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选题就像做菜的食材,选对了,后续的内容创作才能游刃有余。要是食材不行,再厉害的厨艺也难做出好菜。所以说,公众号选题做得好,内容就成功了一半。而做好选题,热点抓取和粉丝调研这两个轮子必须一起转,少了哪个都不行。
🔥 热点抓取:快准狠是基本素养
追热点不是瞎追,得有章法。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把各大平台的热点入口扫一遍。微博热搜榜是必须看的,这里的热点更新快,覆盖范围广,社会事件、娱乐八卦、行业动态都有。但看的时候不能只看排名,得点进去看看讨论量和评论风向,有些热搜看着热闹,其实都是水军在刷,没什么真实讨论度,这种就没必要追。
抖音的热榜也不能忽略。现在短视频用户多,很多热点都是从抖音先火起来,再蔓延到其他平台的。特别是做生活类、娱乐类公众号的,抖音热榜里藏着不少好选题。刷抖音的时候,注意那些点赞量超百万、评论区互动热烈的内容,往往就是潜在的热点。
还有行业垂直平台。比如做科技类公众号的,要常看 36 氪、虎嗅网;做教育类的,多关注芥末堆。这些平台会提前曝出一些行业内的新动态、新政策,等这些信息变成大众热点的时候,你早就写出深度内容了,这就是所谓的 “提前布局”。
判断一个热点值不值得追,有三个标准。一是和公众号定位的匹配度。要是你做的是职场类公众号,追娱乐圈的八卦热点就很奇怪,粉丝只会觉得你不专业。二是热点的时效性。有些热点就火几个小时,等你写完发出来,早就凉了,这种就得果断放弃。三是有没有可挖掘的深度。有些热点事件表面看很简单,其实背后牵扯到很多问题,能写出不同角度的观点,这种热点才有追的价值。
追热点也有小技巧。看到一个热点,先别急着写,花十分钟搜搜相关的背景信息,看看有没有权威媒体的报道,避免因为信息不准确闹笑话。然后想想自己的公众号能从哪个角度切入,别和别人写得一样。比如大家都在说某个事件的表面现象,你可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产生的原因,或者对未来的影响,这样的内容更容易脱颖而出。
📊 粉丝调研:了解需求才能投其所好
光追热点还不够,粉丝真正需要什么,得靠调研来发现。很多人觉得做调研很麻烦,其实简单的方法就能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在公众号底部放一个留言区引导,比如 “你最近最想了解什么内容?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经常看看粉丝的留言,里面藏着很多好选题。
发问卷调查也是个好办法。别搞太复杂的问卷,三五道题就行,比如 “你平时喜欢看哪种类型的文章?”“你觉得我们公众号现在缺少什么内容?”“你最近遇到了什么困惑?”。问卷最好设置点小奖励,比如送个小礼品、发个红包,提高粉丝的参与度。发问卷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在周末的晚上发,粉丝有空余时间填写,回收率会高一些。
分析后台数据也很重要。看看哪些文章的阅读量高、点赞多、转发多,这些数据能反映出粉丝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比如发现关于 “职场沟通技巧” 的文章阅读量总是很高,那就可以多做一些这方面的选题。还要注意那些阅读量低但粉丝留言多的文章,说明内容有争议,或者粉丝有很多话想说,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再深入挖掘。
和粉丝直接聊天效果更好。挑几个活跃的粉丝,私信聊几句,问问他们的想法。比如 “你觉得我们最近的文章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让我们写的?”。这种一对一的交流,能听到粉丝最真实的声音,有时候还能发现一些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需求。
调研完了不能把数据放在那里不管,得学会分析。把粉丝提到最多的几个话题列出来,看看哪些话题出现的频率高,这些就是粉丝最关心的内容。然后把这些话题分类,比如职场类、生活类、学习类,以后做选题的时候就有方向了。
还要注意粉丝的变化。随着公众号的发展,粉丝群体可能会发生改变,以前受欢迎的内容,现在可能没人看了。所以每隔两三个月就得做一次小调研,了解粉丝的最新需求。比如发现新关注的粉丝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那就可以多写一些关于应届生求职的内容。
🔄 双轮合力:热点与调研结合出好选题
热点和粉丝调研就像两个轮子,只有一起转,公众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怎么把两者结合起来呢?其实很简单,从粉丝调研中找出他们关心的话题,然后看看这些话题有没有相关的热点可以结合。
比如通过调研发现粉丝很关心 “健康养生”,这时候刚好有个关于 “年轻人养生误区” 的热点话题,就可以结合起来写一篇 “年轻人常犯的养生误区,你中了几个?” 的文章,既有热点性,又符合粉丝需求。
