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做公众号,费了半天劲,粉丝却涨不起来,内容没人看。其实啊,问题很可能出在定位上。定位不精准,就像射箭没瞄准靶心,再用力也白搭。而要做好精准定位,分析用户画像是第一步。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实实在在的运营经验告诉我们,摸透了用户,定位才能立得住,后续的内容、活动才有发力点。
📊 先搞明白,用户画像到底是个啥?
用户画像可不是随便编的,它是根据真实用户数据画出来的 “虚拟代表”。就像给你的读者群体拍了张集体照,能让你清楚看到他们是谁,喜欢啥,平时都在干啥。它不是单一的某个人,而是一群有相似特征的用户的集合体。
比如说,你做一个美妆类公众号,用户画像可能会告诉你,你的主要读者是 20 - 30 岁的女性,学生和刚入职场的白领居多,月消费在美妆上的预算大概多少,喜欢平价还是高端产品,经常在晚上 8 - 10 点刷手机,对护肤教程和新品测评特别感兴趣。这些信息拼在一起,一个鲜活的用户形象就出来了。
有了这个画像,你就知道该写啥内容,用啥语气,甚至推啥活动。要是你对着一群学生讲贵妇品牌的奢华体验,那肯定没人搭理。反过来,要是给职场女性推荐太廉价的产品,她们可能也不买账。所以说,用户画像是定位的 “指南针”,没它可不行。
🔍 收集用户数据,这些渠道别错过
想画出精准的用户画像,数据是基础。那数据从哪儿来?可别愁,渠道其实不少,关键是要用心去挖。
公众号后台本身就是个宝藏。后台的 “用户分析” 里,能看到粉丝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还有他们关注的时间、活跃的时间段。这些基础数据得天天看,慢慢就能发现规律。比如你发现 70% 的粉丝都是 25 - 30 岁的女性,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那你的内容风格和选题就得往这个群体的偏好上靠。
除了后台,用户留言和评论也藏着大秘密。看看他们在文章底下问啥、聊啥,是吐槽产品还是分享经验,这些都是他们真实需求和痛点的体现。有人在评论里说 “想看油皮的控油技巧”,那这就是个好选题,说明有一群油皮用户等着这类内容。
问卷调查也得安排上。可以在公众号里发个简单的问卷,问问用户的职业、收入、兴趣爱好,平时关注哪些话题,希望从你这里得到啥。给点小福利,比如送个电子书、优惠券,参与度会高很多。不过问卷别太长,不然没人有耐心填。
还有,看看同行的公众号。不是让你抄,是看看他们的用户在评论里说啥,他们的爆款文章是啥主题。毕竟目标用户可能有重叠,能从侧面帮你补充一些信息。但记住,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用户数据为主。
🎯 拿着用户画像,一步步锁定定位
有了用户画像的数据,接下来就是给公众号定位了。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得一步一步来,每个环节都要紧扣用户画像。
先看用户的核心需求。从画像里找,他们最缺啥,最想解决啥问题。比如你的用户大多是刚生完孩子的宝妈,她们可能最关心育儿知识、产后恢复、宝宝用品挑选。那你的公众号就可以定位成 “新手宝妈的育儿指南”,专门解决这些问题。
然后是内容方向。根据用户的兴趣来定。要是用户画像显示他们喜欢看干货教程,那你就多写步骤清晰、可操作的文章;要是喜欢看故事,那就多分享真实案例和情感故事。内容方向一定要聚焦,别啥都写,不然用户不知道你到底是干啥的。比如定位成 “职场穿搭技巧”,就别老去写美食旅游,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
风格也很重要。用户是年轻人,那就可以活泼一点,用点网络热词;要是用户偏成熟稳重,那风格就得专业、严谨。语气、用词都要贴合他们的喜好。你想想,一个面向大学生的公众号,用老干部的语气说话,他们能喜欢吗?
还要考虑差异化。同样是做职场内容,别人都在讲晋升技巧,你能不能从用户画像里找到新的角度?比如你的用户大多是职场新人,经常加班,那你就可以定位成 “职场新人的高效工作指南”,专门讲怎么快速上手工作、怎么平衡工作和休息,这样就和别人不一样了,更容易被记住。
🔄 定位不是一锤子买卖,得跟着用户变
别以为定位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用户是会变的,他们的需求、兴趣可能随着时间、环境发生改变。所以定位也得跟着调整,不然就会慢慢脱离用户。
定期回头看看用户画像有没有变化。比如过了半年,发现粉丝里 30 - 35 岁的用户占比增加了,那他们的需求可能和之前的年轻用户不一样了,可能更关心家庭、事业稳定方面的内容,这时候你的定位就得稍微调整,加入一些相关的内容。
多和用户互动,听听他们的反馈。可以在文章末尾问问他们 “最近想看啥内容”,或者搞个投票。要是很多用户都说 “感觉内容有点浅了”,那说明他们的需求在升级,你就得往深了挖,提升内容的专业度。
看看数据变化。要是某个类型的文章突然阅读量、点赞量下降了,而另一种类型的文章数据越来越好,这可能就是用户偏好发生了转移。这时候就得分析原因,是不是用户画像有了新变化,然后根据情况调整定位和内容。
举个例子,有个公众号一开始定位是 “大学生兼职攻略”,后来发现随着粉丝毕业,很多人进入职场,开始关注职场相关的内容。他们及时调整,把定位改成 “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手册”,既保留了老粉丝,又吸引了新的目标用户,效果特别好。
💡 避开这些坑,定位更靠谱
做定位的时候,有些坑可别踩。不然费了半天劲,还是走弯路。
别贪大求全。想着 “我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结果最后谁的需求都满足不了。用户画像告诉你,你的核心用户是某一类人,那就聚焦在他们身上,把这部分人的需求吃透就行。
别忽略小细节。用户画像里的一些小数据可能藏着大机会。比如发现用户大多在周末晚上活跃,那你就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推送文章,或者搞直播互动,效果可能比平时好很多。
别凭感觉做事。有些人觉得 “我觉得用户会喜欢这个”,结果完全不符合用户画像。一定要以数据为依据,数据说用户喜欢啥,你就往啥方向走。
也别频繁大改定位。调整是必要的,但不能三天两头换方向。用户会 confusion,不知道你到底是干啥的,很容易取关。小调整可以,大的定位变动一定要慎重,最好有充分的数据支撑。
🎬 实战案例:从用户画像到精准定位
说个真实的案例吧。有个朋友做美食公众号,一开始啥都写,中餐、西餐、甜点、小吃,粉丝增长很慢。后来他开始分析用户画像,发现关注他的大多是 20 - 28 岁的女生,在一二线城市上班,平时比较忙,喜欢简单易做、颜值又高的快手菜。
他根据这个画像,把定位改成 “都市女生的快手高颜值菜谱”。内容上,只讲 30 分钟内能做好的菜,步骤简单,还教大家怎么摆盘更漂亮。风格也变得更活泼,用女生喜欢的语气说话,经常分享自己做菜的小翻车经历,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没过多久,粉丝就开始快速增长,文章的点赞、在看也多了起来。很多用户留言说 “终于找到适合我的菜谱了”“跟着做,男朋友夸我厨艺好”。这就是精准定位的力量,从用户画像出发,才能真正打动用户。
所以啊,给公众号做精准定位,真不是难事。关键是从分析用户画像开始,收集数据、找核心需求、定内容方向和风格,还要根据用户变化不断调整。避开那些常见的坑,多花点心思在用户身上,你的公众号肯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吸引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