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公众号的朋友都在吐槽,说自己的号突然就 “凉了”—— 昨天还能有几千阅读,今天直接掉到几百,更惨的甚至只有几十。一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 “我是不是被限流了?”
其实真没必要慌。流量暴跌不一定是限流,有可能只是正常波动,或者是你没注意到的小细节出了问题。今天就教你一套完整的判断方法,先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再动手解决也不迟。
先排除这 3 种 “假限流” 情况 🚫
很多时候流量下跌,跟限流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你自己吓自己。这三种情况尤其容易被误判,先一个个排查清楚。
平台整体流量波动 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件?比如节假日、重大新闻发布的时候,用户的注意力会被吸走,整个平台的打开率都会下降。你可以打开新榜、蝉妈妈这些第三方工具,看看同领域头部账号的阅读量变化。如果大家都在掉,甚至掉的比例差不多,那基本就是大盘问题,过两天就会恢复。我前阵子有个号,国庆节期间阅读量跌了 60%,当时也吓一跳,结果节后第一天就反弹回来了。
内容质量突然下滑 你最近的选题是不是偏了?或者写作风格变了?用户是很敏感的,一旦内容不是他们想看的,打开率会立刻下降。拿我自己的号举例,上个月试着写了篇行业分析,平时都是写实操技巧,结果阅读量直接砍半。后来翻后台数据,发现文章的 “完读率” 从 45% 降到了 22%,这明显就是内容不对路,跟限流没关系。你可以对比最近 3 篇文章的 “平均阅读时长” 和 “留存率”,如果都比之前低,先改内容再说。
粉丝活跃度周期性变化 公众号粉丝是有生命周期的,尤其是那些通过活动、福利吸引来的粉丝,很容易出现集中沉默的情况。比如你 3 个月前做了场抽奖,涨了 5000 粉,这些人可能领完奖就没打开过你的号。到了某个时间点,这批粉丝彻底不活跃了,自然会拉低整体阅读量。可以在后台的 “用户分析” 里看 “活跃粉丝数”,如果这个数字稳步下降,而新增粉丝正常,那就是老粉流失的问题。
用 “三步对比法” 确认是否真限流 🔍
排除了上面的假情况,再来用这套方法精准判断。这是我做了 8 年公众号总结出来的土办法,虽然麻烦点,但准确率很高。
第一步:对比 “相同渠道” 的历史数据 把近 7 天的阅读量拆成 “公众号会话”“朋友圈”“好友转发”“其他” 这几个来源,分别和上一个周期(比如前 7 天)对比。如果只是 “公众号会话” 里的流量跌了,其他渠道正常,可能是粉丝打开率的问题;但如果是 “朋友圈”“好友转发” 这两个渠道的占比突然从 30% 降到 5% 以下,就要警惕了 —— 这往往是平台限制了分享传播,属于典型的限流信号。我有个朋友的号,之前就是转发来源一夜之间几乎消失,后来证实是被判定 “诱导分享” 了。
第二步:找 2-3 个同量级账号做参照 别只看头部大号,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强,参考意义不大。找和你粉丝数、阅读量差不多的账号,最好是同领域的。比如你是做职场干货的,粉丝 2 万,平时阅读 3000 左右,就找 3 个类似的号。如果他们最近流量稳中有升,或者波动很小,而你的号断崖式下跌,那大概率是你自己的号出了问题。更精准的是看 “在看” 和 “分享” 的数据,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数据和阅读量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如果阅读掉了 80%,但在看数只掉了 20%,极有可能是平台限制了内容曝光。
