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冷启动,第一篇文章就想 10w+?真不是泼冷水,刚起步的时候,没粉丝、没流量、没名气,10w + 基本就是天方夜谭。与其空想,不如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把该踩的坑避开,该做的事做透,这才是正经事。
🎯 先搞清楚 “你是谁”—— 定位决定生死
冷启动的第一步,不是急着写文章,而是给公众号定个清晰的位。就像开实体店,得知道自己卖什么,卖给谁,不然客人进来一看,啥都有又啥都不精,下次肯定不来了。
定受众要具体到不能再具体。别说 “年轻人” 这种模糊的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职场三五年的白领?是宝妈群体里的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他们的痛点是什么?是想搞钱,还是想解决育儿难题,或是想提升技能?把这些想明白,写出来的内容才有人看。
内容领域要窄而深。别想着什么火就写什么,今天追热点,明天聊情感,后天又讲职场,到最后粉丝都不知道你到底是干嘛的。专注一个细分领域,比如就写 “职场新人的 Excel 技巧”,或者 “0-3 岁宝宝辅食制作”,把这个领域做透,比啥都沾点边强多了。
差异化是突围的关键。现在公众号太多了,同个领域可能有几百上千个号在竞争。你得找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同样是写职场,别人写大道理,你就写自己踩过的坑和实操经验;别人用文字,你就多配点自己画的漫画。有了差异,才能让人记住。
📝 内容不是 “自嗨”,得让读者觉得 “有用”
内容是公众号的核心,冷启动阶段,每一篇都得精雕细琢,因为你没多少试错的机会。
提供 “立刻能用” 的价值。读者关注你,不是来看你抒情的,是想解决问题的。写职场文,就给出具体的沟通话术;写美食文,就把食材用量、步骤写清楚;写理财文,就说清楚怎么选基金,怎么避坑。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要让读者看完就能上手。
故事比道理更打动人。谁都不爱听大道理,但谁都爱听故事。同样是讲 “坚持的重要性”,你说 “要坚持,才能成功”,没人有感觉。但你讲一个普通人,每天下班后花 1 小时学写作,坚持了一年,从月薪 5k 涨到 15k 的故事,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故事要真实,细节要具体,能让读者代入进去。
开头 3 秒必须抓住人。现在的人刷手机,注意力就那么几秒,开头要是平淡如水,直接就划走了。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也可以用痛点开头,“每月工资到手,还完房贷车贷,就所剩无几了?”;还能直接给好处,“3 个技巧,让你每天多赚 200 块”。
✍️ 排版和标题,别让细节毁了内容
内容再好,排版乱七八糟,标题平平无奇,也很难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冷启动阶段,读者本来就对你没什么耐心,这些细节更得注意。
排版要清爽易读。别用花里胡哨的颜色,黑白色为主,重点内容加粗就行。段落别太长,两三行换一段,手机上看才不费劲。图片别乱用,要么高清美观,要么能辅助说明内容,模糊不清的图还不如不放。
标题要 “勾人” 但不 “标题党”。标题得让人有点开的欲望,但不能为了流量瞎编。可以试试 “痛点 + 解决方案” 的模式,比如 “孩子挑食怎么办?3 个小妙招让他乖乖吃饭”;也可以用数字,“月存 5000 的存钱法,适合普通人的 3 个技巧”;还能制造点小悬念,“我用这个方法,半年瘦了 20 斤,关键还不反弹”。
开头结尾有固定动作。开头除了抓眼球,最好简单介绍下自己,让新读者知道这个号能提供什么价值。结尾要引导互动,比如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评论区聊聊”,或者 “觉得有用的话,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还可以引导关注,“关注我,每天分享一个实用小技巧”。
👥 种子用户,从 “身边人” 开始积累
冷启动阶段,第一批粉丝特别重要,他们是你的 “原始股”,能帮你转发、提意见,甚至带来新粉丝。这些人,大概率就在你身边。
先把亲戚朋友同事 “激活”。别觉得不好意思,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最容易支持你的人。发朋友圈的时候,别只甩个文章链接,加一句自己的真诚推荐,比如 “这是我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写了我做这件事的初衷,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大家提提意见”。
去 “精准社群” 找同频的人。比如你做职场号,就去一些职场交流群;做育儿号,就去宝妈群。但别一进群就发广告,先混个脸熟,帮别人解答问题,分享点有用的东西,等大家对你有好感了,再偶尔分享下自己的文章,说明是自己写的,希望大家多指点。
用 “小福利” 换 “第一批忠诚粉”。可以搞个小活动,比如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就能领一份相关的资料包,像职场号可以送 “简历模板”,育儿号可以送 “辅食食谱”。这些资料不用多贵,但要对目标人群有用,能筛选出精准粉丝。
📊 数据分析,别忽略 “冷启动数据”
很多人觉得刚起步,数据没啥好看的,其实不对。冷启动阶段的数据,更能反映问题,帮你调整方向。
重点看这几个数据:阅读量里,有多少是朋友转发带来的,多少是自然流量,能帮你判断内容的吸引力;在看和转发数,能看出读者对内容的认可程度;关注数,能知道这篇文章带来了多少新粉丝。
根据数据调整内容。如果一篇文章转发率高,说明内容有传播性,以后可以多写类似的;如果阅读量低,但关注率高,说明标题可能不够吸引人,但内容质量还行,下次优化标题;如果关注率低,那就要反思内容是不是没戳中读者的痛点,或者价值不够。
别被数据绑架,但要重视反馈。刚开始数据不好很正常,别因为一次两次的数据差就放弃。但读者的评论和私信要认真看,他们提的意见可能就是你改进的方向。比如有人说 “内容太浅了”,那下次就写得深入点;有人说 “例子太少”,那下次就多加点具体案例。
冷启动阶段,别想着一步登天,10w + 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强求来的。把定位做准,内容做精,粉丝做活,数据看透,一步一个脚印,比啥都强。等基础打牢了,粉丝慢慢多了,内容越来越成熟,别说 10w+,更高的目标也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