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排版的现状:吹得神乎其神,实际用着咋样?
现在打开朋友圈、公众号后台,总能刷到各种 AI 排版工具的广告。“3 分钟搞定一周推文排版”“小白也能做出杂志级设计”—— 听着确实诱人。但真上手用的人,吐槽声也不少。有人说排出来的东西像模板堆砌,改个字体要翻半天;有人碰到图文错位、公式乱码,最后还是得手动返工。
行业里对这事儿的看法也分裂。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一半觉得 AI 能省时间,另一半骂它 “看着聪明实际笨得要死”。尤其碰到复杂图文 —— 比如带数据图表的报告、多图混排的活动推文、带注释的长文,AI 经常掉链子。这时候就有人较真了:到底是我们不会用,还是 AI 真的顶不上人工?
其实这两年 AI 排版工具进化挺快。从最早只能套固定模板,到现在能识别内容语义自动分栏、匹配风格。秀米、135 编辑器这些老牌工具都加了 AI 功能,连微信公众号后台都悄悄上线了 “智能排版” 按钮。但复杂场景始终是道坎,这也是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宁愿花两小时手动调格式。
📊 知乎实测:用户吵翻了,好评差评都很极端
去知乎搜 “AI 排版能代替人工吗”,出来的回答能看一天。点赞最高的几个回答,态度截然相反。有个做自媒体的答主说,用秀米 AI 排日常推文,效率提升 60%,“以前两小时搞定的,现在 40 分钟完事,剩下的时间摸鱼不香吗?” 底下附和的人不少,都说简单排版确实没必要浪费人工。
但吐槽的声音更尖锐。有个编辑晒出对比图:AI 排的长文里,引用块和正文混在一起,表格线条忽粗忽细,甚至把作者头像插进了段落中间。“花了 20 分钟用 AI,结果改 bug 花了 40 分钟,还不如自己排”—— 这条评论获赞 2000+。还有人提到学术论文排版,“公式一多,AI 就懵,脚注能跑到页眉去,这谁敢用?”
仔细翻这些回答,发现规律挺明显:内容越简单,AI 表现越好;格式越复杂,人工优势越明显。比如纯文字推文、单图配文,AI 能快速搞定;但涉及多图嵌套、特殊符号、跨页表格,AI 的错误率就直线上升。有个答主做了测试,用同一篇带 5 张图表的文章,AI 平均要调整 12 处错误,人工只需要 3 处。
✍️ 秀米 AI 实操:复杂图文里,它到底卡在哪?
抱着好奇,我拿秀米 AI 测了测复杂图文排版。选了三篇典型内容:一篇带 3 个数据图表的行业报告、一篇多图混排的旅行攻略、一篇带注释和引用的书评。结果挺有意思,优点和缺点都暴露得很彻底。
先看行业报告。秀米 AI 能自动识别标题层级,给图表加编号,这点比手动快多了。但问题出在图表排版上:两张横向图表被强行塞进竖版布局,文字被压缩得看不清;表格里的百分比符号,一半正常一半变成了乱码。调这些细节花了 15 分钟,比从头排省了点时间,但没达到宣传的 “一键搞定”。
旅行攻略更麻烦。里面有 9 张不同尺寸的照片,AI 自动排成了九宫格,但有两张竖图被拉伸变形。想调整间距?得手动一张张挪。最头疼的是穿插在图片里的文字说明,经常跑到图片外面,或者被切成两半。有次试着让 AI 加个分割线,结果它在每段之间都加了,删起来比手动加还费劲儿。
书评的问题在细节。引用部分该用斜体的,AI 有时候标成加粗;注释本该放在页脚,却直接插在段落末尾。最离谱的是,有个外文人名带连字符,AI 居然把它拆成两行,看起来特别别扭。这些小问题单独看不算大,但累积起来,反而让排版显得不专业。
🆚 核心差异:AI 缺的不是技术,是 “审美直觉”
对比下来,AI 和人工排版的差距,根本不在速度上。论快,AI 甩人工几条街 —— 简单排版 AI 平均 5 分钟,人工至少 20 分钟。但复杂场景里,AI 缺的是对 “为什么这么排” 的理解。
人工排版时,我们会想:这段文字要突出重点,所以用大字号;这张图是配角,所以缩放在角落;这个表格数据重要,得放在视觉中心。这些判断靠的是经验和审美,不是简单的规则套用。AI 呢?它只能根据预设的算法来,比如 “标题用 18 号字”“图片占比不超过 50%”,但碰到例外情况就懵了。
举个例子:一篇文章里既有产品图又有场景图,人工会把产品图放大、场景图缩小当背景;AI 却可能平均分配空间,让重点不突出。还有对齐问题,人工能凭肉眼感觉 “差不多齐了”,AI 却可能因为一个像素的偏差,让整个版面看着别扭。
更关键的是纠错能力。人工排错了,一眼能看出来;AI 排错了,有时候得翻好几页才发现。有次用 AI 排长文,到第 8 页才发现页码从第 3 页开始重复,回头改的时候,前面的格式全乱了。这种时候,真觉得还不如手动排踏实。
🚀 未来会怎样?别想着替代,协作才是出路
现在说 AI 能完全代替人工排版,纯属吹牛。但说 AI 没用,也太绝对。用过的人都知道,简单活儿交给 AI,省出的时间能做更重要的事 —— 比如打磨内容、想选题。未来肯定不是谁替代谁,而是怎么配合着来。
秀米最近更新的版本里,加了个 “AI 初稿 + 人工精修” 模式。AI 先快速搭框架,然后人在上面微调。测试下来,这种模式比纯 AI 快 20%,比纯人工快 40%。尤其适合那种 “半复杂” 内容 —— 比如带两三张图的推文,AI 把大致格式弄好,人调调细节就行。
还有些场景,AI 是真没法替代。比如品牌调性特别强的排版,像奢侈品推文的留白、科技产品的极简风,这些需要理解品牌背后的文化,AI 目前还做不到。还有突发新闻的紧急排版,时间紧、格式杂,人工反而不容易出错,毕竟 AI 一慌就容易出 bug。
💡 给同行的建议:别迷信工具,先想清楚你的需求
天天跟排版打交道的人,估计都有过被 AI 坑的经历。我的经验是,别一上来就全交给 AI,也别完全不用。先想清楚自己的内容属于哪种类型:
如果是日常推文、活动通知,内容固定、格式简单,大胆用 AI,能省超多时间。秀米 AI 的 “一键统一格式” 功能,对付这种内容特别管用。
但要是碰到年报、论文、品牌专题,最好还是人工为主。AI 可以用来做初稿,但一定要逐页检查 —— 重点看图表对齐、文字断行、特殊符号这些细节,这些地方最容易出问题。
还有个小技巧:用 AI 排版时,先把内容拆成小块。比如先排文字,再插图片,最后加装饰元素。一步一步来,比一次性全塞给 AI 靠谱多了。试过一次把整篇带 10 张图的文章丢给 AI,结果格式全乱;分三次处理,反而没出大错。
说到底,工具再厉害,也得看怎么用。AI 排版现在更像个 “效率助手”,还当不了 “全能专家”。与其纠结能不能替代,不如琢磨怎么让它帮自己省力气。毕竟我们做运营的,时间花在内容上,比耗在调格式上值多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