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选题好不好,真不是凭感觉来的。要是选错了方向,哪怕你文笔再好、再努力,最后可能也是白忙活。今天就跟你聊聊判断选题好坏的 5 个标准,掌握了这些,至少能让你少走 80% 的弯路。
🎯 标准一:是否戳中受众的「刚需痛点」
选题的核心,得是受众真正需要的东西。什么叫刚需痛点?就是那种不解决就浑身难受,或者解决了能带来巨大好处的需求。
你想想,要是一个选题,受众看了之后觉得 “跟我有啥关系”,那肯定火不了。比如职场人,他们的刚需可能是升职加薪、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宝妈们可能更关心孩子的教育、健康,还有自己的产后恢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痛点。
怎么判断是不是刚需?你可以去看看相关的论坛、社群,看大家平时都在讨论什么,抱怨什么。那些被反复提及的问题,十有八九就是刚需。就像之前 “35 岁职场危机” 这个话题,之所以能火,就是因为戳中了一大批中年职场人的焦虑,这就是典型的刚需痛点。
要是你的选题只是满足受众的 “伪需求”,比如一些可有可无的小技巧,或者过于小众的爱好,那就算写得再好,也很难引起大范围的关注。所以,选选题先问自己一句:这个东西,受众是非要不可吗?
🔍 标准二:有没有「独特视角」,避免同质化
现在信息太多了,随便搜个话题,出来的内容可能都成千上万。要是你的选题跟别人的差不多,没有自己的独特视角,那很容易就被淹没了。
独特视角不是说要标新立异、故意唱反调,而是要找到别人没注意到的角度。比如大家都在写 “减肥方法”,你可以换个角度,专门写给 “上班族的碎片时间减肥法”,或者 “吃外卖也能瘦的技巧”。这些角度更具体,也更容易和别人区分开。
怎么找独特视角?可以从细分人群入手,也可以从特定场景出发。就像写 “旅行攻略”,别人都写热门景点,你可以写 “冷门但超美的小众旅行地”,或者 “带父母旅行的注意事项”。这些角度一出来,就比泛泛而谈的旅行攻略有吸引力多了。
要是你的选题一搜,全是类似的内容,而且你也没啥新东西可加,那这个选题大概率是不行的。毕竟,读者已经看过一堆差不多的了,为啥还要看你的?
📈 标准三:是否有「市场潜力」,能持续产出价值
一个好的选题,不能只看眼前,还得看看它有没有市场潜力,能不能持续产出内容。有些选题可能一时很火,但火过之后就没人关心了,这种就没啥长期价值。
比如追热点,有些突发的热点事件,可能当天讨论度很高,但过了两三天就凉了。要是你把主要精力放在这种选题上,就得不断追新的热点,很累不说,还很难积累自己的核心受众。
而有些选题,比如 “个人成长”“家庭教育”“健康养生”,这些都是长期有市场的。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希望家庭幸福,希望身体健康。围绕这些选题,你可以不断挖掘新的内容,持续给受众提供价值。
判断市场潜力,你可以看看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变化,要是长期保持稳定或者上升,那说明这个选题有持续的需求。另外,看看这个选题能不能衍生出更多细分的小选题,要是能,那它的市场潜力就比较大。
🛠️ 标准四:是否「可操作」,能落地执行
选题不能太虚无缥缈,得是你能驾驭,并且能写出实实在在内容的。要是一个选题听起来很厉害,但你根本不知道从哪下手,或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素材,那最好别选。
比如你想写 “如何在一个月内成为行业专家”,这个选题听起来很吸引人,但真要写起来,你得有足够的行业知识,还得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不然写出来就是空洞的口号,读者也不会买账。
可操作性还包括你有没有能力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案例。要是一个选题需要大量的专业数据或者内部资料,而你又搞不到,那也很难写出有质量的内容。
所以,选选题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我对这个选题了解多少?我能找到足够的素材支撑吗?我能把它写得具体、实用吗?要是答案都是否定的,那还是换个选题吧。
💡 标准五:是否有「价值导向」,传递正向能量
现在的读者越来越看重内容的价值导向,一个好的选题,应该能传递正向的能量,给读者带来积极的影响。要是选题充满了负能量、偏见或者错误的价值观,就算一时能吸引眼球,也走不长远。
比如有些选题为了博眼球,故意宣扬拜金、攀比,这样的内容可能会有短期的流量,但会让读者产生反感,也会损害你的个人品牌。
正向的价值导向可以是鼓励人们努力奋斗、传递善意、倡导环保等等。这些选题可能不会像一些八卦绯闻那样爆火,但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尊重,积累真正的粉丝。
而且,平台也更倾向于推荐有正向价值的内容,这对于你的内容传播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判断选题好坏,价值导向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以上这 5 个标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综合起来看。一个好的选题,往往是同时满足这几个标准的。在选选题的时候,不妨对照着这 5 个标准一一排查,这样才能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选题,告别无效努力,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