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啥说用户分享是公众号推荐量的 “发动机”
咱做公众号的都知道,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推荐机制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可能发篇文章,粉丝在订阅号列表里能看到,现在呢,更多靠的是社交推荐。啥意思?就是用户把你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或者直接发给朋友,这些分享行为会让微信的算法觉得你的内容受欢迎,然后就会把你的文章推荐给更多没关注你的人。你想啊,一个用户自己看了觉得好,分享给身边的 10 个人,这 10 个人里可能又有几个觉得不错再分享出去,这就像滚雪球一样,推荐量一下就上来了。
而且现在公众号的流量越来越贵,靠自己花钱买流量成本太高,不如让用户主动帮你传播划算。用户分享其实就是免费的广告,而且这种广告更有信任感,因为是朋友推荐的,大家更愿意点开看。所以说,设计好分享激励机制,让用户愿意主动分享你的内容,这才是提升推荐量的长久之计。
💡 常见的分享激励机制都有啥套路
物质奖励:简单直接的 “甜头”
物质奖励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吸引用户的。比如说,用户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截图发给公众号,就能领取一个红包、一张优惠券,或者是一份资料包。这种方式简单粗暴,用户一看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愿意去分享。比如有的公众号做活动,分享后可以领取价值 99 元的课程资料,用户觉得划算,就会主动分享。
不过这里要注意,物质奖励的成本不能太高,不然长期做下去吃不消。可以设置一些低成本高价值的奖品,比如电子书、模板、优惠券这些,成本低,但对用户来说有实用价值。而且奖励的发放流程要简单,别让用户分享完了还要填一堆信息,这样用户可能就懒得去领了。
精神奖励:给用户 “荣誉感”
除了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也很重要。人都喜欢被认可,被表扬,所以可以给分享的用户一些荣誉称号、勋章,或者是把他们的名字放在分享排行榜上。比如设置一个 “分享达人” 的称号,每周分享次数最多的用户可以获得这个称号,并且在公众号里公示。用户为了这个称号,就会更积极地分享。
还有一种是用户生成内容,比如让用户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故事,然后把这些内容整理发布出来,让用户觉得自己的分享被重视,有成就感。比如有的美食公众号,让用户分享自己做的美食照片和做法,然后在公众号里展示,用户就会觉得很有面子,以后更愿意参与分享。
社交货币:让用户 “有面子” 地分享
社交货币就是用户分享你的内容能让他们在朋友面前显得有品位、有知识、有价值。比如你发布的内容是行业干货、实用技巧、热点分析,用户分享到朋友圈,朋友看到会觉得这个用户很厉害,懂很多东西。所以这种内容本身就有分享的动力,不需要太多奖励,用户自己就愿意分享。
还有一种是互动性的内容,比如投票、测试、抽奖,用户参与后分享结果,比如 “测一测你是哪种类型的职场人”,用户测完觉得有意思,就会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种分享也是基于社交货币的心理。
🔍 怎么设计一套有效的分享激励机制
先搞清楚你的用户是谁
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不一样,你得先明白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比如你的公众号是针对宝妈的,那她们可能更关注育儿知识、亲子活动、母婴用品优惠,那你的分享激励机制就可以围绕这些来设计,比如分享后可以领取育儿资料、亲子活动门票、母婴用品优惠券。
如果你的公众号是针对职场人的,那他们可能更关注职场技能、升职加薪、行业资讯,那奖励就可以是职场课程、简历模板、行业报告之类的。所以,先做用户调研,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这样设计的激励机制才更有针对性。
奖励要 “诱人” 但别 “大出血”
刚才说过物质奖励的成本问题,奖励既要让用户觉得有吸引力,又不能让自己亏太多。可以分层次设置奖励,比如分享到朋友圈可以领取基础奖励,比如一张 5 元的优惠券;分享到 3 个微信群可以领取进阶奖励,比如一张 20 元的优惠券;邀请好友关注公众号可以领取更高的奖励,比如一份价值 50 元的资料包。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分享方式,获取不同的奖励。
同时,奖励的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只有物质奖励,要结合精神奖励和社交货币。比如用户分享后,除了给物质奖励,还可以在公众号里感谢他们,给他们一些荣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分享不仅有物质回报,还有精神上的满足。
分享流程要简单到 “不费脑子”
用户都是怕麻烦的,如果分享流程太复杂,比如需要截图、发送、填写信息等多个步骤,很多用户可能做到一半就放弃了。所以,分享流程一定要简单,最好是一键分享,比如点击文章里的分享按钮,直接分享到朋友圈或微信群,然后系统自动识别,发放奖励。
如果需要截图验证,也要让用户容易操作,比如在公众号里设置自动识别截图的功能,用户分享后把截图发过来,系统自动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发放奖励。总之,让用户在分享过程中不用费太多心思,越简单越好。
数据监测很重要,随时调整策略
设计好分享激励机制后,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还要不断监测数据,看看哪种奖励方式效果最好,哪个环节用户流失率高,然后及时调整策略。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对物质奖励更感兴趣,那可以适当增加物质奖励的比例;如果发现分享流程中的某个步骤让用户放弃,那就优化这个步骤。
同时,还要关注公众号的推荐量、阅读量、粉丝增长数等指标,看看分享激励机制对这些指标有没有提升作用。如果效果不明显,就要分析原因,是奖励不够吸引人,还是内容本身有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改进。
🚫 设计分享激励机制要避开这些坑
别让 “羊毛党” 把你薅秃了
物质奖励虽然有效,但很容易吸引 “羊毛党”,他们只是为了领取奖励而分享,根本不会认真看你的内容,也不会成为你的忠实粉丝。这样的分享虽然数据上好看,但对公众号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所以,在设计物质奖励时,要设置一些门槛,比如关注公众号一段时间的用户才能参与分享奖励,或者分享后需要好友点击阅读才算有效分享,这样可以过滤掉一部分 “羊毛党”。
别让复杂流程 “吓跑” 用户
刚才说过分享流程要简单,这里再强调一下,很多公众号就是因为分享流程太复杂,导致用户放弃。比如有的公众号要求用户分享到朋友圈后,还要集赞 30 个才能领取奖励,集赞本身就很麻烦,用户可能觉得不值得,就不愿意参与了。所以,尽量不要设置需要集赞、转发多个群等复杂的条件,除非你的奖励特别有吸引力,不然用户很容易被吓跑。
别忽略内容本身的质量
不管激励机制设计得多好,如果内容本身质量差,用户分享一次后就不会再分享了。所以,一定要把内容做好,提供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内容,让用户愿意主动分享,而不是靠奖励驱动。激励机制只是辅助手段,内容才是核心。比如你的文章观点独特、信息量大、能解决用户问题,用户自然会觉得分享这样的内容有面子,不用你奖励也会分享。
别搞 “一次性” 活动,要长期运营
分享激励机制不是做一次活动就完了,要长期运营,形成一种习惯。比如每周固定有分享奖励活动,让用户知道每周分享都能获得奖励,这样他们就会养成分享的习惯。同时,定期更新奖励内容和形式,避免用户觉得枯燥。比如这个月是分享领优惠券,下个月可以是分享参与抽奖,保持新鲜感。
总结:分享激励机制是提升推荐量的 “加速器”
用户分享对公众号推荐量的影响真的很大,设计一套有效的分享激励机制,能让用户主动帮你传播内容,带来更多的流量和粉丝。但要注意,激励机制要结合用户需求,奖励要合理,流程要简单,还要避开各种坑,同时不能忽略内容质量。只有把激励机制和优质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让公众号的推荐量持续提升,实现良性发展。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