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为什么定位比写文章更重要?
很多新手打开公众号后台,第一件事就是点 “新建图文”。但你有没有发现,写了几篇就卡壳了?要么不知道写什么,要么写出来没人看。问题就出在 —— 你跳过了最关键的一步:定位。
公众号的本质是 “注意力容器”。现在微信生态里有超过 3000 万个公众号,用户刷到你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没有清晰定位,你的内容就像散落在沙漠里的沙子,留不住用户的目光。
数据能说明问题。新榜 2024 年的报告显示,定位清晰的垂直类公众号,用户留存率比泛内容账号高 47%,打开率更是高出 2.3 倍。那些能在半年内突破 1 万粉的新号,90% 都有明确的定位标签,比如 “职场妈妈的极简收纳指南”“程序员的理财笔记”。
用户关注你,不是因为你写得好,而是因为你 “有用”。这个 “用” 可以是解决问题、提供情绪价值,或者满足好奇心。但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给用户什么,别人凭什么留在你的列表里?
🧭 定位的核心:先回答 3 个问题
做定位不用搞得太复杂,拿张纸写下这三个答案,你的方向就清晰了 80%。
第一个问题:你最擅长的领域是什么?注意,是 “擅长” 不是 “喜欢”。喜欢做饭和能教别人做出米其林级别的家常菜,是两码事。定位一定要基于你的核心能力,否则很容易半路掉链子。
第二个问题:谁会为你的内容买单?这里的 “买单” 不一定是花钱,而是花时间。学生党和上班族的需求天差地别,宝妈关注的育儿知识,可能在大学生眼里就是废话。精准定位人群,比讨好所有人更有效。
第三个问题:你的差异化在哪里?同样是写职场,有人教 PPT 技巧,有人聊办公室政治,有人专注 95 后裸辞创业。找到那个 “别人没做,或者没你做得好” 的点,才能让用户记住你。
举个例子,“丁香医生” 刚起步时,医疗健康类内容已经很多了。他们的定位切口是 “用通俗语言解读医学论文”,把专业壁垒打破,这才有了后来的爆发。
🔍 找定位的 3 个实操方法,小白也能上手
不知道怎么定?试试这几个办法,亲测有效。
先看自己的手机相册和收藏夹。你平时爱拍什么、存什么?有人相册里全是猫咪的搞笑瞬间,有人收藏夹堆满了省钱攻略,这些其实就是你的兴趣点所在,从中找能持续输出的方向。
再去翻竞品的评论区。打开 5 个和你想做的领域相关的公众号,看看读者在留言里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那些高频出现但没人好好回答的问题,就是你的机会。比如很多美食号评论区都有人问 “新手买什么厨具”,专门做这个细分的号,反而容易起量。
还可以用 “最小可行性测试”。先确定 2-3 个备选定位,每个定位写 3 篇短文,发在朋友圈或小群里,看哪个方向的互动率最高。数据不会骗人,用户的反馈就是最好的指南针。
记住,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前 3 个月可以小范围调整,但不要频繁换赛道。今天写美妆明天写健身,用户只会觉得你不专业。
📋 内容规划:比 “写什么” 更重要的是 “怎么排”
定位清楚了,就该做规划了。这一步能帮你避免 “今天选题明天慌” 的尴尬。
建立一个 “选题库” 是必须的。用 Excel 或者石墨文档,按 “用户痛点”“热点结合”“干货技巧” 分类,提前存够 30 个选题。比如做职场号,痛点类可以有 “加班太多怎么拒绝”,热点结合可以等求职季写 “春招避坑指南”。
然后制定 “发布节奏表”。新号建议每周 2-3 次更新,固定时间发,比如每周一、三、五晚上 8 点。用户会形成期待,打开率自然就高。不要追求日更,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
内容结构也要提前设计。比如每篇文章都包含 “场景引入 + 问题分析 + 具体方法 + 总结”,或者 “故事 + 观点 + 案例”。固定的结构能让读者养成阅读习惯,也能提高你的写作效率。
还要考虑 “系列化”。比如 “每周一个收纳小技巧”“职场生存 36 计”,系列内容能提高用户的追更欲望,还能帮你打造记忆点。
💡 用定位提高留存:让用户 “离不开你”
很多号涨粉快掉粉更快,问题就出在没把定位转化成用户的 “刚需”。
打造一个 “专属标签”。比如 “每天早上 7 点,XX 陪你读一篇短文”,或者 “关注我,3 分钟搞懂一个法律小知识”。这个标签要简单、具体,让人一眼就知道关注你能得到什么。
设计 “用户期待感”。在每篇文末预告下一期内容,比如 “下期教你怎么用手机拍出 ins 风照片,记得来看”。适当吊吊胃口,能提高下一次的打开率。
还要学会 “回应用户需求”。定期在后台看留言和关键词回复,把用户问得最多的问题变成选题。让读者觉得 “这个号懂我”,自然就不会取关。
有个做母婴号的朋友,每天都会在文末留一个互动话题,比如 “你家宝宝最挑食的食物是什么?”,然后把精彩评论整理到下一篇文章里。这种参与感,让她的留存率比同行高了近 60%。
🚫 避开定位的 3 个坑,很多人都栽过
别把定位搞得太宽泛。“分享生活”“干货满满” 这种话等于没说。用户需要的是 “租房党如何布置小房间” 这种具体的指向,而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要为了热点乱蹭。和定位无关的热点,再火也别碰。一个教英语的号突然写娱乐八卦,粉丝只会觉得困惑。当然,能和定位结合的热点可以追,但要快、准、稳。
也别想着 “一开始就完美”。很多新手迟迟不行动,就是怕定位不够好。其实,先做起来,在实践中调整,比空想一万次都有用。哪怕一开始定位有点偏,只要及时修正,照样能做出成绩。
写在最后:公众号的竞争早就不是 “谁写得好”,而是 “谁更懂用户”。花一周时间做好定位和规划,比盲目写一个月的效果好 10 倍。记住,用户关注你,是因为你在某个领域能 “不可替代”。找到那个领域,深耕下去,时间会给你答案。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