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感类公众号,最怕的就是内容写了一堆,读者看了就走,别说转发收藏,连关注都懒得点。问题出在哪?大概率是没摸到目标用户的核心痛点。你写的那些 “心灵鸡汤”“情感哲理”,可能根本不是他们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
🌱 先搞清楚:你的用户到底是谁?
别总说 “我面向所有有情感困惑的人”,这等于没说。情感需求太宽泛,学生党可能为早恋烦恼,职场人可能在婚姻里窒息,宝妈可能困在亲子关系的僵局里。不把用户画像画细,后面找痛点就是瞎摸。
怎么画?先从基础数据下手。看看同类爆款账号的粉丝留言,统计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比如 “异地恋”“婆媳矛盾”“原生家庭”,这些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说明对应群体的需求越集中。再结合后台数据,分析关注者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 ——25-30 岁的女性,一线城市居多,大概率是职场新人,她们的情感痛点可能和 “婚恋压力”“独立与依赖的平衡” 相关。
光看数据不够,得代入场景。假设你的用户是刚失恋的女生,23 岁,在大城市打工。她刷到你的公众号时,可能正躲在出租屋里哭,手机屏幕亮着前任的朋友圈。这时候她需要的不是 “下一个更乖” 的安慰,而是 “怎么熬过睡前那阵窒息感”“看到共同好友动态忍不住乱想怎么办”。这些具体到场景里的纠结,才是真实的痛点。
🔍 痛点藏在 “未被满足的需求” 里,而不是表面情绪
很多人把 “痛点” 和 “负面情绪” 画等号,其实不对。用户说 “我好难过”,这是情绪;但 “难过到没法集中工作,怕被领导看出来”,这才是痛点 —— 情绪已经影响到了现实生活,产生了具体的困扰。
怎么挖?看用户在 “求助” 时的潜台词。比如有人留言 “和男朋友总是因为小事吵架,是不是不合适?”,潜台词可能是 “我不知道怎么沟通,又怕失去这段关系”。有人说 “爸妈总催婚,好烦”,背后可能是 “想坚持自己的节奏,又怕让家人失望”。这些 “怕”“不知道”“担心”,就是痛点的入口。
还要注意那些 “没说出来的话”。比如职场妈妈群体,很少直接说 “我累得想离婚”,但会反复提 “每天下班回家还要辅导作业,老公却在打游戏”“想给自己放个假,又 guilt(愧疚)得不行”。这些细节里藏着她们的核心诉求:被理解、被分担,而不是被教育 “妈妈要伟大”。
📊 用 “高频问题 + 极端案例” 锁定核心痛点
一个痛点是不是 “核心”,看两个指标:出现频率高,且用户愿意为之付出行动(比如花钱买课程、反复留言求助)。
先收集至少 500 条用户留言或评论,按主题分类。比如 “婚恋”“家庭”“自我成长” 三大类,每类下面再细分。假设 “婚恋” 里,“男朋友冷战” 出现了 87 次,“彩礼问题” 出现了 62 次,“冷战” 就是更高频的痛点。再看这些问题的描述,有没有共同点?比如 87 条冷战相关的留言里,有 60 条提到 “他一冷战我就失眠”“不知道该不该先低头”,这说明 “冷战中的情绪内耗” 和 “解决方式的迷茫” 是核心。
极端案例更能暴露痛点。有个情感号做过一期 “结婚十年,分房睡五年” 的访谈,评论区炸了 —— 很多人说 “这不就是我吗?”“白天是夫妻,晚上是室友,想改变又怕捅破窗户纸更糟”。这种 “普遍存在但很少被公开讨论” 的困境,一旦被点破,就会引发强烈共鸣。
✅ 验证痛点:别自己瞎猜,让用户告诉你答案
找到几个疑似痛点后,别急着写内容。先做小规模验证,不然写了也是白写。
最简单的办法是发投票。比如在公众号底部放个小调查:“你最近最头疼的情感问题是?A. 和伴侣沟通总不在一个频道 B. 家人不理解自己的选择 C. 单身时觉得孤独,恋爱了又想自由”。投票结果能直接反映用户的优先级。
更精准的是 “互动式提问”。写一篇短文,只描述现象不给结论。比如写 “朋友说她和老公每次吵架,最后都会变成‘你根本不懂我’的指责”,然后在文末问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最后是怎么收场的?”。看评论区的回复方向,就能判断这个痛点是不是真的戳中了他们。
还可以观察同行的 “爆款规律”。如果多个账号写 “原生家庭对恋爱观的影响” 都火了,说明这个痛点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但要注意,别跟风写已经被写烂的话题,得找 “同个痛点的不同角度”。比如别人写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你可以写 “如何在恋爱中避免重复父母的相处模式”,更聚焦解决方案,用户会觉得更有用。
🎯 把痛点转化成 “用户愿意买单的内容方向”
找到痛点不是终点,得让用户觉得 “这个号能帮我解决问题”。比如用户的痛点是 “异地恋总吵架”,你的内容不能只说 “要信任”,得给具体的方法:“每天睡前花 10 分钟说一件‘今天遇到的小事’,比说‘我爱你’更能拉近距离”“吵架时别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换成‘我现在有点难过,你能不能陪我说说话’”。
还要注意 “痛点的时效性”。毕业季前后,“校园恋情要不要坚持到社会” 会成为高频问题;春节前后,“被催婚如何应对” 的搜索量会暴涨。跟着时间节点调整内容重心,更容易击中用户当下的焦虑。
另外,别回避 “负面痛点”。有些账号怕写 “出轨”“分手” 这类沉重话题,觉得会影响调性。但这类痛点往往是用户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发现男朋友聊骚,要不要直接摊牌?”“刚分手,看到他朋友圈有了新欢,怎么熬过去?”。直面这些问题,给出理性又有温度的分析,反而能建立 “这个号很真实” 的信任感。
最后想说,找痛点就像剥洋葱,得一层一层来。别指望一次就能找准,多和用户聊,多观察他们的真实反应,慢慢就会发现:那些让他们深夜辗转反侧、忍不住想找人倾诉的问题,就是你最该抓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