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写作火了这么久,不少人还在纠结它到底能不能写出爆款。其实问题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你会不会用。尤其是做公众号的,光靠 AI 堆文字远远不够,得跟排版技巧拧成一股绳,才能做出既好看又能打的内容。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怎么让 AI 写的东西穿上 “漂亮衣服”,变成读者愿意点开、愿意转发的爆款。
📝 先让 AI 写出 “有骨头” 的内容,再谈排版
AI 不是万能的,但用对了确实能省大事。关键是别让它瞎写,得给足指令,让它产出的内容自带 “爆款基因”。
写标题的时候,直接扔给 AI 一句 “写几个公众号标题” 肯定不行。你得把核心卖点、目标人群、想要的风格都说清楚。比如你要推一款平价咖啡机,就告诉它 “针对租房党,突出‘百元内’‘不占地’,风格要亲切像朋友推荐”,AI 给的结果才能更贴需求。之后自己再筛一遍,挑那种带数字、有冲突感的,比如 “租 40 平小窝也能放!100 块的咖啡机比星爸爸还香?” 这种标题,AI 搭骨架,你填血肉,效果才好。
开头 3 秒定生死,AI 写的开头经常太 “官方”。你可以让它试试 “痛点 + 解决方案” 的路子。比如写职场干货,就指令它 “先讲加班改方案的崩溃瞬间,再引出‘3 个省时技巧’”。拿到初稿后,自己加句口语化的衔接,像 “是不是戳中你了?我前阵子也这样……” 读者一看就觉得 “这说的不就是我”,自然愿意往下划。
正文部分,AI 容易写得干巴巴。给它指令时,多提 “场景化” 要求。比如写护肤文,别让它只列成分,要让它描述 “早上赶时间怎么快速护肤”“熬夜后怎么急救” 这种具体场景。写完后你再手动加几个真实案例,比如 “我闺蜜混油肌,用这个方法两周就不怎么冒痘了”,内容立马就活了。
AI 生成的内容常有 “假大空” 的毛病,得自己动手 “挤水分”。比如它写 “这款产品很受欢迎”,你就改成 “上周上架 3000 件,3 天就卖空了,后台还有 200 多条催补货的留言”。数字和细节一上来,可信度直接拉满。记住,AI 负责搭框架,你负责填细节,这才是高效合作模式。
🎨 排版不只是 “好看”,是让内容 “会说话”
很多人排版就盯着字体大不大、颜色艳不艳,其实搞错了重点。好的排版是让读者不用费脑子,顺着你的思路读下去,甚至主动跟着你的引导走。
公众号排版里,留白比花里胡哨更重要。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一起,读者打开第一眼就累了。AI 生成的长文,一定要手动分段,每段别超过 3 行。段落之间空一行,重点句子单独拎出来,前后也留空。你试试,同样的内容,留白做好了,阅读压力能降一半。
配色别瞎搞,最多三种主色。标题一种,正文一种,重点标记一种就够了。比如主色用深蓝,正文黑灰色,重点用浅蓝标出来。AI 写的内容里,那些需要强调的结论、数据,就用这个浅蓝。读者扫一眼就知道哪里是干货,不用在字堆里找重点。
字体和字号得按 “易读性” 来。标题用微软雅黑或者思源黑体,字号 16-18;正文用宋体或微软雅黑,字号 14-15。别用那些花体字,看着洋气,读起来费劲。尤其是手机屏幕小,清晰比好看更重要。AI 生成的内容可能有各种格式,粘贴过来后先统一字体,不然看着乱糟糟的。
排版里藏着 “阅读引导” 的小心机。比如每部分开头用个小图标,像🔍、💡这种,读者一眼就知道这部分要讲啥。重要的地方加个底色块,比如浅灰色,把 AI 写的核心观点框进去。段落之间用分割线,但别太花哨,简单的线条就行,别让读者注意力跑偏。
🔗 把 AI 内容和排版 “焊死”,这几步不能少
光有好内容和好排版思路还不够,得有一套固定流程,让两者无缝衔接。试过十几种方法后,发现这四步最管用。
