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几个电商朋友看广告成本的时候,发现他们一半的预算都砸在了产品图制作上 —— 这事儿真的太常见了!传统拍产品图哪止是花钱,简直是 “时间 + 金钱” 双消耗。今天就拿 Lionvaplus AI 来说说,用它生成产品图到底能不能把广告制作成本降下来,性价比到底值不值。
? 先算笔账:传统产品图制作到底花多少钱?
做电商或者品牌广告的都知道,一张能看的产品主图,背后藏着一串账单。首先得找摄影师吧?普通产品摄影师一天服务费至少 800-1500 元,要是拍美妆、珠宝这种需要质感的,资深摄影师一天能到 3000 元以上。然后是场地,租个无影棚或场景棚,半天 200-500 元很正常,要是需要搭建特定场景,比如家居产品要模拟客厅环境,道具 + 场地费直接翻倍。
做电商或者品牌广告的都知道,一张能看的产品主图,背后藏着一串账单。首先得找摄影师吧?普通产品摄影师一天服务费至少 800-1500 元,要是拍美妆、珠宝这种需要质感的,资深摄影师一天能到 3000 元以上。然后是场地,租个无影棚或场景棚,半天 200-500 元很正常,要是需要搭建特定场景,比如家居产品要模拟客厅环境,道具 + 场地费直接翻倍。
还有道具和样品准备,比如拍服装需要模特,一件衣服的模特费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拍食品可能要准备新鲜食材,万一拍坏了还得重新采购。后期修图更不用提,一张图的精修费 30-100 元,要是一套广告图有 20 张,光修图就小两千。最头疼的是 “返工”—— 客户觉得色调不对、角度不好,摄影师得重拍,后期得重修,这些隐形成本根本没法提前算。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做小家电的品牌,上个月拍新品图,光是前期沟通、拍摄到最终出图,花了 12 天,总成本近 1.5 万。这还只是一组图的费用,要是遇到换季、促销,每个月至少得拍 2-3 组,一年下来光产品图制作就得 20 万起步。这种传统模式,对中小品牌来说简直是 “烧钱”,预算稍微紧张一点,连广告图都不敢多拍。
? Lionvaplus AI 生成产品图:成本到底低在哪里?
用 Lionvaplus AI 做产品图,成本结构完全不一样。首先它没有 “人力硬性成本”—— 不用请摄影师、不用找模特,甚至连后期修图师都能省一半。它的核心成本是 “工具使用成本”,目前主流的套餐是按月订阅,基础版每月 300-500 元,能生成 500-1000 张图;进阶版 800-1200 元,支持更高清画质和更多场景模板,对中小品牌来说,一个月 500 元基本能覆盖需求。
用 Lionvaplus AI 做产品图,成本结构完全不一样。首先它没有 “人力硬性成本”—— 不用请摄影师、不用找模特,甚至连后期修图师都能省一半。它的核心成本是 “工具使用成本”,目前主流的套餐是按月订阅,基础版每月 300-500 元,能生成 500-1000 张图;进阶版 800-1200 元,支持更高清画质和更多场景模板,对中小品牌来说,一个月 500 元基本能覆盖需求。
可能有人会说 “那不得学怎么用吗?” 确实需要一点学习成本,但真不高。它的操作界面很简单,上传产品白底图,选场景模板(比如家居场景、办公场景、户外场景),输入关键词调整细节(比如 “暖色调”“光影从左侧打过来”),几分钟就能生成预览图。我教过一个完全没接触过 AI 的运营,半小时就上手了,现在她自己一天能出 3 组不同风格的图。
还有个隐藏成本优势 ——“零返工浪费”。传统拍摄要是角度不对,得重新租场地、请人;用 AI 的话,觉得色调不对,改个关键词重新生成就行;觉得场景不合适,换个模板再试,这些调整都不用额外加钱。之前有个朋友用它做护肤品图,一开始想要 “ins 风简约场景”,生成后觉得太素,改成 “带绿植的自然场景”,前后花了 20 分钟,出了 10 张备选图,这在传统模式里根本不可能。
? 效率提升 = 间接降成本:为什么速度快也能省钱?
