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是拍脑袋决定,是变现的 “导航系统”
企业公众号做不起来,十有八九是定位出了问题。见过太多老板说 “我要做个公众号,让所有人都关注”,这话一听就知道要凉。你是卖工业设备的,非要吸引学生党?你做高端护肤品的,天天发 9.9 元秒杀?定位就像给船装导航,方向错了,开得越快离目的地越远。
怎么定?先扒拉清楚自己的 “三要素”:你的核心产品是什么?目标用户是谁?同行没做到的空白在哪? 上海有家做办公家具的企业,一开始公众号叫 “XX 家具大全”,今天推老板桌,明天推文件柜,半年下来粉丝不到两千。后来改定位 “中小企业办公室空间规划”,专门讲 200 平以下办公室怎么摆家具更省钱、更显档次,粉丝虽然涨得慢,但来咨询的全是精准客户,三个月就签了五个大单。
别觉得定位越宽越好。现在用户刷公众号跟逛超市似的,一眼看不出你是卖什么的,直接划走。做餐饮加盟的,与其叫 “餐饮创业平台”,不如叫 “县城餐饮加盟指南”;做财税服务的,别叫 “企业财务管家”,试试 “中小企业增值税避坑攻略”。越具体的定位,越容易让目标用户觉得 “这号就是为我开的”。
还要看自家的 “独特性”。同样是做母婴用品,别人家拼价格,你家是专注 “0-1 岁宝宝过敏体质护理”,那公众号就该围着这个点转。用户刷到你,知道你有别人给不了的东西,才会留下来。
📝内容运营:围着定位转,让用户 “离不开”
定位定好了,内容就得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这个点上。有个做少儿编程的号,定位 “6-12 岁孩子编程启蒙”,结果天天发 “家长必看的 10 个教育误区”,看似相关,其实跑偏了。家长关注你,是想知道怎么让孩子学编程,不是来听大道理的。后来他们调整内容,每周发 “在家就能做的编程小游戏”“编程考级避坑指南”,阅读量没涨多少,但试听课程的预约量翻了四倍。
内容形式也得跟着定位走。做 B 端业务的,比如给工厂做 ERP 系统,公众号发短视频讲 “如何操作系统” 就不如发长图文,配上截图和步骤说明。因为企业采购决策人更愿意在电脑上仔细看专业内容,而不是在手机上刷个几十秒的视频。反过来,做美妆零售的,图文写得再专业,也不如短视频演示 “三分钟化好通勤妆” 来得实在。
内容要有 “钩子”,让用户觉得 “有用”。 有用不是说要多高深,而是能解决定位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做职场培训的,别总发 “职场成功的十大秘诀”,改成 “试用期被领导刁难?这三句话能救你”;做农产品的,别说 “我们的水果很新鲜”,不如教 “收到水果后怎么保存更久”。用户觉得你能帮他解决麻烦,才会愿意点 “在看”,愿意转发。
还要注意 “频率”。不是发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稳定。定位 “每周分享一个餐饮营销方案” 的号,就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用户形成了 “每周一来看更新” 的习惯,粘性自然就高。有个做烘焙原料的企业,公众号固定每周三发 “家庭烘焙失败案例分析”,粉丝不多,但每次发文后,原料包的销量都会有小高峰,就是因为用户养成了 “看了文章就想买材料试试” 的条件反射。
🔄互动策略:把定位变成 “关系纽带”,提高用户粘性
光有内容不行,用户来了得留住。互动不是瞎聊,得围着定位转。做宠物用品的号,定位 “新手养猫指南”,后台有人问 “狗吃什么粮好”,就别瞎回答,直接说 “我们专注养猫领域,给不了专业建议哦,但可以给你推荐几个靠谱的养狗号”。这样既守住了定位,又显得专业。
定期搞 “定位相关” 的活动,让用户动起来。 做健身器材的,定位 “家庭健身器材使用技巧”,可以搞 “晒出你的居家健身打卡照” 活动,奖品就送自家的瑜伽垫。用户参与的同时,其实是在帮你传播 —— 他发朋友圈打卡,朋友看到了,可能也会对家庭健身感兴趣,顺藤摸瓜关注你的号。有个做户外装备的企业,每月搞 “周末徒步路线推荐” 征集,用户分享路线,他们整理后发公众号,还会给最佳路线提供者送背包,粉丝活跃度比以前高了 60%。
用户留言得认真回,而且要回得 “有定位特色”。做法律咨询的号,有人留言问 “离婚财产怎么分”,就算不能给出具体法律意见,也得说 “我们专注企业股权纠纷,离婚财产问题可以帮你推荐这几个律师”。既保持了定位的专业性,又不让用户觉得被冷落。那种不管用户问啥都用 “谢谢关注” 敷衍的号,粉丝掉得比谁都快。
