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公众号的都知道,“发现” 页就像个流量聚宝盆。但真正能摸到它门道的人,其实没那么多。今天就掏心窝子跟你们聊聊,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文章被这个页面 “翻牌子”。
🧐 先搞懂 “发现” 页的脾气:它到底爱推什么样的文章?
很多人天天盯着 “发现” 页,却连它的推荐逻辑都没摸透。说白了,这个页面的算法就像个挑剔的编辑,只认数据不认人。它不看你粉丝多不多,也不管你是不是大 V,只在乎用户对文章的真实反馈。
那它看重哪些数据?完读率绝对是头一条。如果用户点开你的文章,划了两屏就退出去,算法会觉得 “这内容不行”,自然不会给更多曝光。有次我帮一个朋友看号,他的文章打开率还行,但完读率只有 30% 左右,难怪一直上不了 “发现” 页。后来调整了内容节奏,把关键信息往前挪,完读率提到 50% 以上,没过多久就被推荐了。
互动率也很关键。点赞、在看、留言这些数据,算法都看在眼里。但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以为刷点数据就行,其实算法精着呢,它能分辨出哪些是真实互动。有个号主为了冲数据,找亲戚朋友帮忙点赞,结果不仅没被推荐,反而好像被降权了,得不偿失。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文章的 “新鲜度”。不是说发布时间越近就越好,而是内容能不能跟上近期的热点趋势。比如某个社会话题正火的时候,你写的相关内容就更容易被算法捕捉到。但这也不是让你盲目追热点,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领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 内容是 1,其他都是 0:怎么写出 “被算法偏爱的文章”?
知道了算法的偏好,接下来就得在内容上下功夫了。有些号主总想着走捷径,其实内容质量才是最硬的通货。
先说说选题。“发现” 页的用户五花八门,但他们有个共同点:想在短时间内获取价值。所以你的选题要么能解决具体问题,要么能满足好奇心。我观察过那些经常上 “发现” 页的文章,不是 “3 个技巧搞定 XXX”,就是 “原来 XXX 背后是这么回事”。这种选题自带吸引力,用户愿意点,算法也愿意推。
内容结构也很重要。现在的人没耐心看长篇大论,最好是一段一个核心信息,让用户一眼就能 get 到重点。可以试试用 “总 - 分” 结构,开头先把结论抛出来,然后分点展开。段落别太长,两三行就换行,看起来不累。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以前文章动不动就写上千字,段落也长,后来改成短段落,每段讲一个小技巧,推荐量立马上去了。
还有个小窍门:在文章里适当加入 “钩子”。比如在开头留个悬念,中间穿插一些提问,让用户忍不住想往下看。但别玩套路,钩子要和内容相关,不然用户发现被骗了,反而会降低完读率。我见过一篇讲理财的文章,开头说 “月薪 5000 也能一年存 5 万,方法其实很简单”,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完读率特别高。
🔥 标题决定生死:这几种标题更容易被 “发现” 页选中
有时候内容再好,标题不行,也没人看。“发现” 页的标题就像相亲时的第一印象,得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
我总结了几种容易被推荐的标题类型。第一种是带数字的标题,比如 “5 个方法让你 XXX”“3 分钟学会 XXX”。数字能给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感觉,用户觉得能快速获得价值,就愿意点进来。有个美食号,以前标题总是 “好吃的 XXX 做法”,后来改成 “3 步做出 XXX,比饭店还香”,打开率直接翻了一倍。
第二种是戳中痛点的标题。比如 “为什么你写的文案总没人看?”“每天加班却没成效,问题出在哪?” 这种标题能精准击中用户的困惑,让他们觉得 “这篇文章说的就是我”。但要注意,别为了戳痛点而制造焦虑,过度煽情反而会引起反感。
还有一种是 “对比式” 标题。比如 “同样是做公众号,为什么他的阅读量是你的 10 倍?”“月薪 3 千和 3 万的人,差的不只是能力”。对比能制造悬念,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但这种标题要把握好度,别太夸张,不然会显得标题党。
起标题的时候,还可以多想想用户会搜什么。把一些常见的搜索词放进标题里,比如 “怎么做”“教程”“技巧” 之类的,更容易被算法匹配到相关用户。但也别堆砌关键词,自然融入最好。
⏰ 发布时间暗藏玄机:什么时候发更容易被推荐?
