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兴冲冲地注册了公众号,每天勤勤恳恳写文章,可粉丝就是涨不起来,阅读量也惨不忍睹。究其原因,十有八九是定位出了岔子。定位这事儿,看着简单,实则是公众号运营的根基。根基打不好,后面再怎么折腾都是白搭。
🎯 公众号定位,到底有多重要?
定位决定了你的公众号能吸引什么样的人。就像开餐馆,你卖火锅的,吸引来的就是爱吃辣、喜欢热闹的食客;你做私房菜,来的可能就是追求精致、讲究口味的人。公众号也一样,定位清晰,喜欢你的人自然会来,而且来了就不容易走。那些定位模糊的号,今天发美食,明天聊科技,粉丝看着看着就懵了,觉得你不专业,慢慢就取关了。
定位能让你运营起来更省力。想想要是没定位,今天想到啥写啥,不仅自己写得累,粉丝也抓不住重点。有了明确的定位,你就知道该关注哪些领域的信息,该写什么样的内容,甚至连标题怎么取、配图怎么选,心里都有数。比如你定位职场干货,那平时就多留意职场热点、办公技巧,写起东西来也更有方向。
定位直接影响公众号的变现能力。现在做公众号,谁不想能赚点钱呢?而清晰的定位更容易吸引精准的广告商,也方便开展各种变现活动。比如你定位美妆测评,那美妆品牌就愿意找你合作;你定位理财知识,推广理财产品也会更顺理成章。要是定位乱,广告商看不透你的用户群体,自然不会轻易投钱。
🔍 先搞懂目标用户,定位才有谱
别凭感觉猜,用数据说话。很多人做定位,总说 “我觉得大家会喜欢这个”,但 “觉得” 往往不靠谱。你得真的去了解用户。可以去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看看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分析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也可以去知乎、豆瓣、小红书这些平台,看看目标人群聚集的地方,他们在讨论什么话题,有什么需求没被满足。
给用户画个 “画像”。把收集到的信息汇总起来,给目标用户画个像。比如你想做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的公众号,那用户画像可能是:20 - 23 岁,本科在读,女生居多,想考 985、211 院校,担心英语和数学,对考研复习规划一头雾水。有了这个画像,你就知道该写什么内容能戳中他们的痛点了。
多和潜在用户聊聊天。光看数据还不够,直接和用户交流更实在。可以加一些相关的 QQ 群、微信群,主动和群里的人聊聊天,问问他们平时看公众号最想获取什么内容,对哪些话题感兴趣。聊的时候别太生硬,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这样人家才愿意跟你说真心话。
📝 内容方向,要结合优势和用户需求
先盘点自己的长处。做公众号,内容是核心。你得想想自己擅长什么,是会写搞笑段子,还是懂专业知识,或者擅长整理干货。比如你是学设计的,那做一个分享设计技巧、素材的公众号就很合适,既能发挥优势,又能保证内容质量。要是硬要去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显得假大空。
内容得对用户有价值。用户关注你,是因为能从你这得到好处。所以内容方向必须围绕用户的需求来。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还是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或者能让他们学到知识?比如用户有育儿难题,那你的内容就可以是具体的育儿方法、亲子互动技巧;用户压力大,那你的内容可以是轻松的小故事、减压小妙招。
别贪多,聚焦一个小领域。很多人一开始就想把公众号做得包罗万象,结果啥都做不精。其实不如聚焦一个小领域,把它做深做透。比如同样是做美食,你可以不做所有美食,专门做家常菜,甚至专门做川菜家常菜。这样更容易在这个小领域里做出名气,也能让用户觉得你很专业。
🌟 打造差异化,让你的公众号不一样
找找同行的 “空子”。做公众号的人太多了,不管什么领域都有一堆竞争者。你得去看看同行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内容有什么特点,然后想想自己能从哪个角度切入,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大家都在分享职场鸡汤,你可以分享具体的职场生存技巧;大家都在推荐书单,你可以专门解读其中的某一类书,比如悬疑小说。
突出自己的 “个性”。公众号也像人一样,有个性才更容易被记住。你的语言风格可以独特一点,比如用方言写,或者特别幽默风趣。内容呈现形式也可以创新,比如别人都写图文,你可以试试漫画、音频。只要这个个性能吸引目标用户,就值得坚持。
提供 “独家” 的东西。如果你的公众号里有别人找不到的内容,那用户肯定离不开你。可以是你自己的原创经验,比如创业经历、学习方法;也可以是你独家整理的资料,比如各种考试的真题汇总、行业报告解读。这些独家内容能形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 定位常见误区,可别踩
定位太宽泛,啥都想做。有人觉得定位宽一点,能吸引的用户更多,其实恰恰相反。就像一个超市,什么都卖,但你想买特别专业的东西,可能还是会去专卖店。公众号也是,定位太宽,用户不知道你到底擅长什么,很难产生信任。
频繁换定位,朝三暮四。今天觉得这个领域火就写这个,明天觉得那个领域赚钱就换那个,这样的公众号肯定做不起来。用户是有记忆的,你频繁换定位,会让老粉丝觉得你不靠谱,新粉丝也难以积累。定位一旦确定,除非发现严重问题,否则别轻易换。
完全跟着别人走,没有自己的想法。看到别人的公众号做得好,就一模一样地模仿,连定位都抄。可别人能成功,是因为有他的资源和时机,你照搬过来不一定合适。而且模仿得再像,也只是别人的影子,很难超越。
🔄 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调整
定期看看数据,找问题。运营一段时间后,要看看后台数据,比如哪些文章阅读量高、转发多,哪些文章没人看。通过数据能发现用户的喜好变化,判断当前定位是否还合适。如果某个细分内容的表现特别好,或许可以考虑把定位往这个方向调整一下。
听听用户的反馈。多和粉丝互动,问问他们对公众号的内容有什么建议。粉丝的反馈很真实,他们觉得哪里不好,可能就是定位需要调整的地方。比如很多粉丝说你的内容太浅了,那你就可以考虑往更深的方向做。
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市场一直在变,新的趋势、新的需求不断出现。你的定位也要跟着市场动。比如以前做传统行业资讯的,现在可以多关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做教育的,要跟上政策的变化。
🔗 定位和后续运营,要环环相扣
内容创作紧扣定位。不管是写文章、做活动,都不能偏离定位。比如你定位职场成长,那内容就围绕职场技能、职业规划、人际关系这些来写,别突然去写明星八卦。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一致性,让用户觉得你很专注。
粉丝互动围绕定位展开。在评论区、社群里和粉丝互动时,话题也要和定位相关。比如育儿类公众号,就多和粉丝聊孩子的教育问题;科技类公众号,就多讨论新出的科技产品。这样能增强粉丝的归属感,也能让社群氛围更浓。
变现方式符合定位。变现不能盲目,得和定位匹配。如果你的定位是面向学生的学习公众号,那推广学习资料、线上课程就很合适;如果是面向宝妈的公众号,推广母婴用品就顺理成章。要是变现方式和定位相差太大,粉丝会觉得你在 “恰烂钱”,容易流失。
做好公众号定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时间去调研、去思考、去调整。但只要定位清晰准确,后面的运营就会顺很多。记住,定位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到正在为公众号定位发愁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给你的公众号找个准确定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