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用 AI 写东西,总觉得差点意思 —— 读起来生硬,像机器人在念稿。其实问题不在 AI 本身,而在你给的 prompt 不够 “懂风格”。真正厉害的 prompt,能让 AI 模仿特定的写作风格,写出和真人没差的文字。今天就从写作风格模仿入手,教你怎么设计 prompt,让 AI 输出彻底摆脱 “AI 味”。
📝 先搞懂:“不像 AI” 的核心是 “像真人”,风格是关键
为什么有些 AI 写的文章一看就假?因为它默认的表达太 “标准”—— 句式工整到刻板,用词通用到没个性,情感淡得像白开水。真人写作不是这样的。你写朋友圈会用短句带点口头禅,写工作总结会严谨但带点行业黑话,写散文会加入感官细节。这些 “不标准” 的特征,就是风格。
想让 AI 写出不像 AI 的文章,第一步就得让它学会 “模仿风格”。这不是简单说一句 “写得像人” 就行,得告诉 AI 具体模仿什么。比如你要模仿美食博主的风格,就得明确:要用 “咬下去会爆汁” 这种感官描写,偶尔加 “绝了”“信我” 这类口语词,段落别太长,每段结尾可以带个小感慨。
风格模仿的核心是 “细节还原”。你给的风格信息越具体,AI 就越能贴近真人表达。比如只说 “模仿职场干货文” 太空泛,但说 “模仿互联网运营干货文:开头用‘最近发现很多人卡在 XX 问题上’引入,每讲一个方法加‘亲测有效’‘上周刚用这个思路搞定了 XX 事’,结尾加‘有问题评论区问’”,效果就完全不同。
✍️ 拆解目标风格:3 个维度让 prompt 有 “抓手”
光知道要模仿风格还不够,得会拆解。就像学画画要先临摹线条、色彩,模仿写作风格也要拆成可执行的要素。给 AI 的 prompt 里,必须包含这 3 个维度的信息,缺一不可。
第一个维度是 “句式特征”。真人写作的句式是 “活” 的 —— 有人爱用短句(比如短视频文案:“别划走!3 秒教你 XX”),有人爱用长句带短句(比如散文:“夕阳把云染成橘红色,像刚融化的糖浆,好看极了”),有人会故意加重复(比如带货文案:“便宜、便宜、是真便宜”)。你得观察目标风格的句式习惯,写进 prompt 里。比如模仿小红书笔记,就可以写 “多用‘XX 真的 XX!’‘谁懂啊!XX 的时候我总 XX’这种感叹句式,每段不超过 3 行,偶尔插一句‘亲测’‘踩过坑才知道’”。
第二个维度是 “用词偏好”。不同风格的用词天差地别。职场文爱用 “闭环”“抓手”“落地”,家长群交流爱用 “老师辛苦”“娃今天没捣乱”,二次元文案爱用 “绝绝子”“YYDS”。你要把这些 “专属词汇” 挑出来,告诉 AI“必须用这些词,避开‘进行’‘实现’这类书面词”。比如模仿健身教练的朋友圈:“用词要像聊天 ——‘练完臀酸到站不稳,但线条绝了’‘这个动作比硬拉更顶’,别用‘进行臀部训练’‘该动作效果显著’”。
第三个维度是 “情感和节奏”。真人写东西总有情绪起伏 —— 吐槽文带点怒气(“这破软件又崩了!第三次了!”),分享文带点开心(“终于搞定了!花了 3 天,值!”),干货文带点笃定(“就按这个步骤来,错不了”)。节奏上,有人快(短句密集),有人慢(加细节描写)。prompt 里要明确这种情绪:“模仿吐槽风格,开头带点不耐烦,中间用‘气到’‘服了’加强语气,结尾说‘谁来救救我’”。
🎯 prompt 设计公式:“目标 + 风格细节 + 禁忌”= 摆脱 AI 味
知道了要拆解哪些要素,接下来就是把它们拼成一个有效的 prompt。我总结了一个公式,照着填,效果至少提升 80%:目标任务 + 风格细节(句式 + 用词 + 情感) + 禁忌要求。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让 AI 写一篇 “推荐平价粉底液” 的小红书笔记。按公式来就是:
“帮我写一篇推荐平价粉底液的小红书笔记(目标任务)。风格要像美妆博主聊天 —— 开头用‘最近挖到宝!’,每段讲一个优点,用‘上脸像开了磨皮’‘持妆 6 小时还没斑驳’这种具体感受,加‘学生党冲’‘穷鬼福音’这种词,偶尔插‘真的’‘巨’加强语气(风格细节)。别用‘该产品’‘具有’这种词,段落别超过 4 行,别写得太官方(禁忌要求)。”
再看一个职场场景:让 AI 写 “给同事的项目提醒消息”。按公式来:
“帮我写一条给同事的项目提醒消息(目标任务)。语气要随和但清楚 —— 开头说‘XX,上次说的 XX 方案’,中间用‘记得明天前给我就行’‘有不确定的地方随时喊我’,加‘辛苦啦’结尾(风格细节)。别用‘请于 XX 日前提交’‘务必完成’这种硬邦邦的话,别太长(禁忌要求)。”
关键是 “越具体越有效”。你甚至可以给 AI “参考句”。比如模仿美食探店文,直接说 “开头参考‘藏在巷子里的小馆子,开了 10 年,熟客才知道’,描述菜的时候用‘咬开的瞬间汤汁溅出来’‘蒜香直冲天灵盖’这种句子”。AI 看到具体例子,模仿得会更准。
🌟 不同风格实战示例:从 prompt 到输出,避坑指南