很多人忽略了发布时间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影响 “发现” 页推荐的关键因素。算法会根据用户的活跃时间来分配流量,在合适的时间发布,能事半功倍。
我统计过不同时间段的用户活跃情况,发现早上 7-9 点、中午 12-13 点、晚上 19-21 点这三个时间段,用户打开公众号的频率最高。特别是早上,大家在通勤路上没事干,很喜欢刷 “发现” 页找内容看。有个做早餐食谱的号,以前总在下午发,阅读量平平,后来改到早上 8 点发,推荐量明显增加了。
但也不是所有号都适合这三个时间点。还是要结合自己的用户群体来定。比如做学生群体的号,晚上 10 点以后可能更活跃;做职场人群的,午休时间和晚上下班后是黄金时段。可以多试几个时间段,看看哪个时间发布的文章完读率和互动率更高,然后固定下来。
还有个小技巧:避开流量高峰的 “拥堵期”。比如大家都知道晚上 8 点是黄金时间,那你可以稍微提前或延后一点,比如 7 点半或 8 点半发布,可能更容易被算法注意到。当然,这也得看你的内容类型,要是时效性强的内容,还是得赶在高峰期发布。
📈 互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怎么提高文章的 “二次推荐” 概率?
很多人以为文章发出去就完事了,其实互动环节才是决定能否被二次推荐的关键。算法会根据文章发布后的互动情况,判断是否要给更多流量。
首先,要在文章里主动引导用户互动。比如在文末留个问题,让大家在评论区讨论;或者鼓励大家点 “在看” 分享给朋友。有个情感号,每次文末都会问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评论区互动特别活跃,这样的文章自然容易被 “发现” 页推荐。
看到用户留言后,要及时回复。不仅能增加用户的粘性,也能提高文章的互动率。算法会把留言回复率也算作互动数据的一部分。我认识一个号主,不管多忙都会回复每条留言,他的文章经常被 “发现” 页推荐,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还可以试试 “互动福利”。比如在评论区抽几个用户送小礼物,或者承诺留言点赞数最高的送资料包。这能有效提高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但要注意,福利不能太夸张,不然可能会吸引来一批只想要福利的用户,反而影响文章的数据质量。
另外,转发分享也很重要。用户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微信群,能带来更多的外部流量,这也会被算法计入考量。可以在文章里适当引导分享,比如 “觉得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但别太生硬,不然会引起反感。
🚫 这些坑千万别踩:小心被 “发现” 页拉入 “黑名单”
知道了该怎么做,也得知道哪些事不能做。有些号主为了上 “发现” 页,急功近利踩了坑,结果得不偿失。
最常见的就是标题党。标题写得天花乱坠,内容却空洞无物,这种文章就算被推荐了,用户点开后也会马上关掉,完读率极低,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推荐。我见过一个标题叫 “我用这个方法,一个月赚了 10 万”,点进去一看全是鸡汤,没说任何具体方法,评论区全是骂声,这种号肯定不会被算法喜欢。
还有就是内容低俗或敏感。算法对这类内容审核很严,一旦触碰红线,不仅不会被推荐,还可能被封号。别想着打擦边球,风险太大了。
搬运抄袭更是大忌。现在算法的查重机制很严,只要发现你的文章和别人的高度相似,就会判定为抄袭,直接失去推荐资格。就算是借鉴别人的观点,也要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案例,不然很容易被查出来。
还有些人频繁删除或修改已发布的文章,这也会影响算法的判断。尽量在发布前检查好,别发布后又大改,实在要改,也别改得太频繁。
总结一下
想让文章出现在 “发现” 页,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是要摸透算法的脾气,把完读率、互动率这些核心数据做好。内容质量是根本,标题和发布时间是辅助,互动是锦上添花。多观察那些经常被推荐的文章,分析它们的共同点,然后结合自己的号不断调整优化。
记住,“发现” 页的流量虽然诱人,但也只是公众号运营的一部分。别为了追求推荐而忘了自己的内容定位,只有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