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 SEO 的同行都在聊 AI 工具,说能省一半力气还能提升排名。但市面上的 AI SEO 工具五花八门,到底哪些真能打?哪些只是噱头?今天就拿几款主流工具实测一番,聊聊它们怎么帮我们把 SEO 效率提上去。
📌 Jasper:全能型内容创作,适合 SEO 新手快速出稿
Jasper 应该是目前用户量最大的 AI 内容工具之一,它主打的就是 “按 SEO 需求生成内容”。核心功能里,最实用的是 “SEO 模式”—— 输入目标关键词、目标受众和核心卖点,它能直接生成符合搜索引擎偏好的文章框架,连标题、小标题都给你拟好。
它的内容生成逻辑很有意思,不是简单堆关键词。会先分析关键词的搜索意图,比如 “新手怎么学 SEO” 明显是信息查询类,生成的内容就会偏向教程式,结构上先讲基础概念,再分步骤讲方法,最后给资源推荐。这一点很贴合 Google 的 E-E-A-T 原则,也符合百度对 “满足用户需求” 的内容要求。
实测时我们拿 “2025 年小红书 SEO 技巧” 这个关键词试了下。生成的文章里,自然植入了 “小红书关键词布局”“笔记标签优化” 等相关词,密度控制在 2%-3%,不会让读者觉得生硬。但有个小问题 —— 案例部分比较泛,比如提到 “用热门话题蹭流量”,却没具体说怎么找话题。后来我们手动补充了 “在小红书创作中心看‘热门趋势’板块” 的实操步骤,发布后一周,这篇笔记在小红书搜索里排到了第 8 位,比之前纯手动写的快了近 3 天。
不过 Jasper 对资深 SEO 来说可能不够 “细”。它没法像专业工具那样精准分析竞争对手的排名因素,比如对方文章的段落长度、图片 ALT 标签怎么写。适合刚入门、需要快速产出合格内容的团队,或者用来做初稿,再手动优化细节。
📌 Surfer SEO:数据驱动的内容优化,精准踩中排名因子
Surfer SEO 和 Jasper 不一样,它更像 “SEO 医生”—— 不只是生成内容,还能拿着竞争对手的排名数据给你 “开药方”。它的核心功能 “Content Editor” 会爬取目标关键词排名前 20 的页面,分析这些页面的关键词密度、段落数量、甚至句子平均长度,然后给你一个 “优化清单”。
比如我们测 “短视频 SEO 怎么做” 这个词时,它显示排名前 3 的文章都提到了 “抖音搜索关键词”“视频字幕关键词”,还提示 “需要包含 3 个以上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的案例”。按这个清单调整后,原本排名第 15 的文章,两周后冲到了第 6 位。这就是它的厉害之处 —— 直接对标高排名内容的 “成功因子”。
它在内容创作上的赋能,主要体现在 “避免无效输出”。以前我们写文章总担心 “关键词加少了” 或 “加太多被惩罚”,现在 Surfer 会实时显示 “当前关键词密度是否在最佳区间”,甚至标红 “应该增加的相关词”。比如写 “SEO 工具”,它会提醒你补充 “SEO 分析工具”“免费 SEO 工具” 等长尾词,这些都是搜索用户可能延伸的需求。
但它也有短板。生成的内容框架太依赖数据,有时候会显得死板。比如要求 “每个小标题下至少 3 个段落”,但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其实两段就说清了。而且价格不低,基础版每月要 59 美元,小团队可能觉得肉疼。适合追求精准排名、有一定预算的团队,尤其是做竞争激烈的行业词,用它来优化内容,见效会很快。
📌 Frase:关键词 + 问答一体,抓准 “搜索意图”
Frase 的核心优势是 “把关键词研究和内容创作绑在一起”。它有个 “Answer Engine” 功能,能抓取目标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的 “相关问题”,比如搜 “AI SEO 工具”,它会列出 “AI SEO 工具能替代人工吗?”“免费 AI SEO 工具有哪些?” 这些用户真的在搜的问题。
这对 SEO 太重要了 —— 搜索引擎现在越来越看重 “是否解决用户真实疑问”。我们用 Frase 写 “AI 怎么优化网站排名” 时,它抓取到 “AI 能优化网站加载速度吗?” 这个高频问题,我们就在文章里加了一段 “AI 工具如何检测并压缩图片大小” 的实操,发布后发现,这个段落带来的停留时间比其他部分长 40%,排名也跟着涨了。
它的内容生成不算最惊艳,但胜在 “针对性强”。输入关键词后,它会先给你一个 “问题清单”,让你按问题顺序组织内容,相当于直接把用户的 “搜索路径” 变成了 “内容结构”。比如做 “本地 SEO 优化”,它会按 “本地 SEO 是什么→怎么改门店地址信息→怎么让地图排名靠前” 的顺序生成框架,完全跟着用户的搜索逻辑走。
