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热点是公众号出爆文的捷径,但很多人要么找不到热点,要么追错热点。其实找热点有固定渠道,关键是怎么把热点和自己的账号定位结合起来。
📈 第一招:热点追踪要快准狠,自带流量的素材最容易爆
你每天花 20 分钟刷这几个地方,热点素材根本用不完。微博热搜榜每小时更新一次,上面的话题自带讨论度,尤其是排名前 20 的话题,都是现成的流量池。抖音热榜更偏向年轻化、生活化的内容,适合美妆、穿搭、亲子类账号。还有百度风云榜,能看到不同地区的热门搜索,地域性强的账号可以重点关注。
看热点的时候别只看表面,得挖背后的情绪点。比如某品牌推出平价替代品,美妆号别只说产品好不好用,不如写 “月薪 3000 也能精致护肤的 3 个真相”,把热点和用户的消费焦虑结合起来。情感号可以从热点事件里的人际关系入手,像某明星情侣分手,别光吃瓜,写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感情里过度付出?” 这样的角度,更容易引发共鸣。
还有个小技巧,用微信指数查关键词热度。比如你想写关于 “职场内卷” 的内容,先搜一下这个词的指数变化,如果最近一周呈上升趋势,说明大家关注度高,值得写。要是指数一直在降,就算你写得再好,传播度也有限。
💬 第二招:从用户嘴里抢素材,他们的痛点就是你的选题库
别总想着自己编内容,用户的留言区、私信箱里全是宝藏。每天花 10 分钟翻一翻,把重复出现的问题记下来。比如教育类账号经常收到 “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美食号总有人问 “新手怎么做好红烧肉”,这些都是现成的选题。
你还可以主动去问用户。在文末加一句 “你最近遇到什么难题?评论区告诉我,下次专门写”,既能互动又能收集素材。有个职场号就靠这招,每周整理读者的职场困惑,写成 “打工人问答合集”,篇篇阅读量过万。
知乎、豆瓣小组也是挖用户痛点的好地方。在知乎搜你账号领域的关键词,看那些高赞回答都在说什么。比如心理类账号搜 “焦虑”,会发现很多人在说 “30 岁还没结婚很焦虑”,那你就可以写 “30 岁的焦虑,真的是因为没结婚吗?”。豆瓣小组更垂直,像 “宝妈自救指南” 小组里,全是妈妈们的真实困扰,随便拎一个出来就能写篇文章。
🔄 第三招:跨界借鉴找灵感,同行没写过的角度才吃香
别只盯着同领域的账号,跨行业的爆文里藏着好素材。比如你做健身号,别总写怎么练马甲线,可以看看美食号的爆款,他们写 “减肥期能吃的 5 种零食”,你就反过来写 “吃这些零食,练再多也没用”,角度一换就新鲜了。
旧闻新写也是个好办法。比如每年夏天都有溺水事件,安全类账号别年年都写 “溺水如何自救”,可以翻出去年的案例,对比今年的新情况,加上专家的最新建议,文章就有了时效性。历史类账号经常这么做,把老故事结合新观点,读者照样买账。
书籍和纪录片里的金句和案例也能当素材。比如你写成长类文章,从《被讨厌的勇气》里摘一句 “决定我们自身的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再结合身边人的故事,文章就有了深度。有个情感号靠解读《圆桌派》里的观点,半年涨粉 10 万,就是因为把别人没注意的细节放大了。
找素材的时候记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准越好。每天花 1 小时整理 3 个优质素材,比盲目刷一整天网有用。另外,建个素材库很重要,把看到的好选题、金句、案例分类存起来,比如 “职场痛点”“情感故事”“热点事件”,写的时候直接调出来用,效率能提高一倍。
刚开始可能觉得难,但坚持这 3 招,一个月后你会发现,素材根本用不完。关键是别等灵感来找你,而是主动去挖,把找素材变成每天的习惯。试试从明天开始,先花 20 分钟刷热点,再翻 10 分钟留言区,一周后你就知道效果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