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你的公众号在推荐池里被用户一眼记住?关键是要有个清晰的 “人设”。推荐池的算法就像个挑剔的面试官,模糊不清的账号根本入不了它的眼。用户刷到你的时候,也得能迅速 get 到 “这号是干嘛的,值不值得关注”。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怎么给公众号打造一个立得住的人设。
🎯 先搞明白:你的人设是给谁看的?
别急着定风格,先想清楚你的读者是谁。推荐池推流的逻辑很简单 —— 把对的内容推给对的人。你的人设要是抓不住特定人群的胃口,算法根本不知道该把你推给谁。
拿母婴号来说,“0 - 3 岁宝妈” 和 “小学生家长” 的需求天差地别。前者可能天天愁奶粉怎么选、辅食怎么做,后者更关心学区房、补习班。你要是既聊辅食又聊中考政策,人设就散了。算法抓取到的用户标签会混乱,推荐时自然找不到精准人群。
怎么定位?拿张纸写下三个问题:你的读者最常为哪件事焦虑?他们刷公众号时想得到什么(是干货解决问题,还是情绪安慰)?他们平时说话带什么口头禅、关注什么热点?
我见过一个职场号做得特别好,它只盯 “30 + 职场中层”。内容里全是 “汇报时怎么一句话抓住领导注意力”“下属甩锅时的 3 个回怼技巧” 这类具体场景。用户一看就觉得 “这号懂我”,算法也能清晰识别出 “职场中层” 这个标签,推荐效率自然高。
✍️ 内容风格:从 “说什么” 到 “怎么说”
人设的核心是 “风格”。同样讲理财,有的号像严肃的财经教授,有的像隔壁爱攒钱的大姐,这就是风格差异。推荐池会根据用户对不同风格的偏好来匹配,你得选一种贯穿始终。
语言风格要固定。要是今天用网络热词 “家人们谁懂啊”,明天突然蹦出 “综上所述”,读者会懵。算法也会觉得你定位模糊。我关注的一个美食号,五年了,每篇开头都是 “今天咱去菜市场瞅了瞅,发现个好东西”,这种固定句式就像个钩子,读者一看到就知道是它。
选题也要围着人设转。美妆号 “李佳琦 Austin” 的人设是 “专业又热情的口红一哥”,所以他的选题永远围绕 “口红试色”“美妆好物推荐”,偶尔穿插点和粉丝的暖心互动,从不跑偏到数码测评。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内容总能精准推给爱美的女性用户。
📅 一致性:人设不是一阵风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设,算法记不住,用户更记不住。保持一致性,是让人设扎根推荐池的关键。
发文频率得稳定。读者和算法都会形成期待。要是你每周一、三、五更新职场干货,突然连着两周不更,再发一篇娱乐八卦,之前积累的 “职场号” 标签就会变模糊。有个教育号坚持每周二发 “亲子沟通话术”,哪怕内容短点,也从不间断,现在推荐池一到周二就会重点推它。
排版和视觉也要统一。头像、封面图、字体大小、是否加表情包,这些细节都在强化人设。一个走文艺路线的读书号,封面永远是素色背景配手写体标题,打开文章都是小四号宋体,连分段都很讲究,这种 “仪式感” 就是它的人设一部分。
🌟 留个 “记忆点”:让人过目不忘
推荐池里的号太多了,没点特色根本站不住。给你的人设加个记忆点,就像给商品贴个独特商标。
可以是个专属符号。“同道大叔” 靠十二星座漫画火起来,每个星座都有固定的卡通形象,读者看到那些形象,不用看名字就知道是他。算法抓取到这些高频出现的符号,也会更精准地把内容推给喜欢星座的人。
也可以是句口头禅。“papi 酱” 早期视频里总说 “我是 papi 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这句话成了她的标志。后来她做公众号,文末也会带上这句,老粉一看就亲切,新粉也能快速记住她。
💬 互动里的人设:别让读者觉得你是机器人
推荐池不仅看你发什么,还看用户怎么跟你互动。互动时的表现,会让人设更立体。
回复评论要带 “人设感”。如果你的号是 “毒舌电影解说”,用户评论 “这电影我觉得还行啊”,你就不能客客气气说 “每个人看法不同”,得用毒舌风格回 “兄弟,你的审美可能需要抢救一下”,这才符合人设。算法能监测到这种互动带来的高活跃度,会更愿意推你。
搞点 “专属活动”。宠物号 “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思” 经常发起 “晒出你家猫的奇葩睡姿” 活动,小编会用 “铲屎官” 的口吻点评每一张照片,还会给入选的粉丝寄猫条。这种互动让 “爱猫、懂猫、和粉丝像朋友” 的人设深入人心。
📊 数据不会骗你:人设得跟着反馈调
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得看数据说话。推荐池里的数据能告诉你,你的人设到底立没立住。
看 “用户画像”。后台的粉丝年龄、性别、地域分布,是不是和你预想的一致?要是你想做 “大学生成长指南”,结果粉丝里 60 后占了大半,那可能是你的内容风格太老派,得调整得更年轻化些,多用点大学生的流行语。
看 “爆款内容”。那些阅读量、在看数高的文章,一定是戳中了目标人群的点。分析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比如是不是都用了 “提问式标题”,是不是都讲了 “宿舍关系” 话题,然后把这些元素融入人设,强化优势。
要是发现某类内容总是没人看,也别轻易放弃人设。可能是表达形式不对。比如你是职场号,写 “职场沟通技巧” 没人看,换成 “同事抢功劳时,我用这 3 句话让领导看清真相” 这种具体场景,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公众号人设就像人的性格,越鲜明越容易被记住。推荐池喜欢有 “辨识度” 的账号,用户也需要 “懂自己” 的账号。从今天起,别再想着面面俱到,聚焦一个点,把人设做深做透,你会发现推荐量和粉丝粘性都在悄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