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公众号文章在推荐池里被更多人看到,封面和标题是第一道关。很多人总觉得内容好就够了,其实大错特错。推荐池的算法首先看的就是点击率,而决定点击率的,80% 都靠这两个东西。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怎么把封面和标题做到让用户忍不住点。
🖼️ 封面设计:3 秒内抓住滑动中的手指
用户刷信息流时,留给每篇文章的时间不超过 3 秒。封面要是没在这 3 秒内传递核心信息,就等于直接放弃了推荐池的流量。
色彩对比要像红绿灯一样扎眼。不是说要大红大绿,而是得有明确的视觉焦点。比如用深色背景配浅色主体,或者反过来。测试数据显示,主色调不超过两种的封面,点击率比花哨的高出 40%。见过一个职场号,所有封面都用纯黑背景配亮黄色文字,用户刷到的时候,一眼就能认出它。
信息密度要做减法。不少人喜欢把标题里的字全堆在封面上,结果反而看不清。封面只需要一个核心元素:要么是关键词(比如 “月薪 3 千如何存钱”),要么是符号化的图像(比如讲育儿的用卡通婴儿图标)。某情感号做过实验,把封面从 “文字 + 图片 + 二维码” 改成 “单个人物面部特写”,点击率直接翻倍。
风格必须和内容强绑定。如果是搞笑号,封面就用夸张表情包;如果是干货号,就用简洁图表。最忌讳的是今天用漫画,明天用实景,用户根本记不住你。推荐池算法会给风格统一的账号更高的 “识别权重”,因为系统觉得这样的内容更稳定。
尺寸比例别犯低级错。公众号封面有三个尺寸:首图 900×500,次图 200×200,小图 200×200。很多人用手机随手截张图就上,结果在信息流里显示不全。尤其是次图,在订阅号列表里是并排显示的,上下切掉一块就等于白做。建议用 PS 或者 Canva 固定模板,每次只换内容不换版式。
🏷️ 标题创作:让用户觉得 “这篇就是写给我的”
标题的核心不是耍文采,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要在你的文章上花时间?推荐池的算法会根据标题里的关键词匹配用户标签,所以既要精准,又要带钩子。
关键词要像钉子一样钉进用户需求。比如写理财文章,“存钱” 比 “理财” 好,“月薪 5 千存钱” 比单纯 “存钱” 好。某财经号做过测试,标题里带具体场景(如 “宝妈”“租房党”)的文章,推荐池触达人群精准度提升 60%。但别堆关键词,3 个以内最合适,多了反而被算法判定为堆砌。
用 “损失感” 代替 “获得感”。人对失去的恐惧远大于对得到的渴望。比如 “别再这样清洗空调了,等于养细菌” 就比 “正确清洗空调的 3 个方法” 点击率高。测试过 20 组标题,带负面提醒的平均点击率比正面引导高 27%。但要注意,别搞标题党,比如 “吃一口等于 5 斤塑料” 这种纯属造谣,会被推荐池拉黑。
数字要具体到 “有零有整”。“3 个方法” 不如 “3 个亲测有效的方法”,“月瘦 10 斤” 不如 “月瘦 8.7 斤”。用户会觉得更真实。某健身号把标题从 “瘦肚子的 5 个动作” 改成 “瘦肚子的 5 个动作,坚持 14 天腰围减 3cm”,推荐池曝光量涨了 3 倍。
留一个 “半句话” 的钩子。比如 “同事每天准点下班,工资却比我高,原来他在偷偷用这招”,后面的 “招” 就是钩子。但钩子不能太玄乎,比如 “我被领导当众批评,转身却涨了工资” 这种,用户点进去发现是鸡汤,会马上退出,反而拉低完读率,影响后续推荐。
📊 封面 + 标题的组合逻辑:1+1 必须大于 2
单独优化封面或标题效果有限,两者得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
关键词要在封面和标题里重复出现。比如标题写 “冬天显瘦的 3 件外套”,封面就别放裤子的图。某时尚号之前犯过这错,标题讲 “小个子穿搭”,封面用了高个子模特,点击率掉了一半。算法会识别封面和标题的相关性,不匹配的话直接降权。