也可以反过来,看到一个热点事件,先想想自己的粉丝会不会关心这个话题。如果粉丝大多是宝妈,那关于 “儿童教育” 的热点就值得追;如果粉丝是创业者,那 “创业政策” 的热点就更合适。
有时候粉丝调研发现的话题没有现成的热点,这时候可以自己创造 “热点”。比如粉丝很关心 “职场压力”,可以写一篇 “职场人缓解压力的 5 个小方法”,虽然不是什么大热点,但切中了粉丝的需求,一样能获得高阅读量。
还要注意两者的平衡。不能只追热点,忽略粉丝的真实需求,这样时间长了粉丝会觉得公众号离自己越来越远;也不能只看调研结果,不关注热点,这样内容会显得很死板,吸引不了新粉丝。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选题既接地气又有热度。
结合的时候也要有侧重点。如果是突发事件的热点,就得快速反应,结合粉丝可能关心的角度尽快出文;如果是常规性的内容,就可以慢慢打磨,把调研中收集到的粉丝困惑融入进去,让内容更有针对性。
🚀 选题落地:从想法到文章的关键步骤
有了好的选题想法,还得落地成文章才行。先列个简单的提纲,把文章的主要观点、要写的内容分点列出来,这样写的时候就不会跑偏。比如确定了 “结合热点的职场压力缓解” 选题,提纲可以是:热点事件引出职场压力问题、粉丝调研中提到的常见压力来源、缓解压力的具体方法、总结鼓励的话语。
写的时候要注意语言风格,和自己的公众号定位保持一致。如果是轻松活泼的公众号,就用幽默的语言;如果是专业严谨的公众号,就用正式的语言。但不管哪种风格,都要让粉丝看得懂、喜欢看。
开头很重要,得能抓住粉丝的注意力。可以用热点事件开头,或者用粉丝在调研中提到的困惑开头,让粉丝觉得 “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我的”。比如 “最近很多粉丝在后台说,工作压力大到失眠,刚好最近有个关于职场压力的话题被热议,今天就来聊聊怎么缓解压力”。
中间内容要充实,有干货。提到的方法要具体,不能说空话。比如讲缓解压力的方法,要说 “每天花 10 分钟做深呼吸”“周末去爬山放松心情”,而不是 “要学会放松自己”。还可以加入一些粉丝的真实案例,从留言区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放在文章里,让内容更真实可信。
结尾可以引导粉丝互动,比如 “你有什么缓解压力的好方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增加粉丝的参与感。也可以预告一下下次的内容,比如 “下次我们会聊聊职场晋升的那些事,想看的可以点个在看”,提高粉丝的期待感。
写完之后自己读一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有没有错别字,确保文章的质量。也可以发给身边的人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做修改。别觉得麻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 选题复盘:不断优化才能持续进步
每次发完文章,都要做个简单的复盘。看看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和之前的文章对比一下,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选题为什么受欢迎,或者为什么不受欢迎。
如果一篇结合热点和粉丝需求的文章阅读量很高,说明这种选题方向是对的,以后可以多尝试;如果阅读量很低,想想是不是热点和粉丝需求结合得不好,还是切入角度有问题。
把每次的选题和对应的文章数据记录下来,慢慢就能总结出规律。比如发现每个月的月初,粉丝更关心 “月度计划” 类的内容;节假日前后,粉丝更关心 “出行攻略”“节日祝福” 类的内容。掌握了这些规律,以后做选题就更有针对性了。
还要关注同行的公众号,看看他们的选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别抄袭,借鉴别人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粉丝需求,做出有自己特色的内容。
复盘的时候也要听听粉丝的反馈,在留言区看看粉丝对文章的评价,好的建议要采纳,不好的地方要改进。比如粉丝说某篇文章的某个方法不实用,下次写类似内容的时候就换个更实用的方法。
通过不断复盘,选题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符合粉丝的需求,公众号的影响力也会慢慢提升。
做好公众号选题,其实就是在平衡热点和粉丝需求之间的关系。热点能带来流量,粉丝需求能留住流量,两者形成合力,公众号才能越做越好。别觉得这是件难事,从现在开始,每天花点时间抓热点、做调研,慢慢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选题方法。记住,好的选题不是等来的,是靠主动挖掘出来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