第一步,用 AI 出初稿时就定好结构。让它在写之前先列个大纲,标明 “引言 - 3 个论点 - 案例 - 结语”,每个部分大概多少字。这样你排版时就不用大改框架,直接按这个结构分区块。比如论点部分用卡片式排版,案例部分用图文结合,效率能提一大截。
第二步,把 AI 写的长句拆成 “短信息单元”。公众号读者没耐心看长句子,AI 写的复杂句得拆成短句,一句一个信息点。比如 “这款软件不仅能一键修图,还能自动生成文案,而且操作简单适合新手”,拆成 “能一键修图”“自动生成文案”“新手也能快速上手”,每句单独一行,配上小图标,看着就清爽。
第三步,让 AI 帮你写 “排版说明”。写完内容后,再让它补充一句:“这部分适合用什么排版样式,重点在哪里”。比如它可能会说 “这段案例适合左图右文,图片放用户反馈截图,文字突出效果数据”。你照着做,就不用自己瞎琢磨了。
第四步,排版后回头让 AI “找茬”。把排好的内容截图(或者复制文字 + 格式描述)给 AI,让它挑毛病。比如 “哪里看起来拥挤”“重点是不是不够突出”。它可能会说 “第三段的重点句颜色太淡,和正文分不清”,你再调整,比自己闷头改强多了。
📊 看两个真案例,别人是怎么把 AI + 排版玩明白的
说再多技巧,不如看两个实际例子。这两个公众号都是靠 AI 写内容,再用排版放大效果,半年内阅读量翻了三倍。
第一个是做职场干货的号。他们用 AI 写 “会议纪要模板”,但光给模板太干。排版时,把 AI 写的模板拆成 “会前准备”“会中记录”“会后跟进” 三个板块,每个板块用不同颜色的标题栏,重点步骤用橙色底色标出来。最妙的是,在模板后面加了个 “AI 提示语” 框,告诉读者 “你也可以用这个指令让 AI 生成专属模板”。读者觉得有用,还能学技巧,转发率自然高。
第二个是美食号。AI 写的食谱经常太死板,他们就改了个思路:让 AI 写食材和步骤,排版时加 “可视化设计”。比如步骤部分,每步配一张小图标(切菜、开火这种),时间和火候用红色数字标出来,还在页尾加个 “失败预警” 板块,把 AI 没提到的注意事项(比如 “别用铁锅煮番茄”)手写加上去。读者觉得既专业又贴心,完读率比之前高了 40%。
这两个号的共同点是:AI 负责 “把事说清楚”,排版负责 “让读者愿意看”。既没浪费 AI 的效率,又用排版补上了 AI 的 “人情味” 短板。
❌ 这些坑别踩,不然 AI + 排版等于白忙活
踩过的坑比成功经验更值钱。这几个错误,刚开始做的时候几乎人人都犯。
别让 AI 写啥你就排啥。AI 有时候会瞎编数据,比如 “90% 的人都在用这个方法”,你不查证就排上去,读者一看就觉得假。排版前一定要自己过一遍,把可疑的数据、模糊的观点都改掉。不然排得再好看,内容站不住脚,白搭。
排版别追求 “满”,留白不是浪费。有人觉得 AI 写了那么多字,不排满可惜了,结果页面挤得像黑板报。读者打开一眼看不到重点,直接就划走了。记住,空白也是排版的一部分,该空的地方就得空。
别用太多 “花里胡哨” 的插件。现在公众号编辑器里的特效很多,动态文字、闪烁边框啥的。AI 写的内容本来就需要靠 “真实感” 打动人,配这些特效反而显得廉价。除非是节日主题,不然少用。
别忽略 “手机预览” 这一步。AI 生成的内容在电脑上看着挺顺,一到手机上可能就乱了。比如分段太密,在手机上变成一大块;或者字体太小,老年人读者看不清。排版完一定要用手机预览,调完再发。
💡 最后说句实在话
AI 写作和公众号排版,就像面粉和酵母,单放着都不起眼,混在一起才能发起来。关键是别指望 AI 包办一切,也别觉得排版只是 “锦上添花”。
你要做的是:让 AI 成为你的 “高效写手”,帮你把内容骨架搭好;再做个 “细心裁缝”,用排版给内容量体裁衣。读者点开文章,第一眼被排版吸引,读下去发现内容有用,自然会给你点赞转发。
试试今天说的这些方法,下次写公众号时,先让 AI 出初稿,再按 “留白、配色、拆块” 这三个要点排一遍,说不定就能摸到爆款的门槛。记住,工具是死的,会用的人才能让它活起来。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