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是爆文的发动机,没选对一切白搭
做公众号的都知道,内容好重要,但选题错了,写得再精彩也白搭。见过太多运营者,每天辛辛苦苦码字,排版精致,配图讲究,结果阅读量始终在几百徘徊。问题大概率出在选题上。
就像去年有个职场号,之前发的都是 “如何写好周报”“办公室沟通技巧” 这类内容,数据平平。后来他们抓了个选题 ——“35 岁被裁员后,我靠摆摊月入 3 万”,一下子就爆了,阅读量冲到 10 万 +。不是内容质量突然提升多少,而是这个选题戳中了当下职场人的焦虑和对转型的渴望。
爆文的本质是满足大众的某种需求。选题就像船的航向,方向对了,哪怕速度慢点,也能抵达目的地;方向错了,马力再大也是南辕北辙。那些长期出爆文的号,一定是在选题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用户打开公众号的瞬间,决定他是否点击的,就是标题里的选题。你的选题能不能让他觉得 “这说的不就是我吗”“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打开率。而打开率,是爆文的第一道门槛。
💡 好选题的 3 个硬指标,缺一不可
什么样的选题才是好选题?不是你觉得有意思就行,得看这三个指标。
第一个是用户覆盖率。选题覆盖的人群越广,成为爆文的可能性越大。比如 “孩子叛逆怎么办”,覆盖所有家长;“工资 3000 如何存钱”,覆盖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要是选 “如何修理古董钟表”,感兴趣的人太少,除非你的号就是垂直做这个的,否则很难爆。
第二个是痛点强度。痛点越痛,用户越愿意转发分享。“熬夜的 10 大危害” 就比 “如何挑选睡衣” 痛点强,因为前者关系到健康,后者只是生活小细节。那些能让用户看完之后 “醍醐灌顶”“感同身受” 的选题,往往能引发大量转发。
第三个是信息增量。要么提供新观点,要么给出新方法,要么讲个新故事。比如 “我为什么劝你不要考教师资格证”,颠覆了大众对铁饭碗的固有认知;“3 个免费工具,让你效率提升 50%”,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如果只是重复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谁愿意看?
有个情感号做过测试,同一批作者,写 “老公出轨怎么办” 和 “如何经营婚姻”,前者的阅读量总是比后者高。就是因为前者的痛点更具体,用户覆盖率也更广,虽然 “经营婚姻” 更积极,但不够 “痛”。
🔍 3 个渠道挖选题,让你永远有东西可写
总有人说 “不知道写什么”,其实选题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怎么挖。
第一个渠道是用户留言和评论区。这是最直接的需求反馈。用户问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这就是个好选题;用户吐槽 “老板总让加班”,可以延伸出 “如何拒绝无效加班”。把用户的疑问、抱怨、困惑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就是现成的选题库。
有个教育号,专门安排人每天整理后台留言,每周选出 10 个高频问题作为选题,数据一直很稳定。他们说,用户才是最好的选题策划。
第二个渠道是热点事件的二次解读。纯追热点容易同质化,要学会从热点里找和自己账号定位相关的角度。比如某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母婴号可以写 “这笔钱怎么领”,情感号可以写 “补贴背后,年轻人为什么还是不想生孩子”。
但追热点有个前提,得和你的账号调性一致。科技号去写娱乐八卦,粉丝只会觉得奇怪。而且要快,热点的生命周期很短,最好在 24 小时内出文。
第三个渠道是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早上挤地铁,看到有人因为抢座位吵架,能延伸出 “公共空间的边界感”;去超市买菜,发现物价上涨,能想到 “月薪 5000 如何应对通胀”。把这些日常场景和大众关心的话题联系起来,选题就有了烟火气,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一个美食号的小编,每次和朋友聚餐都会记录大家讨论的话题,“外面的菜为什么比家里的香”“减肥期间能吃火锅吗”,这些都成了他的爆款选题。
🚫 避开这 4 个选题雷区,少走 3 年弯路
有些选题看起来不错,其实是坑,千万别碰。
第一个雷区是过于小众的话题。除非你做的是垂直领域的号,否则别写只有少数人懂的内容。比如 “如何收藏黑胶唱片”,可能只有几千个爱好者感兴趣,很难突破传播瓶颈。
第二个雷区是敏感话题。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一定要慎之又慎。哪怕你觉得自己观点很客观,也可能因为用词不当引发争议,甚至被封号。
第三个雷区是和账号定位不符。情感号突然写科技评测,职场号跑去聊明星八卦,只会让粉丝 confusion。粉丝关注你,是因为认同你的定位和内容方向,偏离了就会掉粉。
第四个雷区是过时的话题。去年的热点今年再写,除非有新的进展,否则没人愿意看。就像 “疫情期间如何居家锻炼”,现在再写,读者只会觉得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个”。
有个健康号,曾经写过一篇 “某明星去世背后的健康隐患”,本来是想科普,结果因为用词不够严谨,被粉丝质疑 “消费逝者”,不仅删了文,还掉了几千粉。
🔥 热点选题怎么追?3 个技巧让你脱颖而出
追热点是出爆文的捷径,但怎么追才能不翻车,还能写出新意?
首先,找角度要快准狠。热点出来后,先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然后避开大众视角,找一个别人没注意到的点。比如某企业裁员,大家都在骂老板黑心,你可以写 “被裁后,我用 3 个月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其次,结合自身账号的核心价值。同样是高考,教育号可以写 “志愿填报技巧”,情感号可以写 “父母如何缓解孩子的考前焦虑”,职场号可以写 “高考失利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每个号都有自己的受众,把热点和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追热点。
最后,加入个人经历或案例。纯分析热点太枯燥,加入具体的故事能增加感染力。比如写 “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可以采访几个单身朋友,用他们的真实经历来说明问题,比空泛的议论更有说服力。
有个财经号,在某互联网公司股价暴跌时,没有跟风唱衰,而是写了 “我在这家公司工作 5 年,看到的 3 个问题”,用内部员工的视角分析,既真实又有深度,一下子就火了。
📅 长期选题规划,让爆文成为常态
偶尔出一篇爆文不难,难的是持续出爆文,这就需要长期的选题规划。
可以建立一个选题日历,把每月的节日、节气、重要事件提前列出来,提前准备相关选题。比如 3 月有女神节,5 月有母亲节,这些都是固定的热点,可以提前策划。
还要定期分析数据,看看哪些类型的选题表现好,哪些表现差。表现好的可以多挖同类选题,表现差的就少写或者不写。比如你的号里,职场干货类的阅读量总是高于生活技巧类,那就要多花精力在前者上。
另外,要培养自己的选题敏感度。看到一条新闻、一个段子、一句吐槽,都要想想 “这能不能变成一个选题”“我的读者会关心吗”。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选题自然就多了。
有个母婴号,每周开一次选题会,全体编辑一起头脑风暴,然后把选题分类存档,标上优先级。这样即使有人请假,也能保证内容的正常更新,而且爆文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选题不是碰运气,而是有方法、有规律的。选对了选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些爆款文章的背后,都是运营者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对热点事件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内容价值的深刻理解。
别再抱怨 “为什么我的文章不火”,先看看自己的选题是不是真的站在读者的角度,是不是真的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把选题这件事做透了,爆文自然会来找你。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