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公众号运营者都有个疑问,公众号洗稿到底会不会被封号?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洗稿不仅会被封号,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咱们先从平台的审核机制说起。
微信公众号对洗稿的打击力度是很大的。2025 年 5 月,微信平台治理了 6 万多篇违规使用原创标识的内容,删除了 1200 多篇抄袭洗稿内容,还封禁了 1000 多个涉及侵权的账号。这说明平台在持续监控和处理这类行为。平台的原创声明系统会进行智能比对,一旦发现内容与已有文章相似度高,就会判定为抄袭或洗稿。就算你用一些手段躲避检测,比如腾讯官方公众号曾因通过特殊方式躲避原创识别被取消原创标识,还被短封了原创能力。所以别想着能轻易蒙混过关。
除了微信,其他平台也一样严格。头条号在 2024 年 9 月永久封禁了 443 个多次侵权的账号,对 3148 个账号进行了扣分、禁言处罚。平台通过信用分制度来管理,每个账号有 100 分,单篇文章侵权扣 40 分,扣完就永久封禁。这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洗稿,账号很可能就没了。
洗稿不仅会被平台处罚,还可能触犯法律。上海有个团伙,用 AI 软件洗稿后发布虚假信息,非法获利 5 万多元,结果三名被告人都被判了非法经营罪。还有未经授权转载他人文章的,比如罗某的 37 篇原创文章被何某搬运到小红书,法院判决何某赔偿 7000 元。这说明洗稿不仅是平台违规,还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甚至涉及刑事犯罪。
既然洗稿风险这么大,那有没有安全的伪原创方法呢?当然有,但得讲究技巧。
首先,可以试试内容重组。把原文的结构打乱,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比如把时间顺序倒过来,先讲结果再讲过程,就像 “明星退圈声明背后,藏着三年前的体检报告” 这种标题,先抛出悬念,再补细节,既吸引读者,又降低重复率。还可以把不同来源的内容整合起来,加上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形成新的内容。比如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文章,可以结合政策原文、居民反馈、专家解读,再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就不是简单的搬运了。
其次,替换关键词和调整句式。用近义词替换原文中的词汇,比如把 “提高” 换成 “增强”,“方法” 换成 “技巧”。同时调整句子的结构,把陈述句改成疑问句,或者把长句拆成短句。比如 “xxx 实体项目体验考察次次给力销售业绩节节攀升” 可以改成 “xxx 销售业绩为啥能节节攀升?实体项目考察持续给力是关键”。这样既能保持原意,又能降低相似度。
另外,添加个人观点和案例。在重组内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见解和实际案例,让文章更有独特性。比如写一篇关于职场的文章,可以先引用别人的观点,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讲自己是如何应对职场挑战的。这样不仅能增加文章的深度,还能让内容更具原创性。
还可以利用一些工具辅助。比如石青伪原创工具,支持本地和网络伪原创,能进行同义词替换、段落迁移等操作。iThinkScene 工具则可以一键生成多平台内容,支持小红书、抖音、公众号等,还能检测敏感词。但要注意,工具只是辅助,不能完全依赖,还得自己进行调整和优化,避免被平台检测到。
不过,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确保内容有价值。平台喜欢的是对用户有用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所以在伪原创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
为了避免被封号,还得注意平台的规则。
首先,正确使用原创声明功能。微信的原创声明只适用于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不能对公共内容、书摘、整合内容等声明原创。如果违规使用,会被取消原创标识,甚至短封原创能力。所以在发布文章前,一定要确认内容符合原创要求。
其次,获得转载授权。如果需要转载他人的文章,一定要先联系作者或版权方,获得书面授权。比如大华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等媒体集团,都通过版权声明明确了转载授权的流程,用户需联系相关机构获取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即使注明来源,也可能构成侵权。
最后,定期检查内容。可以使用 AI 检测工具,如 UnDetectable.ai、Winston AI 等,检测内容是否由 AI 生成,或者是否存在抄袭嫌疑。如果检测结果不理想,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关注平台的动态,了解最新的审核标准和处罚措施,避免因为规则变化而违规。
总的来说,公众号洗稿是有明确风险的,不仅可能被封号,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但通过合理的伪原创方法和遵守平台规则,可以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降低违规风险。关键是要尊重原创,注重内容的价值,这样才能在自媒体行业长久发展。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