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开个人公众号,一开始都兴冲冲的。写了没几篇就卡壳了,要么觉得没东西可写,要么写了没人看。问题大概率出在定位上。定位就像公众号的方向盘,方向错了,再使劲也跑不到想去的地方。
🎯 先搞懂:定位到底有多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做得好的个人公众号,都有个明显的特点 —— 提起它,你就能想到一个明确的标签。比如 “深夜发媸” 早期就是写时尚穿搭的,“咪蒙”(虽然现在不在了)就是写情感吐槽的。用户想看某类内容,会第一时间想到它们。这就是定位清晰的好处。
定位模糊的公众号,就像在菜市场摆地摊,啥都卖,结果啥都不精。 用户来了一次,下次想找特定内容,根本记不起你。时间长了,粉丝留不住,自己也写得迷茫。
反过来,定位清晰的号,不仅能吸引精准粉丝,还能让你自己写起来更省力。因为方向明确,你知道该关注什么信息,该输出什么内容。粉丝也知道能从你这得到什么,粘性自然就高。
🔍 第一步:挖出你真正的兴趣领域
别以为 “兴趣” 是个很虚的词。做公众号是个长期活儿,没兴趣撑着,很难坚持下去。但这里说的兴趣,不是 “我有点喜欢”,而是 “我能一直投入热情” 的那种。
怎么找到它?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想想。平时刷手机,你总忍不住点进去看的内容是什么?是美食教程,还是科技测评,或者是历史故事?这些不自觉关注的东西,往往藏着你的兴趣点。
再想想,你和朋友聊天,什么话题能让你滔滔不绝?有人一说起追星就停不下来,有人聊起育儿经验头头是道。这些能让你充满表达欲的话题,也是兴趣的信号。
还有,你愿意为这件事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吗?比如喜欢健身的人,会主动研究训练计划、营养搭配,甚至花钱报课程。这种主动投入,说明这不是一时兴起。
列个清单,把你能想到的兴趣都写下来。然后一个个问自己:如果让我连续写一年相关内容,我会不会觉得厌烦?能通过这个兴趣给别人提供价值吗?筛选到最后,留下 1-2 个最有潜力的。
📊 第二步:摸透市场到底需要什么
光有兴趣不行,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就像你特别喜欢做手工皮具,但如果没多少人关注这个领域,公众号也很难做起来。
怎么了解市场需求?先看看同类公众号。在微信里搜相关关键词,比如你想做 “职场沟通”,就搜 “沟通技巧”“职场说话”。看看排在前面的公众号,它们的头条阅读量大概多少,粉丝留言多不多,内容是偏向干货还是故事。
注意那些经常出现在 “在看” 和 “转发” 区的文章,这类内容往往是用户愿意分享的,说明戳中了他们的需求。也可以看看评论区,用户在问什么、抱怨什么,这些都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
还可以用工具查数据。微信指数里搜关键词,看看最近的热度趋势。如果热度持续上升,说明这个领域在增长;要是忽高忽低或者一直在降,就得谨慎了。百度指数、知乎热榜也能帮你发现用户关心的话题。
另外,想想你的目标用户是谁。是学生、职场人,还是宝妈?他们的年龄、收入、痛点是什么?比如宝妈可能关心孩子辅食、早教,职场人可能在意升职加薪、人际关系。你的内容能不能解决这些痛点,这很关键。
✅ 第三步:让兴趣和市场 “对上眼”
兴趣和市场就像谈恋爱,得双方都有感觉才行。如果你的兴趣正好是市场热门,那简直是天作之合。比如现在很多人关注健康养生,你又擅长中医调理,那就可以围绕 “中医养生干货” 来做定位。
要是兴趣比较小众呢?也别着急放弃。小众领域竞争小,更容易做出特色。比如你喜欢复古相机,市场上大众的摄影号很多,但专门讲复古相机的很少。你可以聚焦在复古相机的使用技巧、收藏知识上,吸引同样爱好的小众群体。
但如果你的兴趣领域几乎没人关注,或者已经被头部大号垄断,而且你又没有特别的优势,就得考虑调整了。要么在兴趣里找细分方向,要么稍微拓宽一点范围。比如你喜欢写诗,但纯诗歌号很难火,你可以结合 “职场人减压诗歌”,把诗歌和职场人的情绪需求结合起来。
还有一种情况,市场需求很大,但你对这个领域没什么兴趣。比如现在财经类内容很火,但你一看数字就头疼,这种情况下千万别硬做。短期内可能靠模仿写出几篇文章,但长期肯定坚持不下去,内容也会显得生硬。
🧪 第四步:测评你的匹配度,用小成本试错
光想没用,得实际测试一下。可以先写 5-10 篇文章,围绕你初步确定的定位,发布到公众号上。看看阅读量、点赞、在看的数据,也可以转发到朋友圈、社群,问问大家的反馈。
如果文章发出去,身边的人都说 “这个内容对我有用”,或者有陌生人关注并留言互动,说明这个定位有潜力。要是数据一直很差,没人搭理,就得反思了:是内容没写好,还是定位本身有问题?
也可以做个小调查。在朋友圈或者相关社群发问卷,问问大家对这个领域的哪些内容感兴趣,愿意花多少时间阅读。收集到的反馈能帮你进一步优化定位。
比如你本来想做 “考研英语”,试写后发现大家更关心 “考研英语作文模板”,那你就可以把定位细化到 “考研英语作文高分技巧”,更精准地满足需求。
📌 最后: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
公众号定位不是定死的,随着你对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市场的变化,可能需要调整。比如你一开始做 “职场新人指南”,写着写着发现粉丝里宝妈很多,她们经常问职场妈妈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问题,你就可以慢慢加入这部分内容,形成 “职场妈妈成长记” 的新定位。
但调整不能太频繁,否则粉丝会觉得混乱。每次调整前,最好先小范围测试,看看新方向的反馈如何。
找准定位,就像给公众号安了个指南针。既有自己喜欢的方向,又能走到用户心里去,这样的公众号才能走得远。别害怕试错,多观察、多总结,总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