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查重系统,报告里的颜色标记规则不太一样。但不管用哪个系统,这些颜色都是在告诉你文字重复的严重程度。搞懂这些颜色,才能知道哪些地方需要重点修改。
🔴 红色标记:重复率最高的 “重灾区”
几乎所有查重系统里,红色都是最醒目的。红色部分代表与已有文献的重复率极高,通常超过了 70%。这些内容大概率是直接复制粘贴来的,没有经过任何修改。
比如知网的报告里,红色文字会明确标出来源,包括期刊名称、论文标题甚至作者。万方的红色标记也差不多,只要是大面积雷同的内容,都会被标红。
看到红色不用慌,但必须重视。学校或期刊的查重要求里,红色部分是主要的扣分点。如果论文里红色内容太多,总重复率肯定会超标。
🟠 橙色标记:需要警惕的 “疑似重复”
橙色标记的重复率比红色低一些,一般在 40%-70% 之间。这些内容可能是改写过的,但改写得不够彻底,还能看出明显的原文痕迹。
维普的报告里,橙色部分经常是那些换了几个词,但句子结构和原文几乎一样的内容。比如把 “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快” 改成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这种简单替换很容易被标成橙色。
橙色虽然没红色严重,但也是需要修改的。很多时候,几个橙色段落加起来,也会让重复率升高不少。特别是研究生论文,学校对橙色部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 绿色标记:相对安全的 “原创内容”
绿色是最让人放心的颜色。绿色部分代表重复率很低,通常低于 40%,有的系统甚至认为绿色就是原创内容。
不过不同系统对绿色的判定标准有差异。知网里的绿色可能包含一些自己写的、没被收录的内容。而 PaperPass 的绿色,可能是因为重复的文献没被它的数据库收录,不代表绝对安全。
看到绿色可以暂时松口气,但也别完全不管。有些绿色内容可能因为查重系统的局限性没被检测出来,最好自己再检查一遍。
🔵 蓝色标记:与 “引用文献” 重复的部分
蓝色标记比较特殊,主要出现在包含引用格式的内容里。比如正确标注了参考文献的句子,或者按照规范引用的名言、数据。
知网对蓝色的识别很严格,必须是符合 GB/T 7714 格式的引用才会标蓝。如果引用格式不对,就算是真的引用,也可能被标成红色或橙色。
蓝色部分虽然算重复率,但很多学校在计算 “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 时会排除这部分。所以正确使用引用格式,能有效降低总重复率。
📊 快速看懂查重报告的 3 个关键指标
除了颜色,报告里的几个数据指标也很重要。总文字复制比是最直观的,代表整篇文章的重复率。但这个数值可能包含了引用部分,参考价值不如 “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 也得看。如果你之前发表过论文,这部分能排除自己的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率。
还有一个 “章节复制比”,能帮你定位到重复率高的章节。比如第三章复制比 30%,那修改时就可以重点看第三章的红色和橙色部分。
✏️ 高效修改的 4 个实用技巧
针对红色部分,最有效的方法是 “彻底改写”。不是简单换几个词,而是理解原文意思后,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比如把长句拆成短句,改变叙述顺序。
橙色部分可以用 “同义词替换 + 句式变换” 结合的方式。比如 “提高效率” 换成 “提升工作速率”,同时把主动句改成被动句。
引用部分要注意格式规范。期刊文章的引用格式是 “作者。标题 [J]. 期刊名,年份,卷 (期): 页码.”,按这个格式来,蓝色部分会更准确。
修改后最好再查一次重。很多时候,自己觉得改得不错,结果查重还是超标。第二次查重可以用和学校一样的系统,这样结果更准确。
改重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为了降重而改变原文意思。特别是专业术语,不能随便替换,否则会影响论文的专业性。可以多参考几篇相关文献,综合它们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另外,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容易被标红,因为很多人喜欢在这里用套路化的句子。可以试着用具体的例子或数据开头,结尾加上自己的分析,这样既能降重,又能提升内容质量。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