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的都知道,选题就像做菜选食材,选对了方向,内容才有可能成为爆款。但每天盯着屏幕想破头,也未必能挖出几个好选题。这几年试过不少选题工具,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今天一次性分享出来。用好这些工具,至少能帮你节省 60% 的选题时间,亲测有效。
📊 综合类选题工具:数据全、功能全,新手首选
5118 算是行业里的老大哥了。它的核心优势是数据覆盖广,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B 站这些主流平台的数据都能抓。打开它的 "选题灵感库",输入领域关键词,比如 "职场",就能看到近期各平台相关的热门选题、标题句式、甚至是用户评论里的高频疑问。
我常用它的 "爆款标题生成器",把核心关键词输进去,能出来上百种标题组合。比如输入 "副业",会有 "月薪 3 千如何靠副业月入过万?这 3 个方法亲测有效" 这种带数字和疑问的句式,很适合短视频平台。不过它的会员价格不低,新手可以先试试免费版,每天有限次使用机会,够用一阵子。
易撰 更侧重内容创作全流程辅助。它的选题模块会把热门内容按 "涨粉快"" 评论多 ""转发高" 分类,你能直观看到哪些选题自带流量属性。最实用的是 "爆款文分析" 功能,能拆解出一篇热门文章的标题结构、开头黄金 3 秒、段落分布,甚至关键词密度。
上次帮一个做美食的号主分析,发现她的选题总是偏冷门。用易撰查了下,发现 "空气炸锅食谱" 在小红书的搜索量环比增长了 200%,但她从来没做过相关内容。调整方向后,她的账号粉丝量半个月涨了 3 万多。易撰的好处是能让你快速摸到平台的内容规律,少走弯路。
📱 垂直领域工具:深耕特定平台,数据更精准
新榜 对公众号运营者来说几乎是必备。它的 "新榜热文" 板块,能按行业、阅读量、在看数筛选,每天早上 9 点更新前一天的爆款。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上班先花 10 分钟翻一遍新榜,看看同领域的大号在写什么,有没有可以延伸的角度。
比如前阵子看到 "职场干货" 类账号都在写 "00 后整顿职场",但大多是吐槽性质。我就让合作的号主从 "如何和 00 后同事有效沟通" 这个角度切入,结果那篇文章的在看数比平时高了 3 倍。新榜的价值不仅是给选题,更能帮你找到差异化角度。
蝉妈妈 是做抖音、快手短视频的利器。它的 "热门话题" 板块会实时更新平台的挑战活动、音乐热度,甚至能看到哪些话题的带货转化率高。有个做美妆的朋友,就是靠蝉妈妈发现 "早八伪素颜" 这个话题在学生群体里爆火,赶在热度起来的第三天发布了相关视频,单条播放量破了 500 万。
它的 "达人同款选题" 功能也很有意思,输入对标账号,就能看到对方近期涨粉快的视频选题,还能分析出这些选题的共性。比如发现某个美妆博主的爆款都集中在 "百元内好物",那就可以判断这个方向有市场。不过蝉妈妈的数据更新有延迟,最好配合平台自带的热榜一起用。
🔍 免费但实用的工具:预算有限?这些足够用
知乎热榜 绝对是被低估的选题宝库。每天更新的 50 个热点里,藏着大量用户真实关心的问题。而且知乎的话题往往有很强的延展性,一个主话题下能衍生出十几个子话题。比如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团建" 这个热榜话题,既能写职场关系,也能聊企业管理,还能延伸到年轻人的价值观变化。
用知乎找选题有个小技巧:看 "相关问题" 栏目。比如搜 "副业",会出现 "有什么适合上班族的副业"、"副业月入过万是种什么体验" 等关联问题,这些都是经过用户验证的优质选题。关键是,这些全免费,每天花 20 分钟刷一刷,灵感就来了。
微博热搜榜 适合做时效性强的内容。它的优势是反应快,社会事件、娱乐新闻往往先在微博发酵。但微博的热点生命周期短,通常只有 1-2 天,适合做追热点的内容。做情感类账号的朋友告诉我,她每次看到明星恋情热搜,都会立刻准备 "普通人如何维持长期关系" 这类关联选题,流量总能比平时高不少。
不过追微博热点要注意筛选,不是所有热点都适合自己的领域。硬蹭反而会伤害账号调性。可以用 "热搜分类" 功能,只看和自己领域相关的板块,比如科技、财经、教育等。
🧩 工具组合使用技巧:1+1 远大于 2
单独用一个工具,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把几个工具搭配起来用,效果会翻倍。我常用的组合是 "5118 + 知乎热榜 + 蝉妈妈"。先用 5118 看大盘数据,找到近期整体热度上升的领域;再去知乎热榜看用户具体在问什么;最后用蝉妈妈验证这个选题在短视频平台的表现。
比如想做 "家庭教育" 相关内容,5118 显示 "亲子沟通" 关键词搜索量上升;去知乎发现很多家长在问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再查蝉妈妈,发现同类视频的完播率普遍在 60% 以上,说明用户愿意看。这一套流程下来,选题的成功率能提高 80%。
还有个进阶技巧:用工具做 "选题矩阵"。比如确定 "减肥" 这个大方向后,用 5118 找细分关键词,会出来 "局部减肥"" 懒人减肥 ""产后减肥" 等;再用新榜看看每个细分领域的爆款结构;最后把这些整理成一个表格,按热度和竞争度排序,就能生成未来 2-3 周的选题库。这样就不用每天愁选题,效率高多了。
🚫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再犯了
太依赖工具数据,忽略自身定位,是最常见的错误。见过一个做职场干货的号主,看到 "明星塌房" 话题热度高,就跟着写,结果粉丝掉了不少。工具告诉你什么火,但你得想清楚这个火的内容和你的账号定位是否匹配。
数据滞后也得注意。大部分工具的数据都是前一天的,等你看到的时候,可能热度已经过了。解决办法是把工具数据和平台实时热榜结合,比如抖音的 "热榜"、小红书的 "发现",这些都是实时更新的,能帮你抓住刚冒头的热点。
还有个误区是只看热度,不看竞争度。有些话题确实火,但已经有几百个大号写过了,你再写很难出头。工具里一般都有 "竞争度" 指标,尽量选热度中等、竞争度低的选题,成功率更高。
最后想说,工具再好,也只是辅助。真正好的选题,是工具数据 + 对用户的理解 + 自身特色的结合。每天花 30 分钟研究工具,再花 30 分钟想想自己的用户真正需要什么,这样产出的内容才既有流量,又有粘性。
现在做自媒体,光靠灵感已经不够了。用对工具,能让你在选题上少走很多弯路。上面这些工具,选 2-3 个适合自己的,坚持用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选题其实没那么难。记住,效率不是凭空来的,是用对方法和工具堆出来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