广告制作里,“时间就是金钱” 不是空话。传统拍产品图,从沟通需求、预约摄影师、拍摄到后期,至少得 5-7 天;要是遇到样品没准备好、天气影响(比如外景),拖到半个月都有可能。而用 Lionvaplus AI,只要有产品白底图,当天就能出图。
广告制作里,“时间就是金钱” 不是空话。传统拍产品图,从沟通需求、预约摄影师、拍摄到后期,至少得 5-7 天;要是遇到样品没准备好、天气影响(比如外景),拖到半个月都有可能。而用 Lionvaplus AI,只要有产品白底图,当天就能出图。
我举个实际案例:一个做跨境电商的商家,要参加平台的 “闪购活动”,提前 3 天才确定活动款。用传统模式肯定赶不上,他们就用 Lionvaplus AI,上传产品图后,选了 “促销氛围场景”“欧美风格配色”,2 小时生成了 30 张图,挑出 5 张精修后直接用在活动页。要是等传统拍摄,这活动流量就全错过了,而流量背后就是销售额,省下的时间其实就是赚到的收益。
而且 AI 生成能快速适配不同渠道。比如同一款产品,在朋友圈广告要 “紧凑吸睛”,在详情页要 “细节清晰”,在短视频封面要 “有场景感”。传统模式得拍好几次,AI 只要调整参数,就能生成不同尺寸、不同风格的图,不用重复投入成本。有个服装品牌告诉我,他们现在用 AI 做图,同一批新品能同时适配抖音、小红书、淘宝三个平台,图的制作成本比之前降了 60%。
? 长期使用: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可能有人觉得 “刚开始用 AI,可能不如传统图好看,会不会影响转化?” 其实不用担心,Lionvaplus AI 的生成效果已经很成熟了 —— 它能识别产品细节(比如面料纹理、金属光泽),场景融合也很自然,除非是特别高端的奢侈品需要 “手工质感”,大部分大众消费品的图完全能满足广告需求。
可能有人觉得 “刚开始用 AI,可能不如传统图好看,会不会影响转化?” 其实不用担心,Lionvaplus AI 的生成效果已经很成熟了 —— 它能识别产品细节(比如面料纹理、金属光泽),场景融合也很自然,除非是特别高端的奢侈品需要 “手工质感”,大部分大众消费品的图完全能满足广告需求。
更重要的是长期成本。传统模式的成本是 “线性增长”—— 拍的图越多,花的钱越多;而 AI 是 “固定成本 + 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比如订阅进阶版每月 1000 元,生成 100 张和生成 500 张,成本差不多。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品牌,之前每个月拍 20 款产品,图的成本 8000 元;用 AI 后,每月订阅费 800 元,加上偶尔请人微调细节(每月 200 元),总成本 1000 元,一年下来能省 8.4 万,这钱用来投广告不香吗?
还有 “试错成本” 降低。比如新品推广前,想测试哪种场景的图转化率高 —— 传统模式得拍 3 种场景,花 3 份钱;AI 可以生成 3 种场景各 10 张图,用低成本测试出最佳方案,再重点优化,避免盲目投入。有个美妆品牌用这种方式,测试出 “用户手持使用” 的场景图比 “静物摆放” 的转化率高 30%,后续就集中生成这类图,既提高了转化,又没多花成本。
❌ 别被 “隐性成本” 误导:这些钱其实不用花
有人会说 “AI 生成的图可能有版权问题吧?” 完全不用担心,Lionvaplus AI 生成的图,用户拥有完整使用权,不会有肖像权、素材版权纠纷 —— 传统拍摄要是用了未经授权的道具、场地,反而可能踩版权坑,之前就有品牌因为用了某网红打卡点的图被索赔,这种风险 AI 图根本没有。
有人会说 “AI 生成的图可能有版权问题吧?” 完全不用担心,Lionvaplus AI 生成的图,用户拥有完整使用权,不会有肖像权、素材版权纠纷 —— 传统拍摄要是用了未经授权的道具、场地,反而可能踩版权坑,之前就有品牌因为用了某网红打卡点的图被索赔,这种风险 AI 图根本没有。
还有 “沟通成本”。传统拍摄要和摄影师、后期反复对接需求,改一次需求就得花时间,时间久了还可能产生矛盾。用 AI 的话,需求直接通过关键词传递,比如 “背景用浅灰色”“突出产品 logo”,生成后不满意就自己调整关键词,不用和任何人扯皮,团队效率都能提高不少。
当然,AI 也不是完全没缺点 —— 比如需要有清晰的产品白底图(不过现在拍白底图很便宜,几十元一张),生成复杂场景时可能需要多试几次。但这些小问题和它节省的成本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总结一下,Lionvaplus AI 生成产品图,不是简单的 “少花点拍摄费”,而是从 “单次投入” 变成 “批量产出”,从 “被动等待” 变成 “主动掌控”。对中小品牌来说,广告预算本来就紧张,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投放、产品研发上,才是更聪明的选择。现在做电商,拼的就是效率和成本,还在用传统方式拍产品图的,真的该试试 AI 了 —— 这不是跟风,是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
【该文章由dudu123.com嘟嘟 ai 导航整理,嘟嘟 AI 导航汇集全网优质网址资源和最新优质 AI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