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到底谁才是你的「真竞品」?
做竞品分析前,90% 的人第一步就错了 —— 把所有看起来相关的公众号都拉进列表。其实真正有分析价值的,是那些和你用户重叠度超 60%、内容定位差 1-2 个维度的账号。
比如你做「职场新人成长」,那主打「3 年以上职场人晋升」的账号就是优质竞品。但如果对方写的是「企业管理思维」,用户画像差太远,分析再多也没用。怎么精准定位?打开新榜或微小宝,用「相似账号推荐」功能,再手动筛选那些近 30 天有 3 篇以上 10 万 +、且选题和你有交叉的账号。
别贪多,精选 5-8 个就够。太多了会分散精力,反而抓不住核心规律。我见过有人列了 50 个竞品,最后数据整理到崩溃,结果啥也没分析出来。
📊 爆款选题藏在「数据异常点」里
盯着竞品的 10 万 + 看没用 —— 大家都知道那是爆款。真正的机会,在那些「本该火却没火」或者「突然爆冷」的文章里。
比如某竞品平时平均阅读量 8000,突然有篇文章跑到 5 万 +,但选题看起来很普通。这种「异常增长」一定要深挖:是不是蹭了某个细分热点?评论区有没有出现新的用户需求?我之前发现一个母婴号,突然靠一篇「婴儿辅食过敏急救」爆了,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某医院刚好出了相关案例,他们是第一个结合本地信息做解读的。
还有一种情况:几个竞品都在写同一个话题,但其中一个数据明显掉队。别急着否定这个选题,看看是不是角度出了问题。比如同样写「租房避坑」,A 号列了 10 条条款,B 号只讲「如何识别二房东套路」,结果 B 号数据更好。这说明用户对「具体场景解决方案」的需求比「泛泛而谈的清单」更强。
每周花 2 小时,把竞品的文章按「阅读量 / 平均水平」排序,重点标红那些超过 3 倍以上的异常值。这些点往往是用户真实需求的突破口。
🔍 用「选题基因拆解法」提炼可复用框架
爆款选题不是拍脑袋来的,而是有固定「基因」的。拿 5 篇竞品爆款出来,按这三个维度拆解:
核心矛盾点:文章解决了用户什么冲突?比如「想省钱又怕买到假货」「想辞职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冲突越具体,越容易引发共鸣。我分析过 20 个情感号爆款,发现 80% 都包含「理想 vs 现实」「自我 vs 他人」的对立关系。
信息增量形式:是提供了新数据(比如「2024 年灵活就业人数突破 2 亿」),还是新视角(比如「全职妈妈不是家庭主妇,是无薪 CEO」),或者新方法(比如「3 步搞定 Excel 批量处理」)?记住,用户愿意转发的,一定是「能让他觉得自己懂了别人不懂的东西」的内容。
情绪触发点:是愤怒(吐槽职场 PUA)、焦虑(35 岁危机)、还是成就感(月瘦 10 斤经验)?同一个选题,换种情绪表达效果天差地别。比如写考研,「别考了,这几类人注定考不上」比「考研备考计划」数据往往好 30% 以上 —— 负面情绪更能刺激行动。
把这些要素整理成表格,不出 3 周,你就能摸到竞品的选题套路。
💡 从「竞品盲区」里挖独家选题
竞品都在写的内容,除非你有绝对优势,否则别碰。真正的爆款机会,在他们没覆盖的细分场景里。
怎么找盲区?用「用户旅程地图」对照竞品内容。比如教育类账号都在写「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但很少有人讲「农村家庭孩子如何选专业才能快速回本」。后者就是典型的盲区 —— 因为竞品团队可能大多来自城市,没意识到这个需求。
还有一种方法:看竞品的评论区。那些被点赞数高但没被回复的提问,往往是用户痛点。我关注的一个理财号,读者总问「月入 3000 怎么存钱」,但账号一直写「年薪 50 万如何配置资产」。后来有人专门做了「低收入存钱指南」,直接涨粉 2 万。
另外,注意竞品的「内容周期」。如果他们每个月固定发 2 篇职场关系文,那你可以主攻「职场技能提升」;如果他们擅长写热点事件,你就深耕「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错开赛道,反而更容易突出。
🧪 用「小范围测试」验证选题潜力
选出 3-5 个备选选题后,别急着写长文。先用「短内容测试法」验证用户反应。
比如在公众号次条发个「投票」:「以下三个话题你最想看哪个?1. 合租遇到奇葩室友怎么办 2. 租隔断间被查该找谁 3. 搬家时如何省钱」。哪个选项得票高,就优先做。
或者在粉丝群里发个简单的观点:「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租房宁愿多花 500,也要离公司近,你们觉得值得吗?」如果群里讨论超过 20 条,说明这个话题有共鸣。
还可以看同类小红书 / 抖音的热度。如果某租房话题在短视频平台已经有 10 万 + 点赞,但公众号很少有人写,那大概率能爆 —— 短视频的用户情绪可以直接迁移到图文。
我之前帮一个美食号测试选题,用朋友圈发了三张图片:火锅、烧烤、家常菜,配文「明天想写一篇『夏天吃什么不容易胖』,你们觉得哪种食材最该上榜?」结果家常菜的评论远超预期,最后那篇文直接成了当月爆款。
✍️ 把「竞品选题」改写成「你的爆款」
找到好选题后,怎么写出差异化?用「旧瓶新酒公式」:竞品的核心话题 + 你的独特角度 + 具体案例。
比如竞品写「应届生找工作避坑」,你可以写「二本应届生如何避开大厂『实习生陷阱』」—— 加了「二本」这个具体身份,用户会觉得更贴心。
或者竞品写「情侣吵架怎么办」,你可以写「吵完架男生冷战时,女生该做这 3 件事」—— 把泛泛而谈的建议,变成具体场景的行动指南。
最关键的是加入「独家信息」。比如你采访过 100 个租房受害者,那写「租房避坑」时,就用这些真实案例做支撑;如果你自己经历过 3 次创业失败,写「创业经验」时,就把细节写出来。这些是竞品抄不走的。
记住,用户不是看你写了什么话题,而是看你能不能解决他的具体问题。同样的选题,谁的内容更「落地」,谁就能赢。
📈 建立「选题库迭代机制」
爆款选题不是一次性的,要形成「发现 - 验证 - 复用 - 迭代」的闭环。
每天花 10 分钟,把看到的好选题记在表格里,标注「来源、核心冲突、数据表现、可借鉴点」。每周花 1 小时,把这些选题按「行业热点、用户痛点、节日节点」分类。
每月做一次「选题复盘」:哪些选题数据远超预期?为什么?是角度新,还是案例好?哪些选题没达到预期?是用户不关心,还是表达有问题?
比如发现「职场类」选题连续 3 个月数据下滑,可能说明用户审美疲劳了,这时候就要调整方向;如果「情感类」选题里,带具体星座的总能火,那以后可以多结合星座元素。
还要定期「清理旧选题」。把半年以上没火过的话题删掉,补充新的观察。我见过一个账号,靠翻出 3 年前的「租房攻略」改了改,结合最新政策重发,居然又成了爆款 —— 因为用户需求一直在,只是需要新的解读。
最后想说,竞品分析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知己知彼」。真正的爆款,永远藏在「用户没被满足的需求」和「你独有的表达优势」的交叉点上。多练、多试、多总结,你也能写出让竞品追着抄的选题。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