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细分目标用户是差异化定位的核心
做公众号的都知道,现在打开微信公众号后台,随便搜个关键词就能跳出几十上百个同类账号。用户划屏幕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凭什么停下看你的内容?答案就在 “专” 字上。不是说内容要多专业,而是你能不能只盯着某一群人,把他们的心思摸得比谁都透。
看看那些能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路的公众号,几乎都有个共同点 —— 他们的用户画像具体到能说出 “每天早上 7 点 15 分出门买咖啡,会纠结加不加糖的 30 岁女程序员”。这种精准度,让他们的内容像 GPS 导航一样,直接戳中用户的真实需求。而那些喊着 “服务所有年轻人” 的账号,往往最后谁都留不住。
细分用户不是把蛋糕做小,而是在大蛋糕上找到别人没啃过的那一角。就像母婴领域,有人写 0 - 3 岁宝宝喂养,有人专门做 3 岁 + 入园焦虑,后者虽然用户群窄了,但家长愿意为这种 “量身定制” 买单。数据不会骗人,专注细分领域的公众号,用户留存率比泛领域账号高出 40% 以上,这就是差异化定位的魔力。
🔍如何精准找到被忽略的细分用户群体
先从自己身边的 “小圈子” 挖起。你有没有发现,小区里宝妈们聚在一起,聊的不是泛泛的育儿经,而是 “双职工家庭怎么高效陪娃”“老人带娃的沟通技巧”;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每天讨论的是 “500 元租到好房子的秘诀”“第一次跟老板提加薪怎么说”。这些藏在日常对话里的需求,往往就是细分的突破口。
接着去翻评论区和私信。不管是同类公众号还是相关小红书、抖音账号,用户抱怨的、追问的、没被满足的,都是机会。比如有个做职场号的博主,发现评论区总有人问 “内向的人怎么搞职场社交”,他专门开了个小号写这个,3 个月就涨了 5 万粉。别觉得这些问题太小,越小的需求越容易形成壁垒。
用数据工具扒一扒市场空白。新榜、微小宝这些平台能看到各领域公众号的阅读量和话题分布,把排名前 50 的账号列出来,逐个分析他们的用户标签。比如职场领域,大部分账号都在讲 “晋升技巧”“薪资谈判”,但很少有人关注 “自由职业者的社保怎么交”“远程办公如何管理时间”,这些没人碰的角落,就是你的细分赛道。
🎯围绕细分用户打造专属内容体系
内容一定要 “窄而深”,别想着面面俱到。如果你的用户是 “刚毕业的乡镇教师”,就别写 “全国教师通用的备课技巧”,而是聚焦 “乡镇学校多媒体设备不足怎么上课”“如何跟留守儿童家长有效沟通”。这种带着场景感的内容,用户一看就知道 “这是写给我的”。
语言风格要贴紧用户的说话方式。95 后职场新人爱用 “摸鱼”“内卷”“摆烂” 这些词,你就别拽 “职场生态”“竞争态势” 这类书面语;宝妈群体聊孩子时喜欢说 “熊孩子”“奶量”“辅食”,你跟着用,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用户觉得你 “懂他”,才会愿意留下来。
固定内容模块培养阅读习惯。比如 “每周三分享一个乡镇教师的真实故事”“每月 1 号整理最新的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这种规律性的内容让用户形成期待。就像有人每天早上等着看人民日报的新闻早班车,你的公众号也能成为细分用户的 “每日必需”。
💡用差异化服务让细分用户离不开你
做别人懒得做的 “小事”。有个专注 “孕期糖尿病妈妈” 的公众号,除了发食谱,还每天在后台帮用户算食物热量,虽然每天要花 2 小时回复,但用户粘性高得吓人。这种看起来 “笨” 的服务,恰恰是大账号不愿意投入精力的,反而成了你的护城河。
搞垂直领域的资源对接。比如做 “县域青年创业” 的号,定期整理当地的扶持政策、厂房租赁信息,甚至帮粉丝对接同地区的合作伙伴。用户在这里不仅能看内容,还能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不会轻易取关。记住,服务的本质是 “帮用户节省时间和精力”。
打造细分用户的专属社群。社群里别发广告,就聊他们关心的话题。“单亲妈妈” 群里可以讨论 “怎么平衡工作和带娃”,“老年手机用户” 群里教大家 “怎么清理手机内存”。当用户在群里找到了归属感,你的公众号就成了他们的 “精神据点”,这种情感连接比任何内容都牢固。
⚠️避开细分定位的 3 个常见误区
别担心 “用户太少”。有人觉得 “专门写 00 后职场穿搭” 太窄,其实全国 00 后职场新人有几千万,哪怕只吸引 1%,也有几十万用户,足够撑起一个有变现能力的公众号。相反,用户太泛,你根本不知道该写什么,最后变成 “四不像”。
别盲目跟风换赛道。看到 “AI 教育” 火就想转型,发现 “银发经济” 热又想调头,这种摇摆会让老用户 confusion。细分定位的关键是 “熬得住”,就像做 “职场残疾人权益” 的号,虽然前期涨粉慢,但坚持 3 年后,成了这个领域的权威,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都主动合作。
别把 “细分” 做成 “封闭”。专注 “农村养狗” 的号,也可以偶尔聊聊 “城里宠物医院怎么选”(毕竟用户可能带狗去城里看病),但核心内容必须围绕农村场景。适当的 “向外延伸” 能增加内容丰富度,只要不偏离主线就行。
找到公众号的差异化定位,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在要放弃 “讨好所有人” 的幻想,简单在只要盯住一群人的真实需求,把小事做透。当你能说出 “我的用户就是那些每天早上 6 点起床挤地铁,在出租屋里备考公务员的二本毕业生”,你的差异化之路就已经开始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