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等粉丝涨起来才慌 —— 定位时就得把钱途算清楚
不少人做公众号都是凭着一股热情开始的。今天想写美食,明天想聊职场,粉丝好不容易涨到几万,想变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号既不像专业测评号那样能接广告,又没有形成固定的用户付费习惯,活活把一手好牌打烂。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我见过一个母婴类公众号,一开始每天发育儿知识,粉丝都是宝妈。后来突然跟风写起了职场干货,结果宝妈用户觉得内容不相关慢慢流失,职场人又觉得这个号不够专业,最后别说变现了,连基本的阅读量都保不住。
定位和变现就像地基和楼房的关系。地基没打好,楼房盖得再漂亮也站不稳。你想通过公众号赚钱,就得在确定写什么内容、吸引什么人之前,先想清楚这些人能为你带来什么收益。是看广告?买东西?还是为知识付费?
举个成功的例子。有个做职场晋升的公众号,从第一天起就明确了目标:帮 30 岁左右的上班族解决晋升难题。他们的内容全围绕这个点展开,粉丝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推出了付费课程,因为定位精准,用户付费意愿特别高,上线第一个月就卖了五十多万。
🔍 定位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钱从哪里来
第一个问题:你的目标用户口袋里有多少钱?不是说要嫌贫爱富,而是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能支撑的变现模式完全不一样。学生群体可能更愿意看免费内容,偶尔买点几十块的周边;而中高端职场人士,对几千块的课程付费却很爽快。
我认识一个做大学生成长的公众号,一开始想靠付费社群变现,结果发现学生们虽然活跃,但真要掏几十块钱进群都犹豫。后来他们调整了方向,接一些考研机构、实习平台的广告,反而做得风生水起。
第二个问题:用户愿意为这个领域的什么东西买单?同样是美妆领域,有的用户只看免费测评,买不买产品看自己心情;有的用户却愿意为专业的化妆课程付费。你得搞清楚,自己定位的领域里,用户的付费点到底在哪里。
第三个问题:你的资源能不能支撑变现?如果你定位做科技产品测评,那至少得有渠道拿到最新产品,还得有专业知识能说出门道。要是这些资源都没有,就算用户愿意为测评内容买单,你也做不到。
有个朋友想做农产品电商公众号,定位是帮农民卖水果。但他既没有产地资源,又不懂物流和供应链,写了半年文章积累了些粉丝,真要开始卖水果的时候,光快递成本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四种黄金定位搭配 —— 变现路径一目了然
职场技能类公众号,最适合走「内容引流 + 课程变现」的路子。这类用户的核心需求是提升能力,不管是 PPT 制作还是沟通技巧,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专业性,推出相关课程很容易被接受。
我关注的一个职场号,每天免费分享职场干货,中间穿插一些学员通过课程逆袭的案例。他们的课程定价在 399-1999 元之间,因为前期内容铺垫得好,每次上新都能卖爆。关键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公众号菜单设置成了「免费干货」「课程介绍」「学员案例」,用户进来就知道这里既能学免费的,也能买系统的课程。
本地生活类公众号,「广告 + 本地服务」是稳赚不赔的组合。这类号的用户都是特定城市的居民,餐厅、健身房、电影院这些本地商家特别愿意投放广告。做得好的还能自己搞团购,从每笔交易中抽成。
有个二线城市的本地号,专门推荐犄角旮旯的美食。他们定位很明确:让本地人吃到性价比高的馆子。粉丝到了五万之后,开始接餐厅推广,一条推文收费 3000-8000 元不等。后来还搞起了美食团购,因为推荐的店确实靠谱,用户复购率特别高,每个月光团购分成就有好几万。
垂直领域知识号,比如法律、医学这类,「付费咨询 + 会员体系」是不错的选择。这类用户的需求很明确,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愿意为专业知识付费。
我知道一个法律类公众号,每天发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律案例,吸引了很多有法律需求的用户。他们推出了 99 元的付费咨询服务,用户可以直接在公众号里预约律师问答。还搞了个 399 元的年度会员,能看所有深度法律解析文章,一年下来光这两项收入就有上百万。
兴趣爱好类公众号,比如摄影、手工这些,「周边电商 + 付费社群」能把粉丝价值最大化。喜欢这些东西的人,不仅愿意看内容,还愿意为相关产品和圈子买单。
有个摄影类公众号,一开始就定位在「手机摄影技巧」,吸引了很多普通摄影爱好者。他们后来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镜头、摄影教程电子书,还建了付费社群,让大家交流作品。因为定位精准,粉丝粘性特别高,这些产品和服务卖得都很好。
💡 定位时避开这几个变现坑 —— 很多人都栽过
别贪大求全,想把所有变现方式都做了。我见过一个公众号,又想接广告,又想卖产品,还想搞付费课程,结果哪样都没做好。广告客户觉得他们不够专注,产品质量因为精力分散没把控好,课程内容也做得很敷衍,最后粉丝都跑光了。
用户画像越模糊,变现越难。有的公众号今天写写给年轻人的内容,明天又发些适合中老年人的东西,看起来粉丝不少,但真正能转化的没几个。广告商想投放都不知道该怎么定位人群,自然不愿意买单。
别忽视自身资源去硬凑热门领域。前两年知识付费火的时候,很多人不管自己懂不懂,都想做知识类公众号。有个做美妆的博主跟风做职场课程,结果因为自己都没职场晋升经验,课程内容空洞,不仅没赚到钱,还砸了自己的招牌。
还要考虑长期变现的可能性。有些领域看起来很火,但变现模式特别单一,而且容易饱和。比如前几年的娱乐八卦号,主要靠广告变现,但后来监管变严,广告越来越难接,很多号都做不下去了。
🔄 定位和变现要一起迭代 —— 不是定死不变的
市场在变,用户需求也在变,你的定位和变现模式也得跟着调整。有个职场公众号,一开始只做免费内容接广告,后来发现粉丝里很多人想系统学习职场技能,就慢慢增加了课程内容,现在课程收入已经超过广告了。
但调整不是瞎调,得围绕核心定位来。那个职场号不管怎么加新业务,都没离开「帮助职场人成长」这个核心,所以粉丝接受度很高。要是突然跑去卖化妆品,估计粉丝早就懵了。
定期看看数据,哪些内容带过来的用户变现能力强,就多往那个方向倾斜。有个母婴号发现,写 0-1 岁宝宝护理的文章带来的用户,买相关产品的概率比看早教内容的用户高很多,他们就慢慢把内容重心放到了婴幼儿护理上,变现效率提高了不少。
还要多和用户互动,问问他们愿意为什么付费。有个读书公众号,本来想靠卖书变现,后来在粉丝群里发现大家更想有人带着一起读书,就搞起了付费读书会,效果比卖书好多了。
🎬 总结一下 —— 定位时把这几点记在心里
做公众号不是先有内容再有变现,而是先想清楚怎么变现,再去定内容方向。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愿意为什么买单,你的资源能不能支撑,这三个问题想不清楚,千万别盲目开始。
选对定位和变现的搭配很重要,别贪多求全,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深耕下去。还要记得定期调整,跟着市场和用户需求走,但始终围绕核心定位。
最后说句实在的,做公众号想赚钱不丢人,关键是从一开始就想明白怎么赚。别等粉丝来了又走了,才后悔当初没规划好。现在就拿起笔,把你的公众号定位和对应的变现模式写下来,想清楚了再动手,成功率会高很多。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