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小绿书的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上来就闷头发内容。看着别人发什么火就跟着发,结果忙活半个月,粉丝不过百,点赞个位数。其实问题就出在第一步 —— 没搞清楚自己该站在哪个赛道上。今天就把我帮 30 多个账号从 0 做到万粉的定位方法论拆解给你,看完照做,至少能少走 3 个月弯路。
📊 先搞懂小绿书的流量逻辑,定位才不会跑偏
别觉得定位是玄学,它本质是搞明白 “平台需要什么” 和 “你能提供什么” 的交叉点。小绿书的算法和其他平台不一样,它更吃 “精准标签”。
打开小绿书首页,你会发现推荐页的内容垂直度极高。喜欢穿搭的用户,刷到的大概率都是各种风格的穿搭分享;关注母婴的,首页基本被育儿干货占满。这说明什么?平台会给账号贴标签,标签越精准,推流越集中。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今天发美食,明天发旅行,后天又来个职场干货。算法根本不知道该把你推给谁,自然没流量。想通这一点,就该明白:定位不是限制你的创作,而是帮你把力气用在一个点上。
怎么观察平台的偏好?打开小绿书的搜索框,输入你感兴趣领域的关键词,比如 “职场”,看看下拉框里的联想词是什么。这些都是用户实际在搜的内容,也是平台愿意推的方向。再点进 “热门话题”,看看同领域的爆款笔记都在聊什么。顺着平台的流量池游泳,比逆流而上轻松 10 倍。
🔍 用 “三维定位法” 锁定赛道,比瞎猜靠谱 10 倍
定位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我总结出一个 “三维交叉图”,照着填就能找到方向。
第一个维度是 “你的优势”。别跟我说你没优势,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职业技能,比如做 HR 的懂招聘,做会计的会理财;也可能是生活经验,宝妈懂育儿,租房党懂改造;甚至是爱好,喜欢做饭、擅长拼图都算。优势不一定是专业技能,能持续输出的才叫优势。比如有人就是特别会买平价好物,这本身就是个好定位。
第二个维度是 “用户需求”。打开小绿书,搜你想做的领域,看看排名前 50 的笔记里,哪些问题被反复问到。比如做护肤,用户可能在问 “敏感肌怎么选防晒”“学生党平价水乳”。这些高频问题就是需求点。解决痛点的内容,天然自带流量。
第三个维度是 “竞争程度”。如果一个领域已经有上百个大 V,新手很难突围。怎么判断?搜关键词,看前排笔记的作者粉丝数。如果大部分是万粉以下账号,说明还有机会;如果全是几十万粉的博主,建议换个细分方向。比如 “穿搭” 竞争大,但 “小个子穿搭”“梨形身材穿搭” 就好很多。
把这三个维度的交集找出来,就是你的黄金定位。比如:你的优势是 “擅长做家常菜”,用户需求是 “30 分钟快手菜”,竞争较小的细分是 “上班族带饭食谱”,三者结合,定位就出来了。
🎨 风格不是设计出来的,是试出来的
很多人卡在 “找不到风格” 这一步,其实风格是自然生长的,不是一开始就定死的。
刚开始可以多尝试几种表达方式。比如做美食,既可以拍步骤清晰的教程,也可以拍 “一人食 vlog”,还能做 “踩雷测评”。前 10 篇笔记,是你的风格试验田,别怕不统一。
怎么从试验中找到方向?看数据。不是只看点赞数,重点看 “完播率” 和 “收藏率”。完播率高,说明你的表达方式让用户愿意看下去;收藏率高,说明内容对用户有实际价值。这两个数据好的笔记,就是你风格的雏形。
我有个学员刚开始做职场号,一会儿拍严肃的干货视频,一会儿发搞笑的职场段子。后来发现,她拍段子时完播率能到 70%,发干货只有 30%。那就果断调整,用 “段子 + 干货” 的形式,三个月就涨了 5 万粉。风格没有好坏,用户喜欢的就是对的。
另外,个人特色很重要。同样是做读书分享,有人靠犀利吐槽出圈,有人靠温柔解读吸粉。把你的口头禅、习惯性动作放进内容里,反而会成为记忆点。别担心 “太个人化”,小绿书用户就吃这一套。
📈 快速验证定位的 3 个实操技巧,7 天见分晓
定好位后别傻等,用这三个方法快速验证,不行就及时调整。
第一个是 “3 天集中测试法”。选 3 个不同的细分方向,每天发 2 篇同方向的笔记,比如第一天发 “早餐食谱”,第二天发 “午餐便当”,第三天发 “晚餐减脂餐”。看哪个方向的平均数据最好,就往哪个方向深耕。数据包括:曝光量、互动率(点赞 + 评论 + 收藏 / 曝光)、涨粉数。
第二个是 “评论区挖需求”。每篇笔记下面的评论都要认真看,用户问 “这个食材哪里买”“步骤能不能再详细点”,这些都是优化方向。如果很多人问同一个问题,直接出一篇笔记专门解答,大概率会爆。我之前有个账号,就是因为用户反复问 “怎么去除厨房油污”,专门做了一期,直接涨粉 2000+。
第三个是 “对标账号分析法”。找 3-5 个和你定位相似,但粉丝比你多 1-3 万的账号。分析他们最近 30 篇笔记:标题怎么写的?封面有什么特点?内容结构是什么样的?不是让你抄袭,是看他们踩过哪些坑,又抓住了哪些机会。比如发现对标账号的 “对比类” 笔记数据都很好,你就可以试试 “xx 和 xx 哪个更好用” 这种形式。
验证期不用太长,7-10 天足够。如果某个方向的数据持续低迷,别犹豫,果断换。新手最宝贵的是时间,别在错误的定位上耗着。
⚠️ 避开 90% 新人都会踩的定位坑,少走冤枉路
最后说几个血淋淋的教训,都是我见过太多人踩过的坑。
第一个坑:定位太宽泛。“我要做生活博主”,这等于没定位。生活包含太多方面,美食、旅行、穿搭、家居…… 什么都发,算法根本不知道该推给谁。定位要窄到 “一提起来就知道你是干嘛的”,比如 “只分享 100 元以内的好物” 比 “好物分享” 好 10 倍。
第二个坑:只顾自己喜欢,不管用户需要。有人特别喜欢手账,就天天发自己的手账排版,但粉丝涨不动。后来发现,用户更想看 “手账新手入门教程”“平价手账工具”。你的爱好要和用户需求结合,不然就是自嗨。
第三个坑:频繁换定位。今天觉得美妆好做就发美妆,明天看探店火就发探店。这样不仅粉丝会流失,算法也会给你贴 “混乱标签”,导致后续流量越来越差。一旦确定方向,至少坚持 1 个月再看效果,频繁变动等于从零开始。
第四个坑:过于追求 “高大上”。新手总觉得要做出专业水准才能发,其实完全没必要。小绿书用户更喜欢 “真实感”,你刚开始的笨拙、不熟练,反而可能成为特色。先完成,再完美,发 100 篇普通笔记,比等 1 篇 “完美笔记” 强得多。
找到定位和风格,其实就是找到 “你” 和 “用户” 和 “平台” 三者的平衡点。不用急着一步到位,先动起来,在实践中调整。记住,小绿书最不缺完美的内容,缺的是有特色的你。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