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用户需求里挖选题
做公众号的都知道,文章写出来是给读者看的。读者不感兴趣,写得再花里胡哨也没用。那读者到底想看什么?答案就在你眼皮子底下。
每天打开公众号后台,先别急着发推文。花 10 分钟翻一翻评论区和私信。有人在评论里问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有人私信说 “想知道怎么缓解工作焦虑”,这些带着问号的句子,都是现成的选题。你顺着这些问题往下挖,写出来的内容读者能不买账吗?
不光是自己的后台,外面的问答平台也藏着金矿。打开知乎,搜一搜和你公众号定位相关的关键词。比如你做职场号,就看 “职场新人必知的潜规则” 这类问题下面的高赞回答,看看大家讨论最激烈的点是什么。百度知道、小红书的 “求推荐”“求解答” 板块也别放过,用户的每一个提问,都是在告诉你 “我需要这个”。
还有电商平台的评论区,也是个好地方。你做美妆号的,去看看粉底液的差评区,“太干卡粉”“色号太假白”,这些吐槽背后,是 “干皮怎么选粉底液”“黄皮适合什么色号” 的选题机会。别觉得麻烦,你多花点时间在这些地方逛,选题根本用不完。
🔥 跟着热点找灵感
热点这东西,自带流量体质。你要是能把热点和自己的公众号定位结合好,出爆文的概率能翻好几倍。但怎么找热点?总不能等别人都写烂了,你才后知后觉吧。
每天早上起来,花 5 分钟刷一刷微博热搜榜、抖音热榜、百度热搜。这些地方是热点的聚集地,排名靠前的话题,都是当下大家最关心的事。比如某天 “年轻人开始流行 City Walk” 上了热搜,你做生活方式号的,就可以写 “普通人怎么玩 City Walk 才不尴尬”;做职场号的,能扯到 “下班去 City Walk,是年轻人的解压新方式”。
但追热点也不是瞎追。你得想清楚,这个热点和你的读者有关系吗?你做母婴号的,跑去写明星绯闻,读者肯定不买账。还有,别只看热点的表面,要挖深一点。大家都在说 “某品牌直播间翻车”,你不光可以写事件本身,还能分析 “消费者为什么反感套路直播”“靠谱的直播间该是什么样”,这样才有自己的东西。
另外,有些固定的热点可以提前准备。比如节日、节气、考试季这些,每年都有。提前一两周琢磨选题,到时候就能比别人快一步。比如高考前,写 “家长别做这几件事,比说加油更有用”,肯定能戳中考生家长的心。
🏠 从生活细节里找选题
别总觉得选题得有多高大上,其实生活里到处都是能写的东西。关键是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能不能把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和读者的情绪、需求挂上钩。
早上出门买早饭,看到卖煎饼的阿姨总在煎饼里多放个鸡蛋,老顾客都愿意等她的摊。你做情感号的,就能写 “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温暖,比偶像剧还动人”;做创业号的,能分析 “小生意想做好,靠的可能就是这点实在”。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自带真实感,读者更容易有共鸣。
自己遇到的麻烦事也能变成选题。周末在家大扫除,发现衣柜里一堆没穿过的衣服,扔了可惜,留着占地方。你做生活整理号的,就可以写 “3 招搞定闲置衣服,既能断舍离又能换点钱”;做消费观号的,能聊 “我们为什么总买不需要的东西”。把自己的经历掰开揉碎了写,读者会觉得 “哎,我也这样”,自然就愿意看下去。
还有,平时刷朋友圈、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朋友抱怨 “每天下班都不知道吃啥,外卖都点遍了”,你做美食号的,这不就是 “10 分钟搞定的快手晚餐,比外卖健康还省钱” 的选题吗?生活就像个选题库,你得带着好奇心去逛,才能挖到宝。
📚 从同行和爆款里偷思路
别不好意思承认,刚开始做公众号,谁还没参考过别人的爆款文章呢?关键是怎么参考,不是抄内容,而是学思路,然后换成自己的角度写。
关注一批和你定位相似的公众号,每天花 20 分钟看看他们的头条和次条,哪些文章阅读量高、在看数多,就把标题和大致内容记下来。比如你做职场号,看到同行写 “领导突然夸你,可能不是好事” 火了,你别直接抄,想想 “领导说这几句话,其实是在提醒你”,换个角度,既有新意又能蹭到类似的流量。
不光看同行,跨领域的爆款也能给你启发。比如你做教育号的,看到情感号写 “为什么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不开心” 火了,你可以换个角度,写 “家长别总逼孩子懂事,会扼杀他的创造力”。把其他领域的爆款逻辑,嫁接到自己的领域,往往能出其不意。
还有,去看看那些长期出爆款的公众号,分析他们的选题规律。有的号擅长写 “反常识” 的内容,比如 “大家都觉得早起好,其实晚睡的人可能更高效”;有的号喜欢用 “对比”,比如 “月薪 3 千和月薪 3 万的人,差的不只是工资”。你把这些规律总结出来,再结合自己的读者特点,就能慢慢找到自己的选题节奏。
不过要记住,参考不是模仿,更不是抄袭。别人的爆款是因为戳中了他们读者的点,你得找到自己读者的点,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案例去写,这样才能做出有辨识度的内容。
其实啊,选题灵感这东西,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关键是别等着灵感找上门,而是主动去挖、去凑、去琢磨。多看看用户在说什么,多留意身边发生什么,多研究别人怎么写的,慢慢就会发现,灵感枯竭这事儿,早就跟你没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