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书起号,账号定位就像地基,没打牢,后续内容再精彩也可能像散沙一样聚不起流量。见过太多人兴致勃勃起号,今天发美食,明天发穿搭,最后账号像个大杂烩,粉丝涨不动,变现更是没指望。其实问题就出在定位上。今天就把小绿书账号定位的底层逻辑拆解开,让你一次性搞懂怎么精准定位,少走一年弯路。
📱 先搞懂小绿书的 “生存法则”—— 平台特性决定定位方向
小绿书不是朋友圈,也不是搜索引擎,它的核心是 “兴趣社群 + 内容种草”。你打开 APP 就会发现,用户不是来刷新闻的,是来 “找同好”“学东西”“被种草” 的。平台算法更青睐那些 “专注” 的账号,越垂直的内容,越容易被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
看看那些做得好的账号,很少有 “全能选手”。比如专门分享 “158cm 小个子穿搭” 的账号,粉丝黏性远超什么都发的穿搭号。因为用户点开主页,一眼就知道 “关注你能得到什么”。小绿书的用户有个特点,刷到内容的 3 秒内没找到价值点,手指就会划走。你的定位如果模糊,用户根本记不住你。
平台的热门领域看似拥挤,其实细分下来全是机会。美妆领域够卷了吧?但有人专门做 “油痘肌平价护肤”,照样杀出重围。关键是你能不能在大领域里找到 “未被满足的小需求”。去翻一翻热门笔记的评论区,很多时候用户的 “吐槽” 和 “提问”,就是定位的突破口。比如有人说 “找不到适合敏感肌的防晒”,这就是一个现成的细分定位方向。
🔍 定位的起点不是 “我想发什么”,而是 “我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
很多人起号的误区是:我喜欢做饭,就发美食;我喜欢旅行,就发旅游。但喜欢不等于能做好内容,更不等于能吸引粉丝。定位的核心是 “价值交换”—— 用户关注你,是因为你能给她别人给不了的东西。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擅长的技能里,哪一项能解决具体问题?这个技能有没有人已经做得很极致了?我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呈现? 比如同样是做职场内容,有人讲 “大厂晋升技巧”,你如果刚毕业,讲 “应届生避坑指南” 反而更有优势。你的 “独特性” 可能来自你的身份(宝妈 / 学生 / 职场新人),可能来自你的风格(搞笑 / 干货 / 治愈),也可能来自你解决问题的角度(比如同样讲减肥,有人专注 “懒人居家运动”)。
别担心自己的优势太小。小绿书的用户就喜欢 “小而美” 的账号。我见过一个账号专门教 “上班族 5 分钟快手早餐”,内容简单到就是煮面条、煎鸡蛋,但因为精准击中了 “没时间做早餐” 的痛点,半年涨了 10 万粉。价值不在多,在 “精准匹配”。你提供的价值越具体,用户越容易对你产生 “刚需感”。
👥 搞懂 “你的用户” 比搞懂 “内容” 更重要 —— 定位要盯着人群走
定位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从用户身上 “找” 出来的。你得知道你的内容是给谁看的,她们每天在想什么,有什么困惑,刷小绿书的时候在搜什么。
怎么找到这些信息?很简单,打开小绿书,搜索你想做的领域关键词。比如你想做母婴内容,就搜 “新生儿护理”,然后看排名靠前的笔记,重点看评论区 —— 用户在问什么?在抱怨什么?哪些需求没人好好回答? 有人问 “新生儿胀气怎么拍嗝才有用”,下面的回答都很零散,那你就可以专门做一系列 “科学拍嗝” 的内容,定位就成了 “新手妈妈育儿急救指南”。
