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写到没话题?这事儿太常见了。我见过不少号主,刚开始凭着一股热情能写几十篇,后面就卡在那里,打开编辑器半天敲不出一个字。其实你手里就有个宝藏 —— 你卖的服务、做的产品,把它拆解开,能挖出一整年的选题。
📌 从用户视角拆:把 “我有什么” 变成 “你需要什么”
用户关注你的公众号,不是来看你炫技的,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你的产品能帮用户搞定什么,就从这里下手做系列。
比如你是做职场课程的,别总写 “我们的课程多牛”。换成 “职场新人 30 天避坑指南”,每天讲一个课程里提到的真实案例。第一天写 “入职第一周,别帮老员工带咖啡”,第二天讲 “领导说‘有问题随时找我’,真的能随时吗”。这些都是课程里藏着的用户痛点,拆成系列,读者觉得你懂他,还能顺便展示课程价值。
再举个例子,卖母婴用品的号,别只发产品介绍。做一个 “0-1 岁宝宝用品踩坑清单” 系列,从奶瓶选玻璃还是塑料,到尿不湿多久换一次,每个点都结合你的产品来说。比如写 “安抚奶嘴怎么选?我们家这款为什么没异味”,既解决了妈妈们的困惑,又自然植入了产品。
用户的使用场景也是个富矿。做健身器材的,别天天说器材参数。搞个 “办公室碎片健身” 系列,周一讲 “用筋膜枪缓解肩颈酸痛的 3 个动作”,周三说 “午休时用瑜伽球练核心”。每个场景都绑定你的产品,读者看的时候会想 “哦,原来这个东西还能这么用”。
🔍 从产品细节拆:把 “一个产品” 拆成 “N 个知识点”
再简单的产品,拆开来都有讲头。我见过一个卖手工肥皂的号,就靠拆解产品细节,做了 20 多篇系列文,阅读量还都不错。
先看原材料。他们写 “为什么我们只用橄榄油做基底”,对比了其他油脂的优缺点;又写 “那块肥皂里的薰衣草,是从普罗旺斯哪个庄园收的”,把产地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读者看了不仅觉得产品靠谱,还长了知识,慢慢就成了忠实粉。
生产过程也能做系列。做面包机的号,别只说 “一键做面包”。写 “面包机揉面时,为什么要分三次加水”,“发酵温度 28℃到底有多重要”。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用户使用时会遇到的问题,解答清楚了,信任感自然就来了。
甚至产品的 “不完美” 也能做选题。有个做定制家具的号,写了篇 “我们的衣柜为什么不做满墙”,解释了留缝隙的防潮原理,反而让读者觉得真实。接着又出了 “定制时最容易被忽略的 3 个尺寸误差”,教用户怎么避免踩坑。这种坦诚的态度,比一味夸产品好更打动人。
🌐 从行业关联拆:把 “卖产品” 变成 “讲行业”
读者关注你,不光是为了买东西,还想了解这个行业的门道。把产品放到行业大背景里讲,系列选题能排到明年。
做护肤品的,可以搞 “成分党入门” 系列。第一篇讲 “烟酰胺到底能不能和酸类一起用”,第二篇说 “为什么同样是玻尿酸,价格差 10 倍”。每篇都结合自家产品的成分表来分析,读者看完不仅懂了成分,还记住了你的产品特点。
卖宠物食品的,做 “宠物饮食误区” 系列很合适。写 “为什么不能给狗喂洋葱”,“猫咪喝牛奶真的会拉肚子吗”。穿插自家产品的配方优势,比如 “我们的狗粮为什么添加了菊苣根”,这样的内容用户愿意转发给其他养宠的朋友。
行业黑幕也是个好角度,但要把握分寸。做装修服务的,写 “装修公司绝不会告诉你的 5 个增项陷阱”,教用户怎么避坑,同时说 “我们是怎么明码标价的”。这种对比不是贬低同行,而是展示自己的差异化,读者反而会觉得你靠谱。
🔥 从热点结合拆:把 “固定产品” 变成 “动态话题”
热点天天有,关键是怎么和你的产品扯上关系,还不显得生硬。我见过一个卖户外装备的号,靠追热点做系列,半年涨了 5 万粉。
节日热点很好用。端午节前,他们写 “龙舟赛观众该穿什么鞋”,推荐自家的防滑徒步鞋;中秋节做 “赏月露营必备 3 样东西”,帐篷、睡袋自然就带出来了。不是硬邦邦地推产品,而是告诉用户 “这个场景下,我们的东西正好用得上”。
社会事件也能借势。前段时间 “年轻人流行 City Walk”,做休闲服饰的号马上出了 “City Walk 穿什么才舒服又上镜”,分析了面料透气性和版型的重要性,自家的速干衬衫成了案例。接着又写 “不同城市的 City Walk 路线,装备怎么选”,把产品和城市特色结合起来,内容一下子就丰富了。
甚至娱乐热点也能蹭。某部露营题材的综艺火了,卖露营装备的号就做了 “跟着综艺学露营,哪些装备是智商税”,对比了节目里的装备和自家产品的性价比。这种紧跟潮流的内容,很容易被年轻读者喜欢。
🤝 从用户共创拆:把 “你说” 变成 “大家说”
用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选题库。做一个 “用户体验” 系列,既能解决选题荒,又能增强互动。
发起征集是个好办法。做文具的号,可以让用户晒 “我的书桌一角”,然后选 10 个故事,写 “为什么她的笔记本用了 3 年还没丢”,“这位设计师的笔筒里藏着什么秘密”。每个故事都提到用户用了自家的什么产品,真实又有感染力。
用户的疑问也能做系列。做在线教育的号,把常见问题整理成 “学员最常问的 10 个问题”,每周解答一个。比如 “报名后没时间学,能延期吗”,“不同基础的人怎么选课程”。这些问题也是潜在用户想知道的,解答清楚了,转化率自然就高了。
甚至可以让用户参与产品改进。有个做烘焙模具的号,写了篇 “根据 100 位用户反馈,我们改了模具的这 3 个地方”,详细说了用户提出的问题和改进过程。接着又出了 “下一款想做的蛋糕模,你来投票”,让用户觉得自己参与了产品设计,粘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实做公众号找选题,就像剥洋葱。你的产品就是那个洋葱,一层一层剥开来,每个层面都有讲不完的故事。用户关心什么,你就讲什么;产品有什么细节,你就挖什么细节。不用怕内容重复,同一个点,换个角度、换个案例,又是一篇新文章。
关键是要记住,读者不是来看产品说明书的,他们是来看 “这个产品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把系列选题和用户的需求绑在一起,不仅不愁没话题,还能让读者越来越离不开你。试试从明天开始,拿起你的产品,看看能拆出多少个选题来?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