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公众号的时候,总有人纳闷为啥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总上不去,别人随便发点啥都能成爆文。其实差别往往就在选题和内容规划上。这篇就掏心窝子跟你聊聊,爆文选题的高效方法,还有公众号内容规划到底该怎么做。
🎯 爆文选题第一步:学会在热点里 “捡金子”
热点自带流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追热点不是瞎追,得有章法。
每天花半小时刷遍主流平台的热搜榜,微博、抖音、百度热搜、知乎热榜都别落下。把那些热度高、讨论度大的话题记下来,像个筛子一样过一遍 —— 这个话题和我的公众号定位搭不搭?能不能挖出和粉丝相关的角度?比如你做职场号,明星塌房这种热点就别硬蹭,但如果是 “年轻人该不该躺平” 这种职场人关心的话题,就值得深入聊。
追热点要快,但更要 “巧”。很多人看到热点就急着动笔,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和别人千篇一律。等别人都在说表面现象的时候,你往深了挖一层。比如某个社会事件火了,别人都在骂当事人,你可以分析背后的制度问题;别人都在夸某个产品,你可以聊聊它成功的底层逻辑。角度一换,文章的价值就出来了。
还要注意热点的 “保质期”。有些热点就像烟花,嗖一下就没了,比如明星的鸡毛蒜皮小事;有些热点能持续发酵,比如政策变动、行业趋势。根据热点的保质期决定内容长度,短平快的热点就写几百字的观点文,能持续讨论的就做深度分析,别等热度过了才发出来,那就成了冷饭。
📊 从用户嘴里 “掏” 选题,比自己瞎想靠谱 10 倍
粉丝才是公众号的衣食父母,他们关心啥,你就写啥,准没错。
打开公众号后台,把过去一个月的留言、评论、私信全翻一遍。看看粉丝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吐槽最狠的点在哪里,提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有哪些。比如你做母婴号,发现好多妈妈都在问 “宝宝辅食怎么加才不积食”,这就是个现成的好选题,写出来肯定有人看。
做个简单的用户调研不麻烦。在公众号里发个投票,或者搞个小问卷,问问粉丝 “最近最想了解什么内容”“觉得我们之前哪类文章最有用”。别觉得麻烦,花不了粉丝几分钟,你却能直接拿到一手需求。有个情感号就靠每周一次的粉丝投票,选出下周的选题,阅读量比之前翻了一倍还多。
多混粉丝聚集的社群。不管是微信群、QQ 群,还是小红书、豆瓣小组,只要是你的目标用户常待的地方,就进去潜水。看看他们平时聊什么,分享什么,遇到了什么困惑。这些真实的聊天记录,比任何数据分析工具都管用,里面藏着无数个能戳中他们的选题。
🔍 盯着同行的 “爆款池”,但别做复印机
同行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已经做出成绩的同行。
找 10 个和你定位相似、粉丝量差不多或者比你稍高的公众号,把他们过去半年的爆文都整理出来。看看这些爆文的选题有什么共同点,是讲方法的多,还是讲故事的多?是追热点的多,还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多?把这些共同点列出来,就是你的选题方向库。
但千万别直接抄。人家写 “3 个技巧教你搞定职场沟通”,你可以写 “职场沟通踩过这 5 个坑,再努力也白费”;人家写 “新手妈妈必买的 10 样东西”,你可以写 “新手妈妈别乱买,这 3 样才是真刚需”。换个角度,加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就成了一篇新的原创文。
还要注意观察同行没写到的地方。有时候,同行爆文下面的评论区藏着宝藏。比如一篇讲 “减肥吃什么” 的爆文,评论里好多人问 “加班没时间做饭,怎么吃才能减肥”,这就是同行没覆盖到的点,你写出来,就可能成为你的爆文。
🧠 用 “痛点 + 解决方案” 公式,选题成功率翻倍
粉丝关注你,说到底是想从你这里得到好处,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选题最好能包含 “痛点” 和 “解决方案” 这两个要素。
先列出目标用户的痛点清单。职场人怕失业、怕加班、怕涨工资慢;宝妈怕孩子生病、怕教育不好、怕自己跟不上时代;创业者怕资金链断、怕客源少、怕竞争不过别人。把这些痛点写下来,一个个拆解。