还要分析用户的 “隐性需求”。比如宝妈看育儿内容,表面是学方法,背后可能是 “缓解育儿焦虑”;学生看学习笔记,表面是抄知识点,背后可能是 “想知道怎么高效学习不熬夜”。你的定位如果能触达这些隐性需求,用户会觉得 “你懂我”,关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记住,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定位 “20 岁女生的平价彩妆”,就别去管 30 岁女性的高端护肤需求。人群越精准,你的内容越容易被算法识别,推送给对的人。小绿书的算法本质是 “标签匹配”,你给账号贴的标签越清晰(比如 “职场新人”“租房党”“敏感肌”),算法就越能帮你找到同类用户。
🚀 差异化定位:在红海里找蓝海的 3 个实操方法
都说小绿书内容卷,其实是很多人在同一个赛道里挤。想要快速起号,必须找到 “差异化”。差异化不是标新立异,而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第一个方法:细分人群 + 细分场景。比如同样是做穿搭,“通勤穿搭” 已经很多了,但 “程序员通勤穿搭” 就很少;“小个子穿搭” 不新鲜,但 “小个子梨形身材冬季穿搭” 就更具体。把人群的特征(年龄 / 职业 / 身材)和场景(上班 / 约会 / 旅行)结合起来,就能筛掉大部分竞争对手。
第二个方法:用 “人设” 带出差异化。小绿书用户很吃 “真实人设” 这一套。你可以是 “月薪 3 千的省钱达人”,也可以是 “踩过 100 个坑的测评博主”。人设能让你的内容更有说服力,比如同样推荐护肤品,“敏感肌十年受害者” 推荐的产品,比泛泛而谈的 “美妆博主” 更容易让人信任。人设的关键是 “真实 + 一致性”,别今天装学霸,明天扮萌新,用户会觉得你很假。
第三个方法:内容形式创新。别人发图文,你可以发 “图文 + 步骤视频”;别人讲干货,你可以用 “故事 + 干货” 的方式。比如讲理财,有人写成说明书,你可以讲 “我从月光到存下 10 万的 3 个错误”,用自己的经历带出方法,既真实又有记忆点。
📊 定位不是 “一锤子买卖”,要学会用数据 “校准” 方向
定好位不是结束,是开始。很多人定位后发现流量不好,就立马换赛道,其实可能只是细节没做好。正确的做法是:先按初步定位发 5 - 10 条内容,然后根据数据调整。
看什么数据?点赞率(点赞 / 浏览)比单纯的点赞数更重要。如果浏览量高但点赞率低,说明内容没戳中用户;如果点赞率高但浏览量低,可能是标签或封面有问题。还要看 “粉丝画像”,小绿书后台能看到粉丝的年龄、地域、兴趣,如果你的定位是 “大学生护肤”,但粉丝里 30 岁以上的占多数,就要想想是不是内容跑偏了。
调整定位不是全盘否定,而是 “微调”。比如你原本做 “平价彩妆”,发现粉丝更爱看 “国货彩妆”,那就可以把定位收紧到 “国货平价彩妆测评”;如果发现 “学生党” 互动特别多,就可以多结合学生场景。好的定位是 “试出来的”,但试错要在同一个大方向里,别今天试美食,明天试健身。
还有个小技巧:定期看 “同类账号” 的爆款内容。不是让你抄袭,而是观察 “用户最近在关注什么”。如果同类账号里,“XX 平替” 的内容突然火了,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定位,出一篇 “XX 平替踩雷 / 种草”,借势获得流量。
💡 最后送你一个 “定位公式”,直接套用少走弯路
总结一下,小绿书账号定位的底层逻辑,其实可以浓缩成一个公式:我的优势(技能 / 经历 / 资源)+ 用户痛点(具体需求)+ 平台特性(兴趣种草)= 精准定位。
比如:你的优势是 “会做减脂餐”,用户痛点是 “上班族没时间做减脂餐”,结合小绿书的种草属性,定位就可以是 “30 分钟搞定的上班族减脂餐教程”。
再比如:你的优势是 “买过 100 件平价卫衣”,用户痛点是 “平价卫衣容易踩雷”,定位就是 “学生党平价卫衣测评,不好穿我先骂”。
记住,定位的终极目标是 “让用户想起某个需求时,第一个想到你”。做到这一点,你的账号就成功了一半。起号初期慢一点没关系,把定位磨透了,后面的流量和变现都会水到渠成。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