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最头疼的就是选题。天天追热点容易撞车,写来写去都是老话题用户又不买账。想找到那些藏在角落里、还没被大规模挖掘的潜力话题,光靠灵感可不够。这时候就得靠工具和技巧双管齐下,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操作。
🕵️♂️ 主流选题神器:从数据里扒出 “预备爆款”
市面上的选题工具不少,但真正能挖到潜力话题的,得看这几个核心功能 ——上升趋势监测、长尾关键词挖掘、垂直领域细分。
新榜应该是用得最多的。它的 “内容热榜” 不光能看头部爆款,重点看 “上升榜”。那些排名蹿得快但还没到榜首的文章,主题往往就是潜力股。比如某天发现 “职场新人午餐带饭攻略” 在上升榜前 20,点进去看阅读量增速,要是连续 3 天保持 30% 以上增长,说明这个话题正在被关注,但还没到饱和状态。这时候顺着这个方向,写 “带饭如何兼顾营养和省钱”“微波炉加热不变味的技巧”,很容易出效果。
微小宝的 “选题库” 有个隐藏功能 —— 按 “阅读完成率” 筛选。很多时候,那些阅读量中等但完成率超 80% 的文章,说明内容精准戳中了某类人群的需求。比如在母婴领域,“1 岁宝宝辅食过敏急救” 这类文章,阅读量可能只有 5 万,但完成率高达 92%,评论里全是妈妈们在问细节。这就说明这个细分话题需求明确,只是还没被大 V 盯上,小账号完全可以深耕。
蝉妈妈虽然主打母婴和电商,但它的 “关键词热度预测” 对全领域都有用。输入一个宽泛的词,比如 “减肥”,它会跳出 “局部减肥误区”“懒人减肥动作” 等长尾词,还会标注 “上升中”“平稳”“下降”。如果看到 “办公室碎片时间减肥” 后面标着 “上升中,竞争度低”,赶紧记下来。这类话题既具体又有场景,很容易让目标用户有代入感。
🧐 非工具派选题法:从 “无人在意” 的角落找灵感
工具能帮你抓趋势,但真正独特的话题,往往藏在工具监测不到的地方。
用户评论区和私信箱是金矿。每天花 20 分钟翻一翻,把用户问的 “小问题” 记下来。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发现总有人问 “开会不敢发言怎么办”,但这类文章已经很多了。他再仔细看,发现有人补充 “特别是领导突然点名的时候”。他就写了篇《被领导突然点名发言?3 秒救场公式》,把场景拆得极细,阅读量直接翻了 3 倍。用户的 “补充说明” 里,藏着最精准的需求。
跨领域杂交也是个好办法。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结合起来,往往能碰撞出新话题。比如科技圈的 “AI 工具” 和教育圈的 “作业辅导”,杂交出 “用 AI 改作文靠谱吗?亲测 5 款工具的坑”;美食圈的 “预制菜” 和健身圈的 “低脂饮食”,组合成 “3 款低脂预制菜测评,踩雷 2 款后发现这个规律”。这种话题因为跨界,竞争度天然低,但受众重叠度可能很高。
线下场景观察也别忽视。坐地铁时听旁边人聊天,逛超市时看货架标签,甚至小区群里的接龙信息,都可能藏着选题。有个本地生活号的小编,在超市看到老太太们围着打折的临期牛奶讨论,就写了篇《临期食品能不能买?看懂这行字再下手》,结合食品安全知识和省钱技巧,成了他们号当月阅读量最高的文章。
📊 验证话题潜力的 3 个实操技巧
找到疑似潜力话题后,别急着动笔,先做个小验证,避免白费功夫。
搜一搜相关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如果关键词搜索量连续 1 周缓慢上涨,但还没到峰值,说明处于 “预热期”。比如 “秋冬干眼症缓解”,9 月下旬开始,指数从每天 300 涨到 800,但还没到 11 月的旺季峰值 2000,这时候切入正好。要是指数忽高忽低,或者一直持平,就得再掂量掂量。
找 3 个垂直社群小范围测试。把话题写成一句话问句,发到目标用户所在的群里,比如 “你们觉得‘租房党如何改造阳台种花’这个话题有吸引力吗?” 如果 1 小时内有 10% 以上的人回复,或者有人追问细节,说明这个话题有潜力。要是没人理,要么是表述有问题,要么是真的没人关心。
看看同类账号的 “冷门爆款”。去那些粉丝量和你差不多的账号里,找阅读量突然高于平均水平的文章。比如一个 5 万粉的美妆号,平时阅读量在 8000 左右,突然有篇《油痘肌夏天用散粉会闷痘吗》跑到 2 万,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值得研究。小账号的冷门爆款,往往是大账号还没覆盖的 “盲区”,复制这种选题方向,成功率更高。
🚫 避开选题陷阱:这些 “伪潜力” 话题别碰
不是所有没火的话题都是潜力股,有些话题没人写,是有原因的。
过于小众且无法扩展的话题要谨慎。比如 “左手写字的人如何选钢笔”,这个话题确实没人写,但目标人群太少,就算写得再好,传播范围也有限。除非你的账号就是做 “左手使用者” 这类极细分领域,否则别碰。
需要专业资质背书的话题别轻易尝试。像 “偏方治疗高血压”“在家自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这类话题涉及健康安全,一旦说错话,不仅容易被举报,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就算有潜力,风险也远大于收益。
时效性太短的话题要斟酌。比如 “某明星当天的穿搭细节”,可能半天内有热度,但等你写完发出来,热度已经过了。除非你能做到 1 小时内出稿,否则这类 “速朽话题” 就算没被发掘,也不值得投入精力。
📝 建立自己的 “选题银行”:让灵感不断档
光靠临时找选题不够,得有个 “储备库”。
准备一个表格,按 “话题方向”“潜在受众”“可用素材”“热度预测” 分类。每天不管用工具还是灵感,看到好的话题就填进去。比如看到 “年轻人开始囤老式面霜”,就归到 “复古消费” 方向,受众是 “20-30 岁女生”,素材可以找几款老式面霜的成分表,热度预测填 “上升中”。积累到 50 个以上,就不用担心没东西写了。
每周做一次 “话题杂交实验”。从储备库里挑两个不同方向的话题,强行结合。比如 “复古消费” 和 “职场穿搭” 结合,变成 “穿 80 年代风格上班,同事都问链接”;“AI 工具” 和 “宠物” 结合,生出 “用 AI 给宠物画头像,3 个免费工具对比”。这种刻意练习,能让你慢慢养成发散思维。
定期清理过期话题。每月回头看一次储备库,把那些已经火过一轮、或者热度预测错误的话题删掉。比如之前储备的 “抗原检测盒选购”,现在已经没人关心了,就及时移除,避免占用空间。
💡 最后提醒:选题的核心是 “解决具体问题”
不管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记住一点 ——有潜力的话题,一定是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用户不会因为 “这个话题新鲜” 就转发,只会因为 “这个话题说到了我心里的难处,还给出了办法” 而点赞。
比如同样是写 “熬夜”,“熬夜的危害” 已经被写烂了,但 “熬夜后如何快速恢复气色”“学生党熬夜赶作业怎么减少伤害”,因为解决了具体场景的问题,就容易出彩。
多问自己一句:这个话题能帮用户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问题越具体,话题的潜力就越大。工具是辅助,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度,才是选题的核心竞争力。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