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是公众号起步的核心引擎,决定你能走多远
做公众号就像开一家店,选对了地址、找准了卖什么,才能吸引目标顾客。现在公众号数量早就过了千万级,用户手机里关注的号可能有几十个,凭啥让人家记住你?关键就在于定位。说白了,定位就是你给自己贴的标签,告诉用户 “我是做什么的”“能给你带来啥价值”。
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一开始啥都写,职场技巧、成长故事、热点评论,啥都沾边但啥都不精,折腾半年粉丝才几千。后来他琢磨明白了,聚焦 “互联网大厂晋升” 这个细分领域,专门写大厂面试技巧、晋升攻略、薪资谈判这些内容,不到三个月粉丝涨了三万,很多大厂员工主动转发。这就是定位的魔力 —— 你越聚焦,越能在某个领域扎下根,让用户一想到相关话题就想起你。
为啥定位这么重要?从用户角度看,大家关注公众号是为了获取特定价值,要么学知识,要么找乐子,要么解决问题。你的定位模糊,用户就搞不清你能干嘛,自然不会关注。从平台算法看,清晰的定位能让系统更快识别你的内容类型,推给更精准的用户,流量效率高多了。
🎯 好定位的三大黄金标准,你符合几条?
到底啥样的定位才算好?可不是随便选个热门领域就行,得满足三个关键条件。
第一,有明确的用户群体和需求痛点。你得知道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遇到了啥问题。比如同样是做美妆,有人定位 “学生党平价美妆”,用户就是预算有限的学生,需求是 “花少钱买好货”;有人定位 “熟龄肌抗衰美妆”,目标就是 35 + 的女性,关注抗皱、紧致这些问题。越具体越好,千万别搞 “适合所有人” 的伪定位,那等于没定位。
第二,结合自身优势,别人很难复制。定位不是跟风选热门,而是找 “自己擅长” 和 “用户需要” 的交集。比如你是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那做 “儿童常见疾病护理” 就很有优势,专业度别人比不了;如果你是资深铲屎官,家里养了五只猫,分享 “多猫家庭养猫攻略” 就很有说服力。你的经历、技能、资源,都是定位的护城河,别人想模仿都难。
第三,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变现潜力。选定位得看长远,不能只图自己喜欢。比如 “手工羊毛毡制作” 虽然小众,但受众消费能力强,能通过卖材料包、教程变现;“职场 PPT 设计” 需求大,后续可以接企业培训、模板销售。相反,有些领域虽然自己感兴趣,但用户基数小、变现难,比如 “古代钱币收藏”,除非你有超强的内容能力和资源,不然很难坚持下去。
💡 从 0 到 1 找准定位的四个实操步骤,手把手教你落地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给自己的公众号找定位?别急,分四步来,跟着做就行。
第一步,做自我盘点,列出你的核心优势。拿张纸,写下这三项:
- 技能优势:你会啥?写作、摄影、数据分析、心理咨询…… 哪怕是 “特别会选零食” 也算;
- 经验优势:你做过啥?职场经历(比如在大厂做过产品经理)、生活经历(比如独自旅行过 30 个国家)、项目经历(比如策划过百万级传播活动);
- 资源优势:你认识谁?能拿到独家资料吗?比如有行业专家朋友、能获取内部数据、有品牌合作渠道。
举个例子,我有个学员是宝妈,之前在母婴公司做过产品研发,家里有 0 - 6 岁的娃,那她的优势就是 “母婴产品专业知识”+“真实带娃经验”,定位 “科学育儿选品指南” 就很合适,既能发挥专业,又有真实体验加持。
第二步,做用户调研,搞清楚目标用户要啥。别凭自己想象,直接去问潜在用户。可以这么做:
- 混社群:加入目标用户的微信群、QQ 群,看他们平时聊啥,问啥问题。比如想做 “中年女性成长” 号,就去妈妈群、职场女性群,看她们讨论 “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更年期怎么调理” 这些话题;
- 看竞品评论:找 5 - 10 个同领域做得好的公众号,翻他们的文章评论区,用户点赞高的评论往往是痛点所在。比如看到很多评论说 “教程太复杂,学不会”,那你的定位就可以主打 “简单易操作”;
- 做 1 对 1 访谈:找 10 个目标用户,直接私聊问:“你平时关注哪些公众号?喜欢它们哪点?你觉得现在关注的号还有啥不足?如果有一个号专门解决 XX 问题,你会关注吗?”