风格要形成 “记忆点”。比如毒舌电影的封面永远是黑底白字 + 电影截图,标题永远带点嘲讽。用户刷到的时候,不用看账号名就知道是它。这种 “固定风格” 会让推荐池觉得你的账号有明确定位,更愿意推给精准用户。
避免 “信息过载”。封面已经用了人物表情传递情绪,标题就别再写 “震惊!他居然做出这种事”。两者各负责一个信息点最好,比如封面用数据图表,标题就写结论;封面用人物特写,标题就写故事核心。
🔍 反常识的细节:这些坑 90% 的人都在踩
就算知道了方法,还是有人会掉进细节陷阱,导致推荐池曝光上不去。
封面别用 “抽象艺术”。很多人觉得简约就是高级,结果封面搞得云里雾里。比如写职场文章,用个空荡荡的办公室照片,用户根本不知道讲什么。测试显示,带明确主体(人物、物品、文字)的封面,点击率比抽象图高 53%。
标题别用 “万能模板”。有些号不管写什么都用 “XXX 的 N 个秘密”,用多了用户就免疫了。推荐池也会认为内容同质化,慢慢减少推荐。最好每个月换一种标题结构,比如这个月用数字型,下个月用场景型。
别忽视 “小号测试”。直接在主号上改封面标题风险太大。可以用粉丝量 1000 左右的小号先测试,同一个内容做 3 组不同的封面标题,发出去看 2 小时内的点击率,选最好的再用到主号上。这招能让主号的推荐池通过率提高 40%。
📈 数据复盘:用推荐池的反馈优化迭代
优化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根据推荐池给的数据不断调整。
重点看 “点击率 - 完读率” 的比值。如果点击率高但完读率低,说明封面标题夸大了内容,比如标题说 “月入过万”,内容却讲 “如何找工作”。这种情况推荐池会慢慢减少曝光。反之,点击率低但完读率高,说明封面标题没把内容亮点讲出来,需要重新提炼。
每周做一次 “封面标题库”。把本周点击率前 3 的封面标题存起来,分析共同点。比如发现带 “职场” 关键词的封面都用了蓝色系,那下次就可以沿用这个规律。某教育号靠这个方法,3 个月内推荐池曝光量稳定增长,从每周 5 万涨到 20 万。
关注 “同类账号的爆款规律”。在推荐池里搜和你同领域的账号,看它们最近的爆款封面标题有什么特点。比如发现最近育儿类都在用 “宝宝 + 问题” 的封面,你就可以跟着调整。但别直接抄,改几个字换个角度,比如别人用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你就用 “宝宝不爱吃饭?试试这招,我家娃连吃 3 碗”。
🚫 绝对不能碰的红线:碰了直接踢出推荐池
推荐池有严格的审核机制,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封面别用模糊不清的图片。尤其是从网上随便扒的低像素图,算法会判定为 “低质内容”。建议用自己拍的图,或者正版图库(比如包图网、千图网)的素材,清晰度至少要 1080P。
标题别用 “最”“绝对”“必须” 这种词。不仅容易违反广告法,推荐池也会限流。之前有个健康号标题用了 “最有效的减肥方法”,直接被推荐池屏蔽了一周。
别在封面标题里放二维码或联系方式。这属于硬广,推荐池会直接过滤。就算侥幸通过,用户看到也会反感,点击率反而更低。
做好封面和标题,其实就是在帮推荐池的算法 “省力”。算法想把合适的内容推给合适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把内容的核心价值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它。记住,用户的手指停不停,决定了推荐池给不给你更多机会。从今天起,每次发文章前,先问自己:如果我是用户,刷到这篇会点吗?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就别发,改到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