景,或者用蓝色文字配紫色背景。这种搭配在电脑上可能看着还行,到了阳光下的手机屏幕上,基本就是 “看不清” 的代名词。判断颜色是否合适的简单方法:把文章截图发到微信里,眯着眼睛看 —— 如果能轻松看清文字轮廓,就没问题;如果模糊不清,赶紧换色。
🖼️ 图片使用:要么乱用要么不用,完全走极端
新手在图片使用上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整篇文章没有一张图,全是文字堆在一起,看着像说明书;要么每隔三行就插一张图,图片和内容毫无关联,甚至还有水印没去掉的网图。这两种做法都会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正确的图片使用逻辑是 “图文互补”。开篇可以放一张和主题相关的封面图,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每讲完一个核心观点,插一张示意图或场景图(比如讲 “时间管理” 就配一张整洁的书桌图);长文可以用图片分隔不同章节,避免文字疲劳。但要注意,图片宽度最好统一设置成 900px(微信公众号的最佳显示宽度),高度根据内容比例调整,不要出现拉伸变形的情况。
还有个新手常犯的错误是 “忽略图片版权”。随便从百度上搜张图就往文章里放,很容易收到侵权投诉。其实微信自带的 “正版图库” 里有大量免费图片,或者用 Unsplash、Pexels 这些无版权图库(注意要选 “可商用” 类型)。如果一定要用网图,先检查是否有明显水印,有的话用简单的裁剪或去水印工具处理掉,这不仅是尊重版权,也是排版专业度的体现。
🧩 排版一致性:想到哪排到哪,毫无规律可言
很多新手排版就像 “想到哪写到哪”:标题有时左对齐,有时居中;小标题有的带编号,有的不带;重点内容有时加粗,有时用斜体,有时又标颜色。读者看这种文章,就像在走迷宫 —— 完全抓不到排版逻辑,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排版的核心是 “建立规则并遵守”。比如标题统一左对齐(居中对齐只适合单行长标题,否则会显得松散);小标题前面统一用 “●” 或 “-” 作为标记,并且字号比正文大 1-2 号,加粗;重点内容只需要加粗(最多再加一种主色调),不要同时用多种强调方式。这些规则一旦确定,整篇文章都要严格遵守。
还有个细节要注意:“引用内容” 的排版。很多人引用别人的话时,只是简单加个引号,和正文没区别。其实可以给引用部分加个浅灰色背景(#f5f5f5),左右各缩进 2 个字符,和正文形成明显区分。这样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作者观点,哪些是引用内容,阅读效率会提高很多。
📱 忽略移动端适配:只在电脑上看着舒服
新手排版最容易犯的 “隐形错误” 是:只在电脑版微信编辑器里检查排版,觉得看着舒服就直接发布。结果到了手机上,要么文字超出屏幕边缘,要么图片显示不全,甚至有的段落间距在安卓手机上正常,在苹果手机上却变得特别大。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每次排版完,先点微信编辑器里的 “预览”,发到自己手机上看效果。重点检查这几个地方:文字是否全在屏幕内(左右不超过边缘);行高是否合适(手指滑动时,眼睛能轻松跟上文字);图片是否完整显示(尤其是带文字的图片,不要裁掉关键信息)。
还有个针对安卓和苹果手机的适配技巧:苹果手机的字体显示比安卓稍小,所以行高可以设为 1.6 倍(安卓设 1.5 倍);如果用了特殊符号,先在两种手机上都预览一遍 —— 比如苹果的 “●” 和安卓的 “●” 显示大小可能不同,必要时换成更通用的符号。别小看这些细节,很多时候读者觉得 “看着舒服”,就是因为这些适配做得好。
其实公众号排版没有那么多 “玄学”,核心就是 “站在读者角度考虑”—— 他们在手机上看文章,需要的是清晰、轻松、有逻辑的阅读体验。避开上面这些错误,先建立一套简单的排版规则(比如固定字体、颜色、间距),熟练之后再慢慢加入自己的风格。记住,好的排版是 “让读者注意内容,而不是注意排版本身”,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超过 80% 的新手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