实测中发现,它对 “长尾关键词” 的支持特别好。那些搜索量不高但转化强的词,比如 “北京朝阳区 SEO 公司怎么选”,Frase 能精准抓取到 “朝阳区本地 SEO 公司优势”“怎么看 SEO 公司案例” 等细分问题,用这些内容做的页面,转化率比普通内容高近 30%。缺点是生成的内容语言偏书面,需要花时间改成口语化表达,不然读起来有点像说明书。
Copy.ai 走的是 “轻量化” 路线,价格便宜(基础版免费),操作也简单,不用学复杂的设置,输入关键词就能生成短文案、标题、甚至 Meta 描述。对做大量碎片化内容的 SEOer 来说,比如博客短评、产品页描述,它能省不少事。
它的 “标题生成器” 特别好用。我们测过 “SEO 标题怎么写才吸睛”,输入关键词后,它给出的 “2025 年 SEO 标题公式:关键词 + 数字 + 痛点 —— 新手也能学会” 这种标题,比我们自己想的点击率高 25%。Meta 描述也是,以前写 “专业 SEO 服务”,描述总写 “提供专业 SEO 服务,提升网站排名”,太干了。用 Copy.ai 生成的 “做了 3 个月 SEO 没效果?我们帮 100 + 企业从第 50 页冲到首页 —— 专业 SEO 服务”,点击率直接翻了一倍。
在内容创作上,它适合 “补位” 而不是 “主力”。比如写一篇长文,用 Jasper 出初稿,Surfer 优化结构,最后用 Copy.ai 润色开头和结尾 —— 它生成的开头总带点 “钩子”,比如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写了 10 篇文章,排名一动不动?其实问题可能在这 3 个地方……”,能抓住读者继续看下去。
但它不适合做深度内容。生成的内容深度不够,比如讲 “SEO 算法更新”,只会说 “算法更新会影响排名”,不会像专业工具那样分析 “这次更新重点打击了哪些行为”。所以别指望用它做核心关键词的内容,用来处理批量的长尾词内容、优化细节部分,性价比很高。
📌 AI SEO 工具的 “避坑指南”: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测了这么多工具,发现很多人用不好 AI SEO 工具,不是工具不行,是用错了方法。最常见的坑就是 “完全依赖 AI,不做人工优化”。有个同行用 Jasper 生成内容后直接发布,结果被 Google 判为 “低质内容”——AI 写的内容虽然通顺,但缺乏 “独特观点”,比如讲 “SEO 技巧”,都是网上能搜到的常识,没有自己的实操经验。
还有关键词堆砌的问题。有些工具会提示 “增加关键词密度”,但千万别硬加。我们试过用某工具生成的内容,在段落里强行塞了 5 次 “SEO 工具”,读起来特别奇怪,发布后排名不仅没涨,还掉了两位。搜索引擎现在很聪明,能识别 “为了排名而加的关键词”,自然植入才是王道。
另外,别忽略 “非内容因素”。AI 工具能优化内容,但网站加载速度、移动端适配、外链质量这些,它帮不了忙。有次我们用 Surfer 优化了内容,排名却没动,后来才发现是网站打开要 5 秒,优化速度后,3 天就升了 4 位。所以 AI 工具是 “加分项”,不是 “万能药”,基础的网站优化还是得做好。
最后是工具选择。小团队预算有限,先用 Copy.ai 的免费版做标题和短文案,搭配 Frase 抓问答,足够应付初期需求。中等团队可以用 Jasper+Surfer 组合,前者出内容,后者优化排名。大团队追求全面,可以再加上 Ahrefs(虽然不是纯 AI,但和 AI 工具配合很好)做关键词研究,形成 “关键词→创作→优化→追踪” 的闭环。
📌 总结:AI 不是替代 SEO,而是让 SEO 更 “懂用户”
测下来发现,好的 AI SEO 工具都有个共同点 —— 不是帮你 “走捷径”,而是帮你 “更懂用户”。以前我们猜用户可能搜什么,现在 AI 能直接抓用户的真实问题;以前凭经验判断内容结构,现在能对标高排名内容的成功因子;以前写内容要花 3 天,现在 AI 出初稿,我们只需要花 1 天优化细节,把时间省下来研究用户需求。
但记住,AI 生成的是 “合格线” 内容,要想冲到首页,还得加 “人无我有” 的东西 —— 比如你的独家案例、行业洞察、更细致的实操步骤。搜索引擎喜欢的,永远是 “能真正解决问题,还带点独特价值” 的内容。
所以别纠结 “AI 能不能取代 SEOer”,答案是不能。但会用 AI 工具的 SEOer,肯定能取代不会用的。选对工具,用对方法,把 AI 当助手,而不是依赖,你的 SEO 效率才能真正提上去。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