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 AI 写公众号热潮,到底是风口还是坑?
打开朋友圈,十个搞自媒体的有八个在晒 AI 写作工具。有人说用 ChatGPT 写公众号,一天能更三篇,月入过万不是梦;也有人吐槽用 AI 写的文章发出去,阅读量连 50 都破不了。到底 AI 写公众号能不能赚钱?先看一组数据 ——2024 年某自媒体平台的创作者报告显示,使用 AI 写作工具的账号中,只有 12.3% 能稳定达到月入 3000 以上,剩下的要么被平台判定为低质内容限流,要么根本吸引不了粉丝。
别被那些 “AI 写作月入十万” 的案例骗了。我认识一个做情感号的朋友,去年买了三款 AI 写作会员,每天让工具批量生成 “深夜 emo 文案”。结果呢?三个月下来,粉丝掉了 2000 多,平台还给了两次 “内容同质化” 警告。他后来告诉我,那些所谓的爆款 AI 文案,其实是团队先用 AI 生成初稿,再花两小时人工修改,最后配上热点事件才火的。光靠 AI 生搬硬套,连平台的基础推荐机制都过不了。
🔍 用 AI 写公众号的真实效率:快,但没你想的那么神
很多人觉得 AI 写作能省时间,这点确实没错。以前写一篇公众号,选题、查资料、写初稿、改错别字,一套流程下来少说 3 小时。现在用 AI 工具,输入关键词就能出框架,填充内容快的话半小时就能搞定。但这里有个误区 ——效率不等于收益。
我测试过市面上五款主流 AI 写作工具,发现一个共性:生成的内容乍一看很通顺,仔细读全是 “正确的废话”。比如写职场干货文,AI 会堆砌 “提升效率的三个方法”“沟通技巧的五个要点”,但举的例子全是十几年前的老梗,根本戳不中现在 95 后的痛点。有次用 AI 写 “00 后职场特点”,它居然写 “00 后喜欢用微信沟通”,这种脱离现实的内容,读者怎么可能买账?
更麻烦的是后期修改。AI 生成的文章经常出现逻辑断层,比如上一段说 “短视频流量下滑”,下一段突然跳到 “公众号运营技巧”,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想要改成合格的内容,至少得花和自己写差不多的时间。真正能靠 AI 提高效率的,是那些本身就有成熟写作框架的人,比如写产品测评的,能用 AI 快速填充参数数据,自己只需要改用户体验部分。
📝 内容质量关:AI 过不了,读者更过不了
公众号赚钱的核心是内容价值,不管用不用 AI,这点不会变。但 AI 写的内容,很容易踩中 “低质” 红线。某公众号平台的审核规则里明确提到,“机器生成的无意义拼凑内容” 会被降权。怎么判断是不是机器生成?看细节 ——AI 写美食攻略,只会说 “这道菜味道鲜美,值得一试”;人写的会说 “第三口咬到脆骨时,卤汁在嘴里爆开的感觉绝了”。读者要的是具体的感受,不是笼统的评价。
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有个旅游号用 AI 批量生成 “全国 50 个必去景点”,结果把 “西湖在杭州” 写成 “西湖在苏州”,被读者在评论区骂到删文。AI 的知识库更新有延迟,而且对地域文化、行业黑话的理解几乎为零。写科技领域的公众号更惨,AI 经常把 “区块链” 和 “数字货币” 混为一谈,专业读者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想用 AI 写专业领域内容,要么你自己是专家能纠错,要么就等着被同行笑话。
还有原创性问题。现在各大平台都在升级 AI 内容检测工具,某平台的创作者后台已经能显示 “内容 AI 生成概率”,超过 60% 就会限制推荐。别以为换几个词就能糊弄过去,AI 的行文逻辑有固定模式,比如喜欢用 “首先、其次、最后” 这种结构,稍微懂点的编辑一眼就能看出来。真正安全的做法,是把 AI 当辅助工具,而不是替罪羊。
💰 赚钱的关键:AI + 运营,缺一个都白搭