还可以搞 “用户共创”。做服装定制的,让用户投票选下季度的面料颜色;做食品的,让粉丝推荐新口味。用户觉得自己能参与到号的运营中,归属感就强了。有个做文创产品的企业,公众号让粉丝投票选笔记本封面设计,选中的粉丝能免费获得一套产品,那次活动的参与度比平时高了三倍,后续那款笔记本的销量也特别好。
📣推广:让精准定位的公众号 “被找到”
定位再准,内容再好,没人看也白搭。推广不是到处撒网,得找 “目标用户扎堆” 的地方。做跨境电商培训的,去外贸论坛发干货帖,结尾提一句 “公众号有详细的亚马逊开店流程”,比在朋友圈乱发广告有用。做幼儿早教的,和小区宝妈群合作,搞场免费的亲子活动,现场让家长扫码关注,来的都是精准用户。
搜一搜优化不能少。 公众号名字里最好带上核心关键词。做 “职场英语” 的,叫 “XX 职场英语”,用户搜 “职场英语” 时更容易找到你。简介也要写清楚定位,比如 “专注 30 + 职场人商务英语提升,每周更新实用对话模板”,让用户一眼就知道你是干嘛的。有个做考研辅导的号,之前名字叫 “考研加油站”,改名叫 “XX 考研英语一对一” 后,搜一搜带来的新关注量涨了 40%。
老粉裂变也很重要。搞个 “邀请 3 个好友关注,送定位相关的资料包” 的活动。做会计培训的,送 “最新税法解读手册”;做装修设计的,送 “不同户型装修案例图”。老粉觉得东西有价值,才愿意去拉新。有个做营养师培训的企业,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就从 5000 粉涨到了 2 万粉,而且新粉的转化率和老粉差不多,因为都是精准用户。
别忽略 “线下导流”。实体店可以在收银台贴公众号二维码,写 “关注公众号,下次消费减 5 元”;参加行业展会,展位上放个易拉宝,扫码关注送小礼品,礼品要和定位相关。做户外用品的,送个定制的小登山扣;做图书出版的,送本样书。这种线下导流来的粉丝,精准度比线上随便刷到的高多了。
💰变现:定位不同,赚钱的 “姿势” 也不同
广告变现,适合粉丝量大、定位清晰的号。但别什么广告都接,得和定位匹配。做美食测评的号,接餐饮优惠券广告没问题,接汽车广告就很违和。粉丝会觉得你不专业,掉粉不说,广告效果也差。有个做 “办公室零食” 测评的号,只接零食品牌的广告,虽然报价比接其他行业广告低,但广告转化率高,品牌方愿意长期合作,一年广告收入稳定在二十万以上。
电商变现,定位决定选品。 做 “健身器材测评” 的,卖自家推荐的哑铃、瑜伽垫,用户信得过;做 “职场穿搭” 的,开个小程序商店卖衬衫、西装,粉丝觉得你懂行,买起来也放心。那种定位模糊的号,今天卖零食,明天卖化妆品,粉丝不知道你到底擅长啥,自然不敢买。有个做 “家居收纳” 的号,商店里只卖收纳盒、置物架这些和定位相关的产品,复购率比那些啥都卖的号高两倍。
服务变现,是高价值定位的首选。做 “企业管理咨询” 的,公众号发案例分析,然后推出 “99 元的企业效率诊断服务”;做 “艺术培训” 的,发教学视频,然后推出 “一对一在线辅导课程”。用户看了你的免费内容,觉得你专业,才愿意为付费服务买单。有个做 “短视频运营培训” 的号,公众号天天发剪辑技巧,然后推出 “3980 元的抖音账号代运营服务”,虽然客单价高,但每月都能成交十几个客户。
会员体系也能赚钱。定位 “高端人脉资源对接” 的,搞个付费会员,每年交多少钱,能参加线下沙龙、进 VIP 群。做 “行业报告” 的,免费内容发摘要,完整版让会员看。有个做 “新能源行业分析” 的号,会员费每年 2999 元,虽然只有一千多个会员,但年收入比靠广告多得多,而且会员的忠诚度特别高。
还有 “引流到私域” 变现。公众号每天只能发一次,私域可以随时沟通。把公众号粉丝导流到微信群或企业微信,然后推销产品或服务。做 “少儿书法培训” 的,公众号发免费教学视频,引导家长加微信,然后推荐线下课程;做 “中小企业建站” 的,公众号发建站案例,加微信后推销建站套餐。这种方式的转化率往往比直接在公众号卖东西高,因为私域里能更深入地和用户沟通。
不管哪种变现方式,都得记住:定位是根基。定位越精准,用户对你的信任度越高,变现就越容易。那些啥都想做,今天卖这个明天推那个的号,看似机会多,其实最后啥也赚不到。把定位做深做透,让用户提到某个领域就想到你的公众号,赚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