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同行们,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今天想到一个好选题,写出的文章小火了一把,可明天就卡文卡到怀疑人生。好不容易凑出一篇,数据还惨不忍睹。想保持更新频率,内容质量又跟不上;想追求爆款,却总像碰运气。
其实啊,破解这个困局的关键就在栏目化选题上。这玩意儿不是什么高深理论,就是把公众号内容像搭积木一样,分成几个固定又有特色的栏目。用户知道每周一能看到什么,运营者也不用天天抓瞎想选题。这招我在好几个账号上试过,亲测有效,既能保证内容稳定输出,还能大大提高爆文概率。
📌 先搞懂:栏目化选题到底是个啥?为啥这么管用?
说白了,栏目化选题就是给你的公众号内容定 “规矩”。比如科技类账号,可能每周三有 “本周科技圈大事件复盘”,每月末有 “行业报告解读”;情感类账号,也许有 “读者故事征集” 和 “情感问答”。这些栏目有固定的名称、发布时间和内容方向。
别小看这几个固定栏目,作用可大了去了。对用户来说,固定栏目能培养阅读习惯。就像大家每周四等着看某综艺一样,到点了就想点开你的公众号看看更新没。时间长了,用户粘性自然就上来了。
对运营者来说,好处更直接。首先是选题压力大减。不用每天从零开始想 “今天写点啥”,只要往固定栏目里填内容就行。比如 “读者故事” 栏目,平时多收集素材,到点就整理发布,效率高多了。其次是内容更有体系。散乱的文章像一盘散沙,而栏目化内容就像一本书的章节,用户翻历史文章时,能清晰看到你的内容脉络,更容易认可账号的专业性。
最关键的是,栏目化能帮你找到精准受众。每个栏目都有特定的读者群体,比如 “职场干货” 栏目吸引的是上班族,“省钱技巧” 栏目吸引的是学生党。通过分析不同栏目的数据,你能很快知道哪类用户更活跃,然后重点发力,爆文不就离你更近了吗?
📝 手把手教你搭栏目框架:3 步确定核心栏目
第一步,先扒清楚自己的公众号定位。你是做美食的?还是搞职场的?定位越清晰,栏目划分越容易。比如 “职场充电宝” 这个号,定位就是给职场人提供成长干货,所以它的栏目围绕 “技能提升”“职场人际关系”“副业赚钱” 展开,就很合理。
要是你还没想好定位,那就看看后台数据。哪些文章阅读量高?用户留言都在问什么?比如你发了 3 篇关于 “小户型装修” 的文章,数据都不错,那 “小户型改造” 完全可以做成一个核心栏目。
第二步,栏目数量要控制好。新手常犯的错就是贪多,一下子搞七八个栏目,结果每个都做不精。建议刚开始先定 3 - 5 个栏目,保证每周能稳定更新。比如一个周更 3 次的账号,3 个栏目轮流上,压力不大还能保证质量。
栏目之间要有区分度,别搞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 “职场干货” 和 “职场故事”,前者偏方法论,后者偏案例分享,用户一看就知道区别。
第三步,给栏目起个好记的名字。名字不用多华丽,但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栏目讲啥。“咪蒙” 当年的 “致贱人”“致 low 逼”,虽然风格争议大,但名字够直白,用户记得住。你也可以结合账号调性来,轻松活泼的号叫 “每周唠唠嗑”,专业严肃的号叫 “行业深度解析”。
🔍 解决内容枯竭:栏目选题库怎么建?
