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做 “万金油” 公众号了
打开微信,随便一划就是上百个公众号。今天推美食攻略,明天发职场干货,后天又聊明星八卦 —— 这样的号你会看吗?大概率划过去就忘了。现在的公众号市场早就不是 “随便发点东西就能火” 的年代了。数据显示,2024 年微信公众号的活跃账号超过 3000 万,但用户日均打开的公众号不超过 5 个。这意味着什么?没有明确定位的号,连被用户点开的机会都没有。
我见过太多创业者,一开始雄心勃勃,觉得 “我什么都能写,用户肯定喜欢”。结果呢?写了半年,粉丝不过千,阅读量稳定在两位数。不是内容不好,是用户记不住你。就像你去超市买牙膏,货架上几十种品牌,你只会记得那个 “专注防蛀” 或者 “主打美白” 的,而不是 “啥都能行” 的杂牌。公众号也一样,必须让用户在 3 秒内知道 “你是谁,能给我什么”。
🔥 从 “人群切片” 开始找差异
很多人做定位,总想着 “覆盖越大越好”。错了。真正的差异化,是把人群 “切得足够细”。举个例子,同样是做育儿号,有人写 “0-6 岁宝宝养育指南”,太泛了。但有人专门写 “3 岁 +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干预”,瞬间就精准了。后者的粉丝粘性,绝对比前者高 10 倍以上。
怎么切片?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的读者最痛的需求是什么?这个需求有没有被满足?你能不能比别人满足得更好?比如职场号,大而全的太多了,但 “95 后新媒体人跳槽避坑指南” 就很具体。它精准到年龄、职业、甚至具体场景,用户一看就觉得 “这是写给我的”。
别担心切片太细会缩小受众。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再小众的需求,乘以 14 亿人口,都能聚起可观的粉丝。关键是,这些粉丝是 “真需求” 驱动的,不是随便看看的路人。他们会主动转发,会积极留言,会成为你最坚实的基本盘。
📝 内容角度:换个 “滤镜” 看世界
同样的题材,换个角度写,效果天差地别。就拿 “减肥” 来说,常规写法是 “30 天瘦 10 斤食谱”,但有人写 “大基数女生如何在办公室偷偷减肥”,一下子就戳中了特定人群的痛点。这个 “办公室 + 大基数” 的滤镜,就是差异化。
怎么找到独特的角度?多观察生活中的 “小场景”。比如大家都在写 “早餐吃什么”,你可以写 “打工人 5 分钟搞定的快手早餐,不用开火”。别人写 “旅行攻略”,你可以写 “带 60 岁父母旅行的 10 个注意事项”。这些场景越具体,越容易和别人区分开。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 “反常识” 打破惯性认知。比如理财号,都在说 “要省钱”,你可以说 “有些钱必须花,花了反而能省钱”。情感号都在说 “爱情要包容”,你可以说 “好的爱情,是学会‘吵架’”。这种角度不一定正确,但一定能引发讨论,让用户记住你。
💡 风格调性:让你的文字有 “人设”
为什么有些号,内容不算顶尖,却有死忠粉?因为风格太鲜明了。就像你身边的朋友,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毒舌犀利,有的温柔治愈 —— 公众号也需要 “人设”。
我关注过一个职场号,作者自称 “暴躁老姐”,每次写文章都像在跟你吐槽老板,语言接地气,还带点脏话(当然是适度的)。粉丝就爱她这股劲儿,说 “看她的文,比骂人还解压”。另一个育儿号,作者是位爸爸,文风特别温柔,总用讲故事的方式聊育儿,粉丝说 “像在听邻居大哥聊天”。
怎么打造风格?想想你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把这种特质放大,融入到文字里。别刻意模仿别人,真实的风格最有感染力。比如你平时说话就很逗,写文章就别端着;你性格直爽,就别拐弯抹角。用户能感觉到你的真诚,也会因为这份真诚而留下。
🎯 价值输出:给用户 “别人给不了的东西”
差异化的终极目标,是提供 “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信息差,比如 “每天整理 3 个行业内部消息”;可以是方法论,比如 “教你用 Excel 做家庭预算,比记账 APP 好用 10 倍”;也可以是情感支持,比如 “陪你度过失恋的 30 天”。
我有个朋友做职场号,专门分享 “体制内生存技巧”。他自己是体制内的人,知道很多 “潜规则”,这些东西在网上很少有人说。他的号粉丝不多,但变现能力极强 —— 因为他提供的价值,别人给不了。有企业愿意花高价请他做内训,还有出版社找他出书。
怎么找到这种独特价值?看看你自己的经历和技能。你是不是在某个领域深耕了多年?你有没有解决过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把这些挖出来,变成内容,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记住,用户关注你,是因为你能帮他解决问题,或者满足他的某种需求。如果你的内容,别人随便搜搜都能找到,那用户凭什么留着你?
🚀 运营模式:从 “内容生产者” 到 “资源链接者”
现在的公众号,早就不是 “写文章就行” 的时代了。差异化也可以体现在运营模式上。比如有的号,不光写内容,还组织线下活动,把粉丝聚在一起;有的号,建立付费社群,提供一对一咨询;还有的号,和相关品牌合作,给粉丝争取独家福利。
我知道一个美妆号,作者本身是化妆师,她的号不仅教化妆技巧,还定期组织 “线上化妆课”,粉丝可以提交作业,她亲自点评。这种互动性,比单纯发文章强多了。还有个美食号,每周推荐一家 “隐藏在巷子里的小店”,粉丝跟着去打卡,形成了一种 “寻宝” 的乐趣。
运营模式的差异化,本质是让用户和你产生更深的连接。光靠内容,用户可能只是 “看看就走”,但通过活动、社群、福利,用户会觉得 “这个号不只是发文章的,还能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连接,才是别人抢不走的。
最后想说,公众号的差异化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你试错几次,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但请记住,在红海市场里,模糊的定位等于没有定位,而清晰的差异化,就是你活下去的唯一船票。别害怕小众,别害怕独特,因为只有独特,才能被记住。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