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吹得神乎其神的 AI 洗稿工具,最近真是火得一塌糊涂。不少自媒体人都在传,说这些工具能把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轻松骗过公众号的原创审核。真有这么神奇?作为跟公众号打交道多年的老兵,我特意找了几款热门工具实测了一番,今天就来扒扒这里面的门道。
🛠️ 先看看市面上主流的 AI 洗稿工具都长啥样
目前市面上的 AI 洗稿工具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主打 “轻度改写” 的,比如 “智媒改写助手”,宣传说能在保留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替换同义词、调整句式,号称原创度能提升 30% 以上。另一类是号称 “深度重构” 的,像 “文心洗稿大师”,说能用 AI 理解文章逻辑,重新组织语言结构,甚至能改变叙述视角,听起来就厉害多了。
我特意去翻了翻这些工具的用户评价。某平台上有用户说,用 “智媒改写助手” 处理过的文章,在一些自媒体平台的原创检测里能过关,但到了公众号这里就经常栽跟头。也有人说 “文心洗稿大师” 贵是贵,但确实比手动改效率高,就是偶尔会改得前言不搭后语。
价格方面也参差不齐。便宜的按月付费,几十块钱就能用;贵的按次收费,改一篇千字文章就要十几块。有意思的是,不少工具都推出了 “过审保障”,说没通过审核能退款,但条款里藏着不少限制,比如要完全按照他们的操作流程来,不然就不算。
🔍 AI 洗稿工具的套路,其实就这几招
这些工具到底是怎么 “洗稿” 的?我拆了几个样本,发现它们的套路其实大同小异。最基础的就是同义词替换,把 “高兴” 换成 “开心”,“重要” 换成 “关键”,这种操作对 AI 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再高级点的会调整句式。主动句改成被动句,长句拆成短句,或者把几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比如 “我在早上吃了面包”,可能会改成 “早上,面包被我吃了”。这种改法能让句子结构看起来不一样,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原文的影子。
还有些工具会打乱段落顺序。把后面的段落提到前面,或者把相关的内容重新组合。但这种方法有个致命问题,如果原文的逻辑链条比较紧密,打乱顺序后很容易出现上下文不连贯的情况。
号称 “深度重构” 的工具,会尝试改变叙述视角。比如把第一人称 “我认为” 改成第三人称 “有人觉得”,或者用不同的例子来表达同一个观点。但这招对 AI 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实际用起来经常翻车,改出来的内容要么偏离原意,要么逻辑混乱。
📝 实测开始:用同一篇文章测试 5 款热门工具
为了测试这些工具的真实水平,我选了一篇自己之前写的公众号原创文章,大概 2000 字,内容是关于职场沟通技巧的。这篇文章当时顺利通过了公众号原创审核,原创度应该没问题。
我把这篇文章分别放进 5 款工具里处理,参数都调到最高级,也就是 “最大程度改写”。处理完成后,我先在几个第三方原创检测平台上测了一下,结果显示原创度都在 80% 以上,看起来好像挺靠谱。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 —— 公众号原创审核测试。我用不同的小号,把改写后的文章分别发出去,并且都申请了原创。结果呢?有点出乎意料。
5 篇改写文里,有 3 篇直接被拒了,系统提示 “与已有原创内容高度相似”。另外 2 篇虽然通过了原创审核,但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这两篇的改写幅度确实很大,很多句子都完全变了样,只是核心观点还在。
不过我又试了一次,这次换了一篇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稿。结果更惨,5 篇全被拒了。看来公众号的审核系统对新闻类内容的敏感度更高,AI 洗稿想蒙混过关难度更大。
🤔 为什么有的能过,有的过不了?公众号审核系统到底在查什么
从测试结果来看,AI 洗稿不是完全行不通,但成功率真不高。这背后其实是公众号原创审核系统的 “火眼金睛” 在起作用。
我专门研究过公众号的原创审核机制,它不光看文字表面的相似度,更会分析文章的语义和逻辑结构。也就是说,就算你把句子改得面目全非,但核心意思、论证过程跟别人的文章一样,还是可能被判定为非原创。
而且公众号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里面存着所有已发布的原创文章。AI 洗稿出来的内容,很可能会跟数据库里的某些文章 “撞车”。特别是那些热门领域的内容,被检测出来的概率就更高了。
另外,公众号还会结合用户举报来判断。如果有人举报你的文章是洗稿的,审核人员会人工复核。这时候 AI 洗稿的那些小伎俩,在人工审核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那些偶尔能通过审核的 AI 洗稿文,要么是改写的原文比较冷门,数据库里没有相似内容;要么就是改写时加入了很多新的案例、数据,让文章有了一定的原创成分。但这种情况其实已经不算纯粹的洗稿了。
💡 对自媒体人来说,AI 洗稿工具到底值不值得用
说实话,测完这些工具,我觉得它们有点像 “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你是想纯粹靠 AI 洗稿来 “抄近路”,那我劝你还是算了。风险太高,一旦被判定为洗稿,公众号会取消你的原创标识,严重的还会封号。而且现在读者也不傻,洗稿出来的文章质量往往不高,很容易失去粉丝。
但如果是把 AI 洗稿工具当成辅助工具,用来优化自己的写作,那还有点用。比如写完一篇文章后,用工具换几种表达方式,看看有没有更通顺、更精彩的说法。或者遇到卡壳的时候,让工具给点灵感。
我认识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他就经常这么用。先自己写初稿,然后用 AI 洗稿工具处理一下,再根据处理结果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文章的原创性,效果还不错。
不过要提醒一句,千万别太依赖这些工具。写作的核心还是原创能力和独立思考,这才是自媒体人安身立命的根本。AI 再厉害,也取代不了人的思想和创意。
🚫 最后说句大实话:与其钻研洗稿,不如踏踏实实搞原创
测试了这么多 AI 洗稿工具,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想靠走捷径在自媒体行业长久立足,基本不可能。
公众号之所以这么重视原创,就是为了鼓励创作者产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果大家都靠洗稿度日,整个平台的内容质量只会越来越差,最终损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而且现在各大平台对原创的保护力度都在加大,AI 洗稿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说不定过不了多久,这些工具就会被彻底 “封杀”。
所以啊,与其花时间研究怎么用 AI 洗稿骗过审核系统,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上。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写出真正有独特视角、有深度的文章,这才是王道。
当然了,合理利用 AI 工具提高写作效率是没问题的,但千万别把它当成 “作弊神器”。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