第三步:用 “小号测试法” 验证传播限制 准备一个没关注你公众号的小号,让朋友转发你的文章到朋友圈或者群里,用小号点开看看。如果能正常打开,再试试直接搜索公众号名称,看能不能找到。更关键的是测试 “关键词搜索”,比如你文章里有个核心词 “2023 副业赚钱”,用小号在微信顶部搜索这个词,看能不能在 “公众号文章” 里找到你的内容。如果完全搜不到,或者排在几十页之后,而之前类似的文章能排在前 10,那基本可以确定被限流了。这个方法虽然笨,但最直接,我每次怀疑被限流都会这么测。
后台数据藏着的限流信号 📊
公众号后台有几个不起眼的数据,其实是判断限流的关键。平时很少有人注意,但出问题的时候,这些数字比阅读量更能说明问题。
“外部来源” 阅读占比异常 正常运营的公众号,“外部来源”(也就是从朋友圈、群聊、搜一搜进来的流量)通常能占到 30%-60%。如果这个比例突然降到 10% 以下,而且持续 3 天以上,大概率是被限制了外部传播。有个细节要注意:如果只是 “搜一搜” 来源暴跌,可能是关键词被屏蔽了;如果是 “朋友圈”“群聊” 来源暴跌,更可能是内容被判定为 “低质” 或 “违规”。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 “短视频剪辑工具” 的文章,结果搜一搜来源直接归零,后来发现是提到了某个被平台处罚过的工具名称。
“用户增长” 曲线和阅读量背离 按理说,阅读量和新增关注是正相关的 —— 读的人多了,关注的人自然会多。如果出现 “阅读量掉了 50%,但新增关注只掉了 10%” 的情况,反而要警惕。这说明看到文章的人里,愿意关注的比例变高了,可能是平台只给你的老粉或者精准用户推送了,限制了陌生用户的曝光。反过来,如果 “阅读量没怎么变,新增关注掉了 80%”,可能是公众号的 “关注入口” 被隐藏了,这也是限流的一种表现。
“图文页底部广告” 状态变化 这个很多人会忽略。如果你的号开通了流量主,平时文章底部有广告,但突然某一天广告消失了,或者变成了 “互选广告”,很可能是内容触发了平台的低质预警。平台对有广告的内容审核更严,一旦判定内容有问题,会先限制广告展示,再逐步限制流量。我有个学员的号,连续发了 3 篇 “标题党” 文章,广告先是变少,一周后阅读量就暴跌,这就是典型的预警信号。
被限流后最该做的 3 件事 ⚙️
真的确认被限流了,别慌着删文章或者申诉。这三步操作顺序不能错,不然可能越弄越糟。
先做 “内容体检”,找出违规点 把最近 3 篇流量暴跌前发布的文章找出来,逐字逐句检查。重点看标题有没有用 “最”“必看”“震惊” 这类极限词,正文有没有二维码、微信号、外链(尤其是淘宝、拼多多这些平台的链接),图片里有没有水印或联系方式。微信对这些硬推广的打击很严,哪怕是很隐晦的引导关注,比如 “关注后回复 XX 领资料”,都可能被判定为 “诱导关注”。我建议用 “微信公众平台安全中心” 的 “自查工具”,输入文章链接,能检测出大部分明显的违规内容。如果发现问题,先修改再保存,不要直接删除 —— 删除文章会让平台认为你承认违规,反而不利于恢复。
用 “最小成本” 测试恢复情况 改完违规内容后,别立刻发长篇大论,先试试发一条 “互动类” 内容,比如投票、问答,不带任何推广信息,纯和粉丝互动。观察这条内容的流量变化,如果阅读量能回到之前的 30% 以上,说明限流有缓解的迹象。如果还是很低,再发一条 “原创干货”,比如行业数据、实操技巧,确保绝对合规。连续发 2-3 条合规内容后,再对比流量来源,尤其是外部分享的数据有没有回升。这个过程大概需要 3-7 天,急不来。我之前有个号被限流,就是靠连续发 3 条纯干货问答,一周后恢复了 80% 的流量。