光说理论不够,拿几个常见风格举例,看看好的 prompt 和差的 prompt,输出效果到底差在哪。
先看 “公众号干货文” 风格。差的 prompt 是:“写一篇关于高效开会的干货文,要实用。” 这种 AI 写出来就是:“高效开会需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主题;2. 控制时间……” 像说明书。
好的 prompt 应该是:“写一篇互联网职场公众号的高效开会干货文。开头用‘上周开了个 2 小时的会,啥结论没有 ——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引入。每讲一个方法,加‘我们团队试了 3 次,现在开会能省 40 分钟’这种真实感的话。用词用‘踩坑’‘避坑’‘干货’,别用‘措施’‘实施’。段落之间加‘重点来了’‘记住这个就行’过渡。” 这样 AI 写出来会有 “真人分享” 的感觉,比如:“上周开了个 2 小时的会,啥结论没有 ——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其实开会想高效,先记住一个原则:会前发议程。我们团队试了 3 次,现在开会能省 40 分钟。重点来了,议程别只写‘讨论 XX’,要写‘明确 XX 方案选 A 还是 B’,这样才不会跑偏。”
再看 “朋友圈日常分享” 风格。差的 prompt:“写一条分享周末爬山的朋友圈。” AI 可能写:“周末去爬山,天气晴朗,风景优美,心情愉悦。” 毫无灵魂。
好的 prompt:“写一条周末爬山的朋友圈。语气像和朋友聊天 —— 开头说‘谁懂啊!爬一半下雨,结果看到彩虹了’。加‘累到腿抖但值了’‘山顶风好大’这种细节。用‘绝了’‘超’,别写太长,最后加个‘下次还来’。” 输出会是:“谁懂啊!爬一半下雨,本来想放弃,结果到山顶出太阳了,还看到彩虹。累到腿抖但值了 —— 山顶风好大,吹得人都清醒了。下次还来!” 这就和真人发的没区别了。
避坑提醒:别让 AI “自由发挥”。很多人加一句 “可以适当调整”,结果 AI 又回到老样子。要明确说 “必须用我给的风格特征,别写得太规整”。
🚫 最容易踩的 3 个坑:这些操作让 AI 味更重
就算知道了方法,还是有人写出来的东西不够自然。这几个坑一定要避开,它们是 “AI 味” 的重灾区。
第一个坑:用太笼统的风格描述。比如 “写得生动点”“像人一样说话”。AI 根本不知道 “生动” 具体指什么,最后还是会用它熟悉的 “标准表达”。你得换成 “加入‘哇’‘哎’这种语气词”“多写‘我上次’‘朋友说’这种真实场景”。
第二个坑:忽略 “冗余感”。真人说话不会字字精炼,偶尔会有重复或补充。比如 “这个奶茶好喝,真的好喝,甜度刚好”。AI 默认会写 “这个奶茶甜度刚好,味道佳”。所以 prompt 里要加 “可以适当重复强调,别写得太紧凑”。
第三个坑:没限制 “书面词”。AI 天生爱用 “进行”“开展”“具备” 这类词,这些词一出现,AI 味就来了。必须在 prompt 里明确 “禁止用‘进行’‘开展’‘具备’,换成‘做’‘搞’‘有’”。比如 “开展会议” 换成 “开会”,“具备优势” 换成 “有优势”。
📌 验证效果:2 个方法判断 “像不像真人”
写出来之后,怎么知道效果好不好?不用复杂工具,两个简单方法就能测。
第一个方法:“盲读测试”。把 AI 写的和真人写的(比如你找一篇目标风格的真人文章)混在一起,给身边人读,看能不能分辨出来。如果能一眼看出哪个是 AI 写的,说明风格细节还不够。
第二个方法:“找 AI 特征词”。翻一遍内容,看看有没有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首先” 这类关联词(真人很少用),有没有太长且工整的句子(比如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城市东部的公园,这里的花朵正在盛开,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有没有完全没个性的通用描述(比如 “非常好”“很实用”)。这些都是 AI 味的标志,得让 AI 改。
改的时候别直接说 “重写”,要具体指出来:“把‘综上所述’去掉,换成‘简单说’;‘非常好’改成‘试一次就知道有多香’;长句子拆成‘午后阳光挺好,我们去了城东的公园。花开得正旺,香味儿特别浓’”。
其实让 AI 写出不像 AI 的文章,核心就是 “用 prompt 给 AI 套上风格的‘壳’”。你越了解真人写作的 “不完美”,越能在 prompt 里还原这些特征,输出就越自然。别指望一次就成功,多试几次,观察 AI 哪里没到位,再调整细节。练熟了之后,你会发现 AI 写的东西,比有些真人写的还像 “真人”。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