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小绿书起号,定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定不好位,后面内容写得再花哨,也可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吸引不来精准粉丝。今天就给你掰扯掰扯超详细的定位四步法,简单好上手,照着做准没错。
🎯 第一步:扒光自己 —— 从「能做什么」到「想做什么」
别一上来就盯着别人的爆款模仿,先低头看看自己。打开手机备忘录,花 10 分钟列两张表。第一张写「我能做什么」,比如会弹吉他、擅长给娃搭配衣服、做饭好吃、对化妆品成分门儿清、每天能逛 3 个菜市场知道哪里菜最新鲜。别管多小的技能,哪怕是特别会挑水果,都值得写上去。
第二张表写「我想做什么」。能做的不一定是想做的,比如有人学过 10 年钢琴但现在看到琴键就头疼,硬撑着做音乐内容肯定坚持不下去。小绿书起号拼的是长线,每天输出内容,没点热爱根本扛不住。把两张表重叠的部分圈出来,这就是你的「潜力区」。
举个例子,有人能做的是「整理收纳」,想做的是「帮租房党省空间」,重叠部分就是「租房收纳技巧」,这就比泛泛的收纳定位精准多了。记住,定位越贴近你的真实生活,内容越容易有细节,用户越觉得你真实。
👥 第二步:蹲点用户 —— 搞懂「他们缺什么」而非「你有什么」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就得看看用户需要什么。打开小绿书,搜你潜力区相关的关键词,比如刚才说的「租房收纳」,点进那些点赞过千的笔记,翻评论区。看看大家在问什么,比如「衣柜太窄怎么挂长裙」「小户型餐桌怎么选不占地方」「出租屋不能打孔怎么装置物架」。
把高频问题记下来,这就是用户的「痛点清单」。再看看热门笔记用什么角度切入,是教程类、避坑类还是好物推荐类。比如同样讲租房收纳,有人发「300 块改造 5 平米阳台」,有人发「出租屋别买这 3 种收纳盒,血的教训」,这些都是用户爱看的点。
别自嗨式输出,你觉得好的内容,用户不一定需要。比如你特擅长用专业术语讲收纳原理,但普通人只想知道「怎么快速把乱糟糟的抽屉弄整齐」,那就得把专业知识转化成傻瓜教程。
📱 第三步:摸透平台 —— 跟着「流量密码」走但不跑偏
小绿书有自己的脾气,不是所有内容都给流量。打开小绿书的「创作中心」,看看「热门话题」和「灵感库」,这里面藏着平台近期在推的方向。比如最近总推「极简生活」,那你的收纳内容就可以往这个方向靠。
但也不能完全跟着热点跑,丢了自己的定位。比如你定了「租房收纳」,突然火了「豪宅收纳」,你跑去跟风,老粉会觉得你不专注。正确的做法是,在自己的定位里找和热点相关的结合点。比如热点是「夏日降温小技巧」,你就可以发「租房没空调?这样收纳让房间凉 3 度」。
平台喜欢「垂直且有价值」的内容,垂直就是你一直讲一个领域,有价值就是用户看完觉得「有用」「学到了」「被治愈了」。
🔍 第四步:找到差异 —— 在「红海」里挖「蓝海」
小绿书同类账号太多了,怎么让用户记住你?就得找差异。比如大家都在讲「职场穿搭」,有人专讲「158cm 小个子职场穿搭」,有人专讲「500 块搞定一周职场穿搭」,有人专讲「程序员女生职场穿搭」,这些都是差异。
差异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找:人群差异(学生 / 宝妈 / 职场新人)、场景差异(通勤 / 约会 / 居家)、方式差异(省钱 / 高效 / 高颜值)、风格差异(搞笑 / 干货 / 治愈)。比如同样是讲做饭,有人用方言讲家常菜,有人只做「10 分钟搞定的快手菜」,有人边做饭边吐槽老板,这些差异能让你在同类账号里跳出来。
差异不用太大,哪怕只有一个小点和别人不一样,也能形成记忆点。比如你讲收纳时,总在结尾加一句「今天又省出了买奶茶的空间」,时间长了用户就会记住「那个省空间买奶茶的收纳博主」。
按照这四步走,你的小绿书定位基本就清晰了。先从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出发,盯着用户的痛点做内容,跟着平台的节奏调整角度,最后用一个小差异让自己被记住。刚开始可能会有点模糊,发几篇笔记后看看数据,哪个方向互动好就往哪个方向微调。
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实践中慢慢打磨出来的。但开头定得越准,后面走的弯路就越少。别害怕试错,小绿书对新手还是挺友好的,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下去肯定能看到效果。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