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公众号的朋友,估计都听过 “常读用户” 这个词。后台数据里,这个比例忽高忽低,总让人心里打鼓。有人说这玩意儿直接影响算法推荐,比例高了推荐就多,低了就被打入冷宫。这话到底靠谱不?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 先搞懂 “常读用户” 到底是啥
常读用户,字面意思就是经常读你公众号的人。但具体怎么定义,微信可没明说。有人猜是 30 天内打开过 3 次以上的,有人说是互动过的(比如点过在看、发过消息)。不管标准是啥,这群人有个共同点 —— 对你的内容有持续关注。
后台能看到 “常读用户数” 和 “总用户数”,算一下就知道比例。比如 1 万粉丝里有 3000 常读,比例就是 30%。这个数字高,说明号的粘性好;太低,可能粉丝都是僵尸,或者内容留不住人。
但别以为常读用户多就万事大吉。我见过一个号,常读比例 40%,但每篇阅读就几百。另一个号比例才 15%,阅读却能稳定在几千。这说明啥?常读比例和阅读量不一定成正比,还得看总粉丝基数和内容传播力。
🤖 算法推荐到底看啥?
微信的算法一直挺神秘,但这几年也能看出些门道。早期公众号靠 “时间线”,后来慢慢加入了智能推荐,就是 “看一看” 里的内容。算法推荐的核心,说白了就是把合适的内容推给合适的人。
哪些数据会被算法盯上?打开率肯定算一个。用户看到标题点进来,说明内容对他有吸引力。完读率也重要,读不完就退出,算法可能觉得内容不行。互动数据更别说了,在看、转发、留言,这些都是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
那常读用户的行为会不会被算法特殊对待?我觉得会。比如你是某号的常读用户,它发新文时,你在订阅号列表里刷到的概率可能更高。但这是针对个体的 “精准推送”,和给陌生用户的 “算法推荐” 不是一回事。
有人做过测试,同一篇文章,常读用户的打开率比新粉高 3 倍,但转发率反而低。为啥?因为常读用户觉得内容好是应该的,新粉反而更容易被惊艳到。这就有意思了,算法要是更看重转发,那常读用户的优势反而不明显。
📈 常读比例和推荐量的真实关系
我问过十几个做号的朋友,一半说常读比例高了,推荐量确实涨了;另一半说没感觉,反而打开率更关键。这说明两者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常读比例从 20% 涨到 35%,“看一看” 里的推荐量翻了一倍。他的经验是,常读用户多了,文章的初始打开数据好看,算法可能会给更多曝光。但另一个美食号主说,她常读比例 40%,但推荐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发现是因为粉丝画像太杂,算法不知道该推给谁。
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把 “常读用户的阅读量” 当成了 “推荐量”。其实常读用户本来就会看你的文,这部分流量是 “存量”,而算法推荐的是 “增量”。存量稳了,增量才有基础,但不能直接划等号。
还有种情况,常读比例太高未必是好事。如果号里全是老粉,没有新粉进来,内容就容易固化,算法可能觉得缺乏新鲜感,反而减少推荐。我见过一个情感号,常读比例 60%,但粉丝增长停滞,推荐量半年降了 40%。
🔍 影响推荐的其他隐藏因素
除了常读比例,还有些因素容易被忽略。比如文章的时效性,新闻类内容过了 24 小时,推荐量就断崖式下跌。标题里的关键词也重要,算法会根据关键词给内容贴标签,标签越精准,推荐越到位。
账号的垂直度也关键。今天发美食,明天发科技,算法抓不住你的定位,自然没法精准推荐。我有个号就是因为啥都发,常读比例 25%,推荐量却一直上不去,后来专注做亲子,比例没变,推荐量反而涨了。
还有个冷知识,公众号的注册时间可能影响推荐。老号好像更受算法信任,同样的数据,老号的推荐量比新号高 10%-20%。不过这只是猜测,没实证,但值得留意。
💡 怎么提高常读比例,顺便蹭推荐?
既然常读比例多少有点用,那怎么提高呢?首先内容得稳定,更新频率固定,用户才会养成阅读习惯。比如每天晚上 8 点发,常读用户到点就会去刷。
内容要有 “专属感”。多提老粉才懂的梗,或者搞常读用户专属福利。比如留言区抽奖,只有常读用户能参与。我试过,这么干之后,常读比例一个月涨了 8%。
互动也得跟上。常读用户留言,尽量每条都回。他们觉得被重视,就更愿意天天来。还可以搞 “常读用户调研”,让他们提建议,既能优化内容,又能增强粘性。
想蹭算法推荐,标题和首图得下功夫。标题里加个疑问句,比如 “你中招了吗?”,打开率可能高 10%。首图别太花哨,清晰明了最重要,毕竟在 “看一看” 里,图不清楚没人点。
内容长度也有讲究。太短了没干货,太长了没人看。我测试下来,1500 字左右的文章,完读率最高,推荐量也相对好。当然,不同领域不一样,情感号可以短点,干货号可以长点。
🚫 别走进这些误区
有人为了刷常读比例,搞 “强制打卡”,让用户每天点开就算阅读。这种数据是虚的,算法很容易识别。一旦被判定作弊,别说推荐了,封号都有可能。
也别只盯着常读用户,忽略新粉。老粉总有审美疲劳的时候,新粉才能带来新的互动和传播。我见过一个号,常读比例 50%,但新粉增长为 0,最后还是凉了。
还有人觉得 “原创” 就一定有推荐。其实原创只是基础,质量不行,原创也白搭。我看过不少原创文,因为内容水,推荐量还不如洗稿的。
总结一下
常读用户比例对算法推荐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它更像是 “锦上添花”,而不是 “雪中送炭”。算法真正看重的,是内容能否持续吸引用户,不管是老粉还是新粉。
与其纠结常读比例的数字,不如踏踏实实做内容。让老粉愿意留下,让新粉愿意关注,推荐量自然会上来。毕竟,算法再智能,也干不过用户的真实喜欢。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