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感:选题能戳中用户的 “刚需点”
价值感不是你觉得有用,而是用户觉得 “这东西对我来说真的重要”。怎么判断?看它能不能戳中用户的刚需。
刚需分两种,一种是即时性需求。比如到了饭点,“附近 10 元管饱的宝藏小店” 就比 “米其林餐厅品鉴指南” 更有价值;考试季来临,“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肯定比 “英语语法发展史” 受欢迎。这些选题能解决用户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就像口渴时递过来的一瓶水,没人会拒绝。
另一种是长期受益需求。比如 “30 岁后,每天 10 分钟的抗衰运动”,虽然不能立刻看到效果,但用户知道坚持下去对自己有好处;“普通人如何用业余时间搭建被动收入渠道”,瞄准的是大家对财务自由的长期追求。这类选题的价值感在于给用户一个 “未来会更好” 的预期,让他们愿意花时间关注。
要注意,价值感不是喊口号。很多人以为说 “这个东西超有用” 就能让人相信,其实不然。你得把价值具体到细节里。比如 “学 Python 有用” 太空泛,“用 Python 自动整理 Excel 表格,每天节省 2 小时” 就很具体。用户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能得到什么,才会觉得这个选题有价值。
🔍 稀缺性:别人没说过,或者说得没你好
稀缺性不是指选题多冷门,而是指在同类内容里,你的表达有独特之处。
信息差是稀缺性的重要来源。比如大家都在聊 “直播带货赚钱”,但很少有人说 “县城直播带货的 3 个隐藏门槛”。如果你能挖掘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告诉用户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就能形成稀缺性。就像在满是大路货的市场里,你拿出了一件别人没见过的特产,自然会被围观。
视角独特也能创造稀缺性。同样是聊 “职场沟通”,别人都在说 “怎么跟领导汇报工作”,你却从 “领导讨厌的 3 种沟通方式” 切入,角度一反常态,就容易让人眼前一亮。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两个不相关的领域结合起来,比如 “用心理学知识搞定客户谈判”,这种跨界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新鲜感。
稀缺性还要看表达深度。有些选题别人也写过,但都浮于表面。你如果能挖得更深,比如 “分析 100 个失败的创业案例,总结出新手最容易踩的 5 个坑”,比单纯说 “创业要注意风险” 有料得多。这种在深度上碾压同类内容的选题,本身就具备稀缺性。
✨ 价值感 + 稀缺性:爆款选题的黄金组合
只有价值感,没有稀缺性,你的选题就会淹没在同类内容里。比如 “怎么煮米饭” 这个选题很有价值,但网上一搜全是,你再写就很难出彩。
只靠稀缺性,没有价值感,就像在沙漠里卖泳衣,再独特也没人需要。比如 “古代宫女的指甲护理秘方”,听起来挺新奇,但对现代人来说没什么实际用处,火不起来很正常。
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比如 “月薪 5000,如何在一线城市租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既有解决租房难题的价值感,又聚焦于 “月薪 5000” 这个特定群体的需求,相比泛泛而谈的租房攻略更稀缺。这样的选题,用户一看就觉得 “这正是我要的,而且很少有人讲得这么具体”,想不火都难。
还有 “孩子沉迷手机?用这 3 个游戏化思维让他主动放下”,既解决了家长的痛点(价值感),又提供了 “游戏化思维” 这种不常见的解决方案(稀缺性)。这种选题一出来,就容易被家长们转发分享。
📊 如何快速验证选题的 “双特质”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用户看完能得到什么具体好处? 比如 “学会这招,手机内存立刻多出 10G”,好处很具体;如果答案是 “能增长见识”,那价值感就太模糊了。
这个角度别人是不是很少用? 可以在各大平台搜搜关键词,看看同类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那你的独特视角就有了稀缺性;如果已经有很多人用类似角度写得很深入,那就要换个思路。
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选题的核心? 比如 “用菜市场的食材做出米其林级别的早餐”,一句话就包含了价值(做出好早餐)和稀缺性(菜市场食材 + 米其林级别)。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说明选题可能不够聚焦,价值感和稀缺性都会打折扣。
还可以做个小测试,把选题发给身边的目标用户,看他们的反应。如果有人立刻追问 “怎么做到的”“快说说细节”,说明这个选题击中了他们的需求,兼具价值感和稀缺性;如果大家反应平淡,那可能就要调整了。
🚫 避开伪价值和伪稀缺的坑
有些选题看起来有价值,其实是 “伪价值”。比如 “教你月入 10 万的秘籍”,听起来很诱人,但如果内容里全是空话,没有可操作的方法,用户看完觉得被骗了,这样的选题就算一时有流量,也留不住人。真正的价值感一定是可落地、可验证的。
还有 “伪稀缺”,比如故意用猎奇标题吸引眼球,内容却毫无营养。像 “我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99% 的人都不知道”,点进去一看是 “多喝水对身体好”,这种选题只会消耗用户的信任。稀缺性不是靠标题党,而是靠内容本身的独特价值。
另外,不要为了稀缺而稀缺。有些人为了追求独特,专门找那些冷门到没人关心的话题,比如 “如何给宠物蚂蚁做窝”,虽然很少有人写,但关注的人也少,自然火不起来。稀缺性必须建立在有人关心的基础上,也就是先有价值感,再谈稀缺性。
💡 总结:好选题是 “用户需要” 和 “你能提供” 的交集
判断一个选题会不会火,本质上是看它能不能在 “用户需要” 和 “你能提供” 之间找到平衡点。用户需要的是有价值的内容,你能提供的是别人给不了的独特视角或深度,两者结合,就是有潜力的爆款选题。
记住,价值感让用户愿意看,稀缺性让用户愿意转。前者决定了选题的下限,后者决定了选题的上限。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想想他们缺什么,再看看自己能提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慢慢就能练就选爆款选题的直觉。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