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者天天琢磨着出内容,可效率提上去了,原创度又掉下来;想保证原创,速度又跟不上。这平衡的活儿,真不是那么好干的。但也不是没办法,掌握对的方法,两者还是能好好相处的。
🎯 精准选题,打好效率与原创的基础
选题选得好,后面的创作就能省不少事,还能自带原创的潜力。要是选题总是跟风,别人写啥你写啥,不仅难有新意,还得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找角度,效率高不了。
先搞清楚自己的受众是谁。打开公众号后台,看看用户画像,年龄、性别、地域、兴趣标签这些数据都别放过。知道他们关心啥、困惑啥,选题就有了方向。比如你的粉丝大多是刚入职的职场新人,那职场生存技巧、人际关系处理、职业规划这些主题就错不了。对着这些需求选题,写出来的内容自带吸引力,也不用瞎琢磨浪费时间。
建立一个选题库很有必要。平时看到好的点子,不管是来自其他公众号、新闻资讯还是生活中的感悟,都记下来。分类整理好,比如按行业动态、实用技巧、情感故事等。这样想写内容的时候,直接从库里挑,不用临时抱佛脚。而且选题库积累多了,还能从中找到不同主题之间的联系,组合出有新意的选题,原创度自然就高了。
别总想着追热点。热点确实能带来流量,但追热点的人太多,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原创难保证,还可能因为赶时间,内容质量打折扣。可以选择一些 “长热点”,就是那些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关注的话题,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挖掘,写出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内容,效率和原创度都能兼顾。
📝 素材巧处理,在借鉴中保持原创
素材是内容创作的原料,找素材费时间,用不好还容易变成抄袭。怎么巧处理素材,是平衡效率和原创的关键。
找素材要有针对性。根据选好的主题,确定关键词,然后去权威的网站、专业的书籍、行业报告里找。别啥都往回捡,没用的素材只会浪费时间。比如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就去营养师的博客、正规的健康网站找资料,别跑到娱乐八卦网站瞎逛。
拿到素材后,不能直接复制粘贴。先通读一遍,提炼出核心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些观点重新说一遍,就像跟朋友解释一个道理一样。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给素材加点 “料”。比如看到一篇说早起好处的文章,你可以加上自己早起后的感受,或者身边人的例子,这样内容就有了你的印记,原创度就高了。
把多个素材整合起来也是个好办法。不同的素材可能从不同角度讲同一个问题,把它们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观点。比如写一篇关于职场沟通的文章,甲素材讲了沟通技巧,乙素材讲了沟通心态,你就可以把两者结合,说说在什么心态下用什么技巧效果更好,这样的内容既有信息量,又有自己的整合思路。
✍️ 写作有技巧,提速不丢原创味
写作过程中,掌握一些技巧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还能保持原创的味道。
先列个简单的提纲。不用太复杂,就把文章的主要部分、每个部分要讲的核心内容写下来。比如写一篇旅行攻略,提纲可以是:景点介绍、交通方式、住宿推荐、美食推荐。有了提纲,就像有了路线图,写的时候不会跑偏,也不会写着写着不知道该说啥,效率自然就高了。
分段写作,化整为零。一篇文章不用一口气写完,可以分成几个小部分,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比如写一篇长文,先写开头和结尾,再写中间的几个论点。这样每次写作的任务量小,压力也小,还能有时间在写的过程中琢磨怎么加入自己的想法,保证原创度。
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写。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也是一样。别刻意模仿别人的风格,就用自己平时说话的语气来写,这样写起来顺,读者读着也舒服。比如你平时说话比较幽默,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加些玩笑话;你比较严肃,就用严谨的语言表达。有了个人风格,原创度就差不了。
别忘了加入独特的观点。对一个问题,别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哪怕是很小的一个不同角度,也能让文章有新意。比如大家都在说智能手机方便,你可以说说智能手机让人变得浮躁的一面,只要有道理,就能体现原创性。
🔍 审核与优化,双重保障效率与原创
写完文章别急着发,审核和优化这一步不能少,这既能保证内容质量,也能在最后关头看看效率和原创度是不是平衡好了。
审核的时候,先快速读一遍,看看文章是不是通顺,有没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这一步要快,别在细枝末节上浪费太多时间,影响效率。要是发现大的逻辑问题,比如前后观点矛盾,就得赶紧改,不然内容就没说服力了。
然后重点检查原创度。可以自己对照着素材看看,有没有不小心抄了别人的句子。也可以想想,这篇文章有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特色。要是感觉哪里跟别人的太像了,就换种说法,或者再加点自己的东西。比如发现某段话和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很像,就重新组织语言,或者补充一个新的例子。
优化标题和开头也很重要。标题要吸引人,但不能标题党,得和内容相符。开头要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想继续往下看。可以多拟几个标题,选一个最合适的。开头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写法,比如用一个小故事、一个问题,或者一句有意思的话。这一步花不了太多时间,但能提高文章的阅读量,也算是间接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