定好栏目只是开始,能不能持续输出,全看选题库够不够用。我见过不少账号,栏目是定了,可写了两期就没东西了,最后不了了之。
选题库得 “双线并行”。一条线是 “固定动作”,比如 “每月书单推荐” 栏目,你可以提前把未来 3 个月的书单列出来,每本书的核心亮点、适合人群都备注好。另一条线是 “灵活补充”,平时刷新闻、看评论、逛社群时,看到好点子就记下来,归到对应的栏目里。
举个例子,“亲子教育” 栏目,固定动作可以是每周分享一个育儿技巧,灵活补充就可以是最近很火的 “AI 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暑假带娃去哪儿玩” 这类热点相关的选题。
怎么找源源不断的选题? 渠道其实很多。刷知乎、小红书,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问题;翻同行的高赞文章,想想能不能换个角度写;甚至看用户留言和后台消息,很多时候用户的疑问就是最好的选题。
我习惯用 Excel 建选题库,每一行包括 “栏目名称”“选题”“关键词”“准备素材”“预计发布时间”。比如 “职场干货” 栏目下,有个选题是 “新人入职如何快速融入团队”,关键词是 “职场新人”“团队融入”,准备素材包括 “3 个实用破冰技巧”“过来人踩过的坑”,预计下周三发布。这样一目了然,哪个栏目缺选题了,一看就知道。
💡 栏目化内容想爆火?得在 “稳定” 中找 “变化”
固定栏目不是让你写 “流水账”,天天重复同样的内容,用户早看腻了。稳定的是栏目框架,变化的是内容角度和呈现形式。
比如 “每周社会热点点评” 栏目,同样是点评热点,这周可以用 “数据解读” 的形式,放几张图表分析事件影响;下周可以用 “不同人群观点碰撞” 的形式,采访几类不同立场的人;再下周,甚至可以搞成 “互动投票”,让用户说说自己的看法。
结合热点要 “快准狠”,但不能脱离栏目定位。比如你的 “历史冷知识” 栏目,突然追一个娱乐圈八卦热点,用户肯定觉得很突兀。但如果是 “历史上的今天” 栏目,结合当天发生的热点事件,讲讲类似的历史故事,就很自然。
还有个小技巧,每个栏目可以有 “固定彩蛋”。比如 “美食测评” 栏目,每次结尾都加一句 “下期想吃啥?评论区告诉我”;“旅行攻略” 栏目,开头固定放一张读者拍的旅行照片。这些小细节能增加用户的期待感和参与感,不知不觉就提高了文章的打开率。
📊 用数据说话:栏目化内容怎么优化?
做运营,数据是硬道理。栏目化内容更要靠数据来调整方向,不能自己觉得好就一直做。
核心看这几个数据:不同栏目的阅读量、点赞在看量、转发量、留言数。哪个栏目数据持续走低,就得分析原因。是选题不行?还是内容质量下降了?或者用户对这个栏目已经审美疲劳了?
比如 “职场吐槽” 栏目,一开始数据很好,后来慢慢降了。可能是大家看够了吐槽,想看到更实际的解决办法。这时候就可以把栏目调整成 “职场吐槽 + 解决方案”,既保留了用户喜欢的吐槽元素,又增加了实用价值。
还要看用户画像的匹配度。通过公众号后台的用户分析,看看经常读 “理财干货” 栏目的用户,是不是和你的目标用户重合。如果某个栏目的读者大多是你不想要的用户群体,那这个栏目可能就得砍掉或者调整方向。
我曾经有个账号,“娱乐八卦” 栏目数据很好,但目标用户是职场人,这个栏目吸引来的读者对其他职场内容不感兴趣,反而拉低了整体的转化率。后来果断停更,把精力放在 “职场技能” 栏目上,虽然短期阅读量降了点,但用户质量高了很多,后期变现效果反而更好。
👥 团队协作:多人运营怎么保证栏目风格统一?
如果是团队运营公众号,栏目化选题还有个好处 —— 容易统一风格。但前提是得有明确的 “栏目手册”。
手册里要写清楚每个栏目的定位、语言风格、排版要求、配图标准。比如 “科技资讯” 栏目,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多用数据说话,配图用科技感强的图片;“情感故事” 栏目,语言要细腻温暖,配图偏生活化。
新人来了,看手册就能上手。不用花大量时间培训,只要照着手册写,就不会偏离栏目风格。团队里每个人负责 1 - 2 个栏目,深耕下去,对栏目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写出的内容也更有味道。
定期开栏目复盘会也很重要。大家一起聊聊每个栏目的表现,有没有新的想法可以加到栏目里。比如 “读书分享” 栏目,有人提议可以加一个 “10 分钟听书” 的音频内容,试了之后效果不错,用户反馈很好。
栏目化选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栏目,然后坚持下去,同时根据数据和用户反馈不断调整。做到这几点,你的公众号不仅能摆脱 “内容荒”,还能让用户越来越离不开你,爆文自然就来了。
别再羡慕别人的公众号天天出爆款了,从今天开始,试试栏目化选题,你也能做到。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