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后台数据,看着那两位数的阅读量,心里是不是拔凉拔凉的?花了好几个小时写的文章,推送出去就石沉大海。别先怪平台限流,也别急着怀疑粉丝不买账,大概率是你的内容定位从根上就歪了。
🎯 定位太宽,等于没定位
总有人想把公众号做成 “万能宝库”,今天聊职场干货,明天推美食测评,后天又发情感鸡汤。美其名曰 “满足不同粉丝需求”,实际上就是没搞懂定位的核心 ——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
用户关注一个公众号,往往是因为它能解决某类特定问题。比如关注职场号的人,就是想学习晋升技巧、沟通方法;追美食号的,要么是想找探店攻略,要么是想学做菜。你今天发职场明天发美食,粉丝打开公众号时根本猜不到会看到什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懒得点开了。
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公众号,无一不是定位精准。“咪蒙” 当年再火,核心也是围绕年轻女性的情感和职场困惑;“丁香医生” 专注健康科普,绝不会突然跑去聊汽车保养。窄门才好走路,把一个领域做深做透,远比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精要强。
还有些人觉得定位窄了会限制发展,这其实是误区。定位精准不代表内容单一,而是在垂直领域里挖掘更多细分话题。比如母婴号,既能写 0-1 岁宝宝喂养,也能聊 3-6 岁早教,还能分享宝妈自我成长,这些都在 “母婴” 这个大框架里,粉丝群体稳定且精准。
📌 内容和定位 “两张皮”
定位明明写着 “职场成长”,结果推送里一半是明星八卦;说好做 “理财干货”,点开全是心灵鸡汤。这种 “定位归定位,内容归内容” 的操作,只会让粉丝越来越困惑 —— 你到底是个什么号?
粉丝关注你,是对你的定位有期待。就像去川菜馆,食客期待的是麻辣鲜香,要是端上来的全是粤菜,谁还会再来?内容必须紧扣定位,哪怕想拓展话题,也要找到和核心定位的关联点。
比如职场号想写明星新闻,完全可以从明星的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处理等角度切入,既结合了热点,又不偏离职场主题。理财号聊心灵鸡汤,也能聚焦 “财务自由带来的安全感”,把鸡汤变成和理财相关的干货。
还有种情况更隐蔽:定位没问题,但内容深度不够,没达到粉丝对这个定位的预期。比如做 “科技测评” 的号,写出来的内容全是产品参数堆砌,没有实际使用体验和横向对比,粉丝想要的 “专业参考” 根本得不到,自然会流失。
🔍 没找准用户的 “真需求”
很多人做定位时,全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我觉得这个话题不错”“我喜欢写这类内容”。但用户不关心你喜欢什么,他们只关心自己需要什么。定位不是自嗨,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回应。
有个做亲子游的公众号,一开始总写 “十大必去亲子景点”,阅读量一直上不去。后来他们做了次粉丝调研,发现大部分粉丝是职场妈妈,最头疼的是 “周末短时间带娃去哪儿”“带娃出行怎么省力”。调整内容方向后,专门写城市周边 1-2 日亲子游攻略,阅读量立马翻了倍。
怎么找到用户的真需求?多和粉丝互动是个好办法。看看评论区大家在问什么,私信里粉丝关心什么,甚至可以直接发问卷调研。别觉得麻烦,这些都是最真实的需求信号。
还要区分 “表面需求” 和 “深层需求”。比如粉丝问 “孩子挑食怎么办”,表面看是要解决挑食问题,深层需求可能是 “如何让孩子营养均衡”“怎么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内容定位能挖到深层需求,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 定位缺乏 “差异化”
打开公众号列表,十个职场号有八个在写 “简历怎么写”“面试技巧”,内容大同小异。这种情况下,你的号凭什么被用户记住?没有差异化的定位,就像在同质化的红海⾥挣扎。
差异化不一定是做别人没做过的领域,很多时候是在相同领域里找到不同的切入角度。比如同样是写美妆,有人专注 “学生党平价彩妆”,有人擅长 “敏感肌护肤”,有人主打 “职场淡妆技巧”,这些细分方向就是差异化。
还有种差异化是 “人设”。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写出来效果天差地别。一个说话犀利的职场博主,和一个温柔分享的职场博主,哪怕写同样的话题,吸引的粉丝群体也完全不同。找到自己的风格,让用户提到某个领域就想到你,这就是成功的差异化定位。
别担心差异化会缩小受众范围。恰恰相反,有明确差异化的号,更容易吸引到 “忠实粉丝”。这些粉丝认同你的独特性,不仅会常看你的文章,还会主动分享,带来更多精准流量。
🔄 定位一成不变,跟不上用户成长
粉丝是会变的。当年关注你的大学生,可能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曾经的新手妈妈,孩子慢慢长大,需求也会跟着变。如果你的定位始终停留在原地,就会和粉丝的成长脱节。
有个做 “考研干货” 的公众号,粉丝大多是大三学生。考研结束后,很多粉丝面临就业问题,这个号及时调整定位,增加了 “应届生求职” 内容,顺利留住了大部分粉丝。定位不是一锤子买卖,要跟着用户生命周期调整。
怎么判断该调整定位了?看数据。如果老粉打开率持续下降,评论区出现 “内容有点幼稚了”“希望多写点 XX 话题” 之类的反馈,就说明你的定位可能需要更新了。
调整不代表完全推翻重来,而是在原有定位基础上延伸。比如从 “考研干货” 到 “职场新人指南”,核心还是服务年轻人的成长,只是阶段不同了。这样既能留住老粉,又能吸引同阶段的新粉。
💡 定位清晰了,还要让用户 “一眼看懂”
就算你的定位再精准,如果用户点开公众号首页,看不出你是做什么的,也白搭。很多号的头像、简介、菜单栏乱七八糟,用户刷到推送都不知道该不该点,更别说关注了。
头像和名字要和定位相关。做美食的用个餐具图案,做职场的名字里带 “职场”“职场” 字样,让用户一眼就知道你大概是做什么的。简介更要直接,别写 “分享美好生活” 这种空话,换成 “每天一道家常菜做法,让做饭变简单”,用户一看就知道关注你能得到什么。
菜单栏是定位的延伸。把核心内容分类放在菜单栏里,比如 “职场干货”“面试技巧”“晋升指南”,新粉丝点进来能快速了解你的内容体系,老粉丝也能方便地找到需要的内容。
还有推送标题,也要紧扣定位。别为了博眼球起和定位无关的标题,比如职场号起个 “震惊!某明星突然宣布……”,就算骗来了点击,也留不住粉丝,还会让老粉觉得你不专业。
内容定位就像公众号的指南针,方向错了,再努力也到不了目的地。先停下来,好好想想你的号到底要服务谁,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想清楚这些,再重新出发,你会发现,公众号有人看其实没那么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