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朋友经常会问,为什么自己想做的领域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标账号?翻遍了微信搜一搜,刷遍了各种榜单,就是找不到几个能参考的账号。其实啊,这事儿没那么复杂 ——十有八九是你的内容定位出了问题。
不是说定位越独特越好,太偏的定位看似避开了竞争,实则可能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帮你找到问题的症结。
🔍 找不到对标账号?先搞清楚这不是 “光荣”
很多人会觉得,找不到对标账号说明自己的定位很独特,是个蓝海市场。醒醒吧,这种想法真的很危险。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潜力的内容领域,总会有几个做得不错的账号。就算不是完全一模一样,至少在目标用户、内容形式、核心价值上能找到相似之处。要是翻来覆去只能找到两三个粉丝不过万的账号,甚至连相关的关键词搜索结果都少得可怜,这时候就得警惕了。
这背后可能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这个领域的用户需求实在太小,小到撑不起一个有规模的账号;要么就是你的定位描述太模糊,连搜索引擎都抓不住重点。前几天碰到个朋友,说想做 “95 后职场妈妈的极简主义生活” 账号,找了半个月没找到对标。你看这个定位,95 后、职场妈妈、极简主义,三个限定词叠加,能符合条件的用户本来就不多,更别说做得好的账号了。
真正的蓝海不是没人做,而是有需求但没人做得好。找不到对标账号,更可能是你把路走窄了。用户刷公众号是为了解决问题、获取价值的,太偏的定位往往满足不了大众需求,自然也吸引不来足够的关注。
🎯 内容定位太偏的 3 个典型表现,你中了几个?
到底什么样的定位算是 “太偏”?不是说细分不好,而是细分到了脱离用户基本需求的程度。
第一个表现:关键词叠加到让人费解。见过一个账号叫 “北方农村留守老人的手工编织与养生之道”,光看名字就得反应半天。这种定位把人群、地域、内容形式、主题全限定死了,能覆盖的用户少得可怜。用户搜索的时候,很难精准匹配到这么长的关键词,自然也就没流量。
第二个表现:跨界跨到没逻辑。有人觉得做单一领域太局限,想搞个大杂烩。比如既发职场干货,又推美食教程,中间还夹杂着宠物养护。美其名曰 “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实际上用户根本记不住你到底是做什么的。这种账号别说找不到对标了,就算找到了,你也学不来 —— 因为它本身就没有清晰的定位。
第三个表现:执着于 “小众中的小众”。有些人为了追求独特,专门挑那些极其冷门的领域。比如 “复古磁带收藏与修复技巧”,全国可能就几千个真正感兴趣的人。这样的账号就算做得再好,粉丝量也上不去,商业价值更是有限。小众不是不好,但得有足够的用户基数支撑,不然就是自嗨。
判断自己的定位是不是太偏,有个简单的方法:把你的账号定位讲给 10 个不相关的人听,如果超过一半的人表示 “没太听懂” 或者 “不感兴趣”,那大概率就是定位出问题了。
🔄 为什么会陷入 “定位太偏” 的怪圈?
很多人做定位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我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管市场买不买账。
比如有人自己喜欢手账,就想做 “手账排版的高级技巧” 账号。但实际上,大部分用户对手账的需求停留在 “入门” 和 “实用” 层面,真正追求 “高级技巧” 的人少之又少。这种从自我出发的定位,很容易就走进了死胡同。
还有些人是被 “差异化” 这个词给误导了。总觉得必须和别人不一样才能出头,于是在差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其实差异化不是非要做别人没做过的,而是在同类内容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同样是做职场内容,别人讲晋升技巧,你可以讲如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这才是有价值的差异化。
缺乏数据支撑也是个大问题。很多人做定位全凭感觉,没有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不知道这个领域的用户有多少,他们真正关心什么,竞争对手都在做什么。拍脑袋定下来的定位,能不偏吗?
之前有个学员,想做 “大学生户外露营装备选购” 账号。我让他先去看看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结果发现 “大学生露营” 的搜索量还不到 “露营装备” 总搜索量的 5%。后来他调整了定位,改成 “新手露营装备选购指南”,很快就找到了十几个不错的对标账号,内容方向也清晰多了。
📌 如何把偏了的定位拉回正轨?
先别急着否定自己的方向,可能只是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范围。
可以试试 “先宽后窄” 的方法。刚开始不要把定位定得太死,先做一个相对宽泛的领域。比如想做 “职场妈妈极简生活”,可以先从 “职场妈妈生活技巧” 做起,慢慢再聚焦到 “极简” 这个点上。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用户基数,又能在运营过程中找到更精准的方向。
多看看平台的热门内容。微信的 “搜一搜热榜”、公众号的 “热门推荐”,都是很好的参考。这些内容能反映出当下用户的兴趣点,跟着大的趋势走,不容易跑偏。比如最近发现 “副业赚钱” 相关的内容很火,如果你本来想做 “职场技能提升”,完全可以加入一些副业相关的内容,既符合趋势,又不会偏离主线。
用户需求不是凭空捏造的,多和潜在用户聊聊。可以去相关的社群、论坛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有什么困惑。这些真实的需求,才是内容定位的根本。有个做亲子内容的账号,原本定位是 “高端亲子游攻略”,发现关注的人不多。后来在妈妈群里聊了聊,发现大家更关心 “低成本亲子活动”,调整定位后,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对标,粉丝增长也快了很多。
定位不是一次就能定死的,要根据数据不断优化。发布内容后,多关注阅读量、点赞、在看、转发这些数据,哪些内容受欢迎,哪些没人看,都能反映出用户的偏好。根据这些反馈,慢慢调整自己的定位,找到那个 “既独特又不偏” 的平衡点。
🚀 找到对标账号的 3 个实用技巧
扩大搜索范围,别只盯着关键词。有时候换个角度搜索,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想做 “职场沟通技巧”,除了搜 “职场沟通”,还可以试试 “办公室人际关系”、“职场情商” 这些相关的词。很多账号的名字和关键词不一定完全匹配,但内容可能很相关。
不只看头部账号,多关注腰部账号。头部账号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一定适合新手参考。那些粉丝几万到几十万的腰部账号,成长路径更值得借鉴,也更容易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做起来的,内容是如何迭代的。
从内容形式而非内容主题找对标。如果你的主题确实比较独特,找不到主题相似的账号,可以从内容形式上找参考。比如你做 “古籍修复”,可能找不到太多同类账号,但可以参考那些做 “手工制作” 的账号,看看他们是怎么展示过程、讲述故事的。内容形式的借鉴,有时候比内容主题的借鉴更有价值。
还有个小技巧,用微信的 “相关公众号” 功能。找到一个和你有点关联的账号,点进去看它的 “相关公众号”,往往能发现更多类似的账号。顺着这个线索找下去,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 最后想说的几句大实话
做公众号,定位不是越独特越好,而是越精准越好。精准的定位是既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又能让自己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找不到对标账号,不是坏事,反而是个提醒。它在告诉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了。这时候不要固执己见,多听听市场的声音,多看看数据的反馈,及时调整方向,比硬撑着强。
对标账号的作用,不是让你照搬照抄,而是给你一个参考。从他们的成功中学习经验,从他们的不足中找到机会,这才是找对标的真正意义。就算找到了合适的对标,也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然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内容定位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别怕试错。刚开始可能会走点弯路,但只要不断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总能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到那时候你会发现,合适的对标账号,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之前被你太偏的定位挡住了视线而已。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