第三步,找细分领域,避开红海竞争。现在大领域基本都饱和了,比如 “职场”“美妆”“育儿”,但细分下去机会很多。比如:
- 按人群细分:“95 后职场新人”“二胎妈妈”“退休老人”;
- 按场景细分:“通勤路上学英语”“办公室健康小技巧”“周末短途旅行攻略”;
- 按需求细分:“拯救拖延症”“零基础学剪辑”“厨房小白食谱”。
记住,细分不是越小越好,得保证有足够的用户基数。可以用百度指数、微信指数查一下关键词的搜索量,比如 “厨房小白食谱” 每月搜索量有 10 万 +,就说明有市场。
第四步,用 “定位测试法” 验证是否可行。定位定好了,别急着开始写,先做个小测试:
- 写 3 篇样文:按照定位写 3 篇内容,发朋友圈或者小社群,看大家的反馈。如果很多人说 “这对我有用”“期待更新”,说明定位对了;如果反响平平,可能需要调整;
- 看关注转化率:把样文发到目标用户聚集的地方,比如豆瓣小组、知乎专栏,统计有多少人看完文章后关注你。如果转化率超过 5%,说明定位吸引力不错;低于 3%,就得重新思考了。
🛡️ 靠定位建立护城河,这三个关键点要抓牢
定位不是一次性的事,而是贯穿公众号发展的全过程。怎么靠定位打造长期竞争力?做好这三件事。
第一,围绕定位构建 “内容体系”,让用户离不开你。很多号一开始定位挺准,但写着写着就跑偏了,今天写干货,明天追热点,后天发心情,用户看晕了。正确的做法是,围绕定位搭建内容框架,比如 “职场晋升” 号可以分这几块:
- 入门篇:简历怎么写、面试技巧、新人避坑指南;
- 进阶篇:项目管理方法、向上沟通技巧、薪资谈判策略;
- 高阶篇:领导力培养、创业经验、行业深度分析。
每个板块下再细分具体话题,这样用户能在你这里系统地学到东西,觉得 “关注你一个号,相当于有了一个私人顾问”,自然不会取关。
第二,通过定位吸引 “精准流量”,降低运营成本。定位清晰的号,引流效率特别高。比如 “宠物医生科普” 号,去宠物医院门口发传单,加微信送 “宠物驱虫指南”,来的基本都是养宠用户,转化率超高;而定位模糊的号,可能在各个平台乱投广告,花了钱吸引来一堆非目标用户,最后留存率很低。
另外,精准流量还能提升变现效率。比如你卖付费课程,定位 “宝妈副业” 的号,用户本来就有赚钱需求,转化率可能达到 10%;而 “泛生活” 号,用户需求不明确,转化率可能只有 1%。别小看这差距,长期下来,变现能力天差地别。
第三,用定位抵御 “同质化竞争”,形成独特标签。现在同领域的公众号太多了,为啥用户选你不选别人?就看你的定位够不够 “独特”。比如同样是做读书号,“十点读书” 做大众读物推荐,“书单” 做细分领域书单,“读库” 做深度文化评论,各有各的特色。
你可以在定位里加入 “个人特色”,比如 “会讲段子的程序员”“爱健身的宝妈营养师”,把你的性格、经历融入定位,让用户记住的不只是你的领域,还有你这个人。毕竟,用户关注一个号,很多时候是因为喜欢背后的 “人”。
🔥 定位常见的三大误区,千万别踩坑
最后提醒大家,定位过程中容易踩这三个坑,一定要避开。
误区一:“我啥都能写,不想被定位限制”。很多新手怕定位太窄,失去机会,就想着 “先多写点,看看用户喜欢啥”。结果啥都写,啥都不精,用户记不住你。记住,定位不是限制你,而是帮你聚焦能量,在一个点上突破。等你在细分领域做出成绩了,再拓展相关领域,反而更容易。
误区二:“跟风追热点定位,看啥火就做啥”。看到 “AI” 火了就做 AI 号,“露营” 火了就做露营号,结果热点过去后,自己没兴趣也没积累,很难坚持。定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长期兴趣,不然根本熬不过前期的冷启动阶段。
误区三:“定位太抽象,用户听不懂”。比如有人定位 “赋能新生代女性成长”,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用户看不懂 “赋能”“新生代” 具体指啥。不如改成 “95 后女生职场逆袭指南”,简单直白,用户一秒钟就知道你是干啥的。
说白了,好的定位就是用一句话讲清楚:“我是做 XX 领域的,专门帮 XX 人群解决 XX 问题,我的独特优势是 XX。” 按照这个公式套,你的定位会清晰很多。
现在公众号的竞争早就过了 “随便写写就能涨粉” 的阶段,只有靠精准的定位,在垂直领域深挖,才能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别再犹豫,赶紧按照上面的步骤,给自己的公众号找个 “专属坐标”,让用户一抬头就能看见你。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