申诉要抓 “黄金 48 小时” 如果确定内容没问题,但流量还是被限制,就要申诉了。在公众号后台的 “客服中心” 提交申诉,理由一定要具体,别说 “我被限流了”,而是说 “XX 月 XX 日发布的《XXX》文章,外部来源阅读量从平时的 50% 降到 5%,经自查无违规,申请复查”。最好附上对比截图,比如历史数据和现在的数据对比,同领域账号的正常数据。申诉成功率最高的是 “误判” 情况,比如你的文章提到某个敏感事件,但其实是客观报道,这种情况附上相关新闻链接作为证据,通过率会很高。要注意,第一次申诉被拒后,别立刻再申诉,隔 24 小时再试,第二次成功率反而更高。
长期防限流的 5 个运营习惯 🛡️
限流就像开车违章,事后处理不如提前预防。这几个习惯看起来简单,但能帮你避开 80% 的限流风险。
每周花 10 分钟看 “平台公告” 微信公众号的规则更新很频繁,比如 2023 年就调整了 3 次关于 “原创保护” 的规则,2024 年初又加强了对 “医疗健康” 类内容的审核。这些公告都会在 “微信公众平台” 的 “公告中心” 发布,每次更新后,重点看 “违规处理” 和 “内容规范” 部分。我有个习惯,把重要的规则截图存在手机相册,发文章前翻一翻,比如 “不能用明星未授权的照片”“教育类内容不能承诺效果”,这些都是高频违规点。
建立 “内容敏感词库” 自己整理一个文档,把平时遇到的、或者同行踩过坑的敏感词记下来。比如政治类的敏感词、医疗类的 “治愈”“根治”、金融类的 “保本”“稳赚”,还有平台明确禁止的 “微信公众号”“公众号”(现在要用 “本号” 代替)。发文章前用 “微信自带的敏感词检测工具”(在编辑器里有)扫一遍,再自己对照词库检查。我整理的词库已经有 300 多个词了,虽然麻烦,但这两年基本没因为敏感词被限流过。
保持 “内容垂直度” 平台喜欢专注一个领域的账号,今天发美食、明天发职场、后天发情感的 “杂货铺” 号,很容易被判定为 “内容混乱”,进而限制流量。我的建议是,账号定位后,只发和定位相关的内容,最多扩展 1-2 个相关领域。比如职场号可以发副业、时间管理,但别发育儿、养生。后台的 “用户画像” 里能看到粉丝的兴趣标签,如果你的内容标签和粉丝兴趣标签匹配度低于 60%,就要调整内容方向了。
控制 “营销内容比例” 完全不发营销内容不现实,但比例一定要控制。我测试过,营销类内容(比如产品推广、活动宣传)占比超过 30%,就容易被平台标记为 “营销号”。最好的比例是 20% 营销 + 80% 干货,而且营销内容里也要有价值,比如 “推荐一个工具 + 详细使用教程”,而不是单纯吆喝。另外,营销内容别连续发,中间至少隔 2 篇纯干货,让平台认为你是以提供价值为主。
每天看 “数据异常提醒” 公众号后台的 “数据中心” 有个 “异常提醒” 功能,会提示你某篇文章的阅读量、在看数异常。一旦收到提醒,立刻检查那篇文章,哪怕只是 “疑似异常”,也要及时修改。这个提醒往往是限流的前兆,抓住这个时间点处理,能避免进一步被限制。我有次收到 “阅读量增速异常” 的提醒,发现是文章被大量转发到群聊,可能触发了 “诱导分享” 的预警,赶紧修改了引导语,后来没被限流。
其实公众号流量波动是常态,真正被限流的情况没那么多。大部分时候,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没注意到的细节上。记住,平台的核心需求是 “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只要你的内容真的对用户有用,哪怕偶尔掉量,也能很快恢复。
如果试了上面所有方法,流量还是没起色,也别死磕。可以考虑开个新号,用之前的经验重新做,有时候换个赛道反而能更快起来。毕竟,做公众号的核心是内容和用户,不是平台算法。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