每个痛点都对应至少 3 个解决方案。比如 “职场人怕涨工资慢” 这个痛点,解决方案可以是 “3 个让老板主动给你涨薪的技巧”“副业赚钱的 5 个靠谱方法”“跳槽时怎么谈薪资才能多要 20%”。这样一来,一个痛点就能衍生出好几个选题,再也不用愁没东西写。
写的时候,痛点要戳得够狠,让粉丝一看就觉得 “这不就是在说我吗”。解决方案要具体、可操作,别讲大道理。比如教别人 “怎么省钱”,别说 “要理性消费”,而是说 “买菜别在超市买,去菜市场下午 5 点后更便宜”“网购先领优惠券,这 3 个平台能领到”。越具体,粉丝越觉得有用。
📝 公众号内容规划:先搭骨架,再填肉
内容规划就像盖房子,得先有图纸,再一步步施工。上来就瞎写,最后肯定是一团乱。
先明确公众号的定位和目标。你是想做知识分享?还是情感陪伴?是帮粉丝解决问题,还是给他们带来快乐?定位越清晰,内容就越聚焦。比如定位 “职场干货”,就别今天发美食,明天发旅游,粉丝会 confusion 的。目标也要明确,是半年涨 1 万粉,还是月营收过万,不同的目标,内容规划也不一样。
然后划分固定的内容板块。比如职场号可以分 “职场技巧”“行业分析”“人物故事”“问答互动” 这几个板块;美食号可以分 “家常菜教程”“探店测评”“食材知识”“粉丝菜谱”。每个板块每周固定发几篇,让粉丝形成期待。比如每周一发职场技巧,周三发人物故事,粉丝到点就会来看。
还要考虑内容的 “深浅搭配”。不能全是干巴巴的理论,也不能全是碎片化的信息。可以每周发 1 篇深度长文,比如分析某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再发 3-4 篇短文,解决粉丝的具体小问题。这样既能体现公众号的专业度,又能保持更新频率,留住粉丝。
⏰ 内容排期表:让你再也不会 “临时抱佛脚”
很多人写公众号都是想到啥写啥,到了发文时间才慌慌张张找选题,写出来的东西质量肯定高不了。做个内容排期表,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排期表至少要提前一周规划。每周五花 2 小时,把下一周的选题、发布时间、内容形式都定下来。比如周一发什么,周二发什么,是图文、短视频,还是音频?都写得清清楚楚。遇到突发热点,可以临时调整,但大方向不变。
排期表要留有余地。别把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万一哪天没状态写不出来,就容易打乱整个计划。可以每周留 1-2 天作为 “机动时间”,用来追热点或者补充之前没写好的内容。
还要把内容和节假日、特殊节点结合起来。比如春节前写 “过年回家怎么应对亲戚催婚”,高考前写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双十一前写 “购物攻略”。这些节点性的内容,粉丝需求大,更容易出成绩。提前把这些节点记在排期表里,到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
📈 内容迭代:用数据说话,不好的就淘汰
做内容规划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根据数据反馈不断调整。
每天看看文章的阅读量、在看数、转发量、留言数。哪些选题阅读量高,说明粉丝喜欢;哪些选题没人看,可能就是方向错了。比如你发现 “技巧类” 文章总比 “理论类” 文章数据好,那以后就多写技巧类,少写理论类。
定期做内容复盘。每个月花半天时间,把这一个月的内容数据汇总分析。看看哪个板块的数据最好,哪个板块最差;哪个发布时间阅读量最高,哪个时间没人看。根据复盘结果调整下一个月的排期表,比如把数据差的板块暂停,把发布时间调到阅读量高的时段。
还要听听粉丝的反馈。在文末多问问粉丝 “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吗”“你还想看什么内容”,把他们的意见记下来。粉丝觉得好的内容,就多写;粉丝觉得不好的,就改进。公众号是给粉丝看的,他们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做公众号,选题和内容规划就像两条腿,缺一不可。选题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内容规划得好,公众号才能走得远。别总羡慕别人的爆文,照着这些方法试试,你也能写出让粉丝追着看的内容。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