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算清楚公众号的广告报价,可不是简单看粉丝数乘以单价那么简单。现在的广告主精得很,他们不只看你有多少粉丝,更在意这些粉丝是不是真的在看、在互动。完读率和转发率这两个数据,已经成了砍价或抬价的关键筹码。
📊 报价基础构成:从 “粉丝数” 到 “有效粉丝价值”
很多人还在用 “粉丝数 ×1 元” 或者 “粉丝数 ×0.5 元” 这种老办法算报价。比如 10 万粉丝的号,就直接喊价 5 万到 10 万。但现在这种算法早就行不通了。广告主会追问:你的粉丝里有多少是僵尸粉?有多少是真的会看完文章的?
粉丝量只是敲门砖,真正值钱的是 “有效粉丝”。一个 10 万粉丝但完读率只有 5% 的号,还不如一个 3 万粉丝完读率 30% 的号值钱。因为前者实际认真看广告的可能只有 5000 人,后者却有 9000 人。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粉丝量的号,报价能差出好几倍。
完读率怎么算?就是看完文章的人数除以总阅读量。比如一篇文章有 1 万阅读,其中 6000 人看到了最后,那完读率就是 60%。这个数字越高,说明你的内容粘性越强,广告信息被完整接收的概率就越大。广告主花的钱,本质上是买用户的注意力,完读率高,注意力就更有价值。
转发率也一样关键。转发率是转发人数除以阅读量。1 万阅读里有 500 人转发,就是 5% 的转发率。这个数字高,意味着广告能获得二次传播,相当于给广告主免费做了推广。有些号虽然粉丝不多,但转发率能做到 8% 以上,这种号的广告报价往往能比同粉丝量级的号高出 30%。
🔍 完读率如何折算成报价?看这 3 个梯度
完读率不是简单乘以某个系数就行,得看你的账号类型和内容领域。
情感类、故事类账号的完读率普遍偏高,能到 60% 以上就算优秀。这类号的广告如果是软植入,读者不容易反感,完读率受影响小。假设基础报价是 1 万元(按粉丝量算),完读率 60% 可以直接加价 20%;如果能到 70% 以上,加价 30%-40% 都不过分。
资讯类、干货类账号完读率通常在 40%-50%。这类内容用户目的性强,看到有用的就可能中途退出。完读率 50% 算正常,报价基本不调整;要是能到 60%,说明内容结构做得好,广告植入不生硬,能加价 15% 左右。
如果完读率低于 30%,不管什么类型的号,广告主都会压价。这种情况下,就算粉丝量再大,报价也要比基础价低 20%-30%。毕竟广告信息还没被用户看完,效果肯定打折扣。
举个例子:一个 10 万粉丝的职场号,基础报价按 0.8 元 / 粉算就是 8000 元。如果完读率是 55%(高于同类型平均的 50%),可以加价 10%,最终报价 8800 元;如果完读率只有 25%,可能就要降到 6000 元左右。
🔄 转发率的隐藏价值:不止于 “二次传播”
转发率的价值很容易被低估。很多人只觉得转发能带来更多阅读,其实它还能反映内容的信任度。
用户愿意转发,说明他认可内容,甚至愿意把广告信息分享给朋友。这种 “背书式传播” 的效果,比直接发广告强 10 倍。广告主尤其看重这一点,特别是做品牌口碑的客户。
转发率的折算可以按 “每 1% 转发率 = 5% 基础报价” 来算。比如基础报价 1 万元,转发率 3%,可以加价 15%;如果转发率能到 5%,加价 25%-30% 都合理。但这里有个前提:转发不能是刷出来的,得是自然转发。广告主现在都会查后台数据,异常的转发峰值一眼就能看出来。
有个美妆号的案例很典型。它粉丝只有 5 万,但转发率常年维持在 6% 左右。每次接推广,品牌方都愿意多付 30% 的费用。因为粉丝转发后带来的二次阅读,比直接投放的效果还好,而且用户自发分享的信任度更高。
📈 不同类型账号的报价公式(直接套用版)
垂直领域小号(粉丝 1-5 万):
报价 =(粉丝数 ×0.6-0.8 元)×(1 + 完读率超额部分 ×0.5)×(1 + 转发率 ×5)
这里的 “完读率超额部分” 是指超过同领域平均完读率的部分。比如母婴类平均完读率是 50%,你的号是 60%,超额 10%,就乘以(1+10%×0.5)=1.05。
泛流量中号(粉丝 5-20 万):
报价 =(粉丝数 ×0.3-0.5 元)×(1 + 完读率超额部分 ×0.3)×(1 + 转发率 ×3)
泛流量号粉丝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完读率和转发率的权重低一些。
头部大号(粉丝 20 万以上):
报价 = 基础定价(行业公认价格) +(完读率 - 行业均值)×10000 +(转发率 - 行业均值)×20000
头部号本身有品牌溢价,数据好的话,溢价部分更明显。比如科技类头部号平均完读率 45%,你的号是 55%,单这一项就能多赚 10 万元。
🤔 为什么有些号数据好,报价却上不去?
别只盯着完读率和转发率,还有两个隐藏因素在起作用。
粉丝画像匹配度比数据更重要。一个母婴号,就算完读率 80%,接男性保健品广告也卖不上价。广告主会算 “有效触达”,只有你的粉丝是他们的目标用户,数据才有意义。所以报价前,先看看自己的粉丝性别、年龄、地域和广告主的需求是否匹配。
历史转化数据是硬通货。如果之前接过同类广告,能拿出 “阅读到购买” 的转化率,就算完读率稍低,报价也能上去。有个美食号,完读率只有 45%,但每次接食品推广,转化率都能到 3% 以上。现在品牌方主动找上门,报价比同量级账号高 50%。
💬 谈判时怎么把数据转化成 “涨价理由”?
直接说 “我的完读率 60%,要加价” 太生硬,得给广告主算笔账。
可以说:“我们号完读率比同类高 15%,意味着您的广告信息能多被 15% 的用户完整看到。按 10 万阅读算,就是多 1.5 万人接收到全部信息,相当于多投了一个 1.5 万阅读的小号,这部分价值至少值 XX 元。”
讲转发率的时候,重点说二次传播的价值:“我们的转发率是 5%,10 万阅读能带来 5000 次转发,按每次转发带来 3 次阅读算,就是 1.5 万免费曝光。这相当于帮您省了 XX 元的投放费用。”
如果广告主压价,别急着降价,可以提附加条件。比如 “价格可以降 5%,但我要求在文末加一个引导转发的福利活动,保证转发率再提升 2%,这样您的实际曝光反而更多。”
📝 最后提醒:报价不是越高越好
把数据当筹码是对的,但别贪心。长期合作比单次高报价更重要。
可以给老客户一些优惠,比如数据达标的话,下次合作打 9 折。这样既能留住客户,又能激励自己保持数据质量。
还有,每次合作后,把完读率、转发率、甚至后续的转化数据整理成报告发给广告主。这些数据会成为你下次报价的 “金字招牌”,比空口说自己数据好管用 10 倍。
算报价的核心不是 “怎么算高”,而是 “怎么让广告主觉得值”。完读率和转发率只是工具,能让广告主看到实实在在的价值,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