那些靠 AI 写公众号赚钱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我深挖了三个月入过万的账号,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用 AI 解决重复劳动,把省出的时间花在运营上。
比如有个做母婴用品测评的号,博主每天用 AI 生成产品参数对比表,自己则专注于买样品实测,拍开箱视频。她的文章里,AI 写的部分只占 30%,剩下的全是自己的真实体验。粉丝关注她,不是因为参数准,而是因为 “知道哪款尿不湿侧漏不严重” 这种细节。还有个职场号,用 AI 生成热点事件摘要,自己则每天花两小时回复读者留言,根据读者提问调整选题。AI 能帮你写内容,但不能帮你搞懂读者想要什么。
流量变现的环节,更离不开人工操作。就拿接广告来说,商家看的是账号的真实互动率,不是更新频率。有个号用 AI 一天更两篇,粉丝量看着不少,但评论区全是 “沙发”“路过”,根本没有有效互动,商家给的报价还不如一周更一篇的小号。用 AI 堆出来的账号,就像空心的城堡,看着大,一推就倒。
还有选赛道的问题。有些领域用 AI 写,天生就难赚钱。比如情感、故事类账号,靠的是独特的个人视角,AI 写的内容千篇一律,根本留不住粉丝。相反,资讯整合、工具测评这类对时效性要求高、内容结构固定的领域,AI 确实能发挥作用。选对赛道,用 AI 才能事半功倍。
🚫 最容易踩的三个坑,新手必看
别觉得下载个 AI 工具就能开始赚钱,这三个坑,踩一个就可能让你白忙活。
第一个坑:盲目追求数量。有个新手听说 “更新越频繁,平台推荐越多”,用 AI 一天更五篇,结果一个月后被判定为 “垃圾账号”。平台的推荐机制看的是内容质量和用户停留时间,不是数量。与其用 AI 写十篇平庸的文,不如认真写一篇能让人看完的。
第二个坑:不舍得投入时间学习。AI 工具也需要调试,比如 prompt 怎么写才能让内容更符合要求,不同的工具擅长什么领域。我认识的一个博主,花了两周时间研究 ChatGPT 的提示词技巧,现在生成的初稿能用率达到 80%,而很多人直接输入 “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出来的内容自然没法看。对 AI 工具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你的效率。
第三个坑:忽略粉丝维护。用 AI 写公众号,很容易变成 “机器对机器” 的对话,读者感受不到温度。有个号粉丝涨到 5 万后,博主觉得可以躺平,全靠 AI 更新,三个月后粉丝掉了一半。后来他重新开始每天回复留言,粉丝才慢慢回升。粉丝关注的是 “人”,不是 “机器”,这点永远别忘了。
🎯 到底该不该用 AI 写公众号?给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是刚入门的新手,我的建议是:可以用,但别依赖。先花三个月时间自己写,搞清楚公众号的基本逻辑,知道怎么起标题、怎么排版、怎么找选题。等你对内容有判断力了,再用 AI 辅助。连基本规则都不懂,给你再好的工具也没用。
预算有限的话,没必要买太贵的 AI 工具。很多免费工具比如豆包、讯飞星火,生成基础内容足够用了。把省下来的钱,花在买资料、学运营上,回报更高。工具是次要的,脑子才是关键。
想靠公众号赚钱,不管用不用 AI,核心能力都少不了:对热点的敏感度、对读者的洞察力、对内容的把控力。这些能力,AI 给不了你,只能靠自己练。AI 就像一把刀,高手用它能更快砍柴,新手用它可能会伤到手。
最后说句大实话:现在做公众号,早就过了 “随便写写就能赚钱” 的时代。AI 的出现,只是提高了行业的门槛,而不是降低了。如果你自己没有内容能力,指望 AI 来救场,最后只会发现,它救不了你,还会让你更焦虑。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