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活动前,先搞懂这 3 个底层逻辑
别上来就想着搞个大活动。你见过哪个成功的活动是拍脑袋做出来的?没有。活动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 —— 拉新、促活、转化,或者清库存。先想清楚你要解决啥问题,再动手。
就说拉新吧。你是要新用户注册量,还是要他们完成首单?这俩目标完全不同。前者可能靠个小额红包就能搞定,后者得让用户觉得 “不买亏了”。去年有个生鲜 APP,本来想拉新注册,结果活动页面全是 “满 199 减 100”,新用户一看门槛太高,转头就走。最后注册量才达到预期的三成,你说亏不亏?
再说说用户。你做活动是给谁看的?学生党和上班族的痛点能一样吗?学生党可能更吃 “低价”“好玩” 这套,上班族可能更在意 “省时间”“有品质”。之前有个健身 APP 搞活动,给新用户送 30 天免费课程,结果数据平平。后来发现他们的核心用户是 30 岁以上的职场人,这些人缺的不是免费课,是 “有人监督”。调整成 “买课送一对一教练打卡”,转化率直接翻了 3 倍。
还有资源匹配。别打肿脸充胖子。预算就 5 万块,非要学别人搞全平台推广,最后钱花完了连点水花都没有。不如集中火力攻一个渠道 —— 比如你的用户大多在小红书活跃,那就把钱全砸在小红书的 KOC 推广上,效果可能更好。记住,活动不是比谁排场大,是比谁花的每一分钱都能换回实在的效果。
🚀 活动策划的 4 个 “反常识” 技巧
很多人做活动,就盯着 “优惠力度”。好像只要折扣够大,用户就一定会来。错了。现在用户见的活动多了,早就不稀罕那几块钱的优惠了。
你得学会 “制造稀缺感”。不是说东西少,是让用户觉得 “错过这次就没了”。某电商平台搞过一个 “会员日限时秒杀”,同款商品比平时便宜 10 块,但每天只放 100 件,分三个时间段抢。结果那几天的 APP 活跃度比平时高了 40%,很多用户定闹钟蹲点。你看,不是优惠多大,是 “抢不到就亏了” 的心理在起作用。
还要懂 “用户分层”。别搞一刀切的活动。新用户需要的是 “尝鲜门槛低”,老用户可能更吃 “专属福利”。有个在线课程平台,之前搞活动统一送 100 元优惠券,结果新用户觉得满 500 才能用,门槛太高;老用户觉得 “每次都送这个,没新意”。后来改成新用户送 “9.9 元体验课”,老用户送 “专属学习礼包 + 推荐返利”,参与度立马上来了。
活动流程一定要 “简单到极致”。你见过那种活动吗?要关注公众号、转发朋友圈、截图发给客服、再回复关键词才能领福利。用户一步都嫌多,你还搞这么复杂?某奶茶店的小程序活动就很聪明:扫码进小程序,直接领 5 元券,下单就能用。整个过程不超过 30 秒,核销率高达 80%。
别忘了 “钩子要和产品强相关”。送现金红包确实吸引人,但领完就走,留不住。不如送和你产品相关的福利。比如视频 APP 送会员天数,外卖平台送无门槛券。某读书 APP 搞活动,送 “7 天免费读”,用户体验完觉得不错,很多都续了费。这比送现金红包划算多了,还能提高用户留存。
🔍 活动中最该盯的 3 组数据
活动上线了不是万事大吉,得盯着数据看。但数据那么多,看啥?别乱看,抓核心的就行。
实时参与率。就是点进活动页面的人里,有多少真的动手参与了。如果这个数低于 20%,说明你的活动页面有问题。要么是规则没说清楚,要么是按钮太小找不到,要么是用户觉得 “不值得”。之前有个社群搞抽奖活动,参与率一直上不去,后来发现是抽奖条件写在最下面,用户没看到。挪到显眼位置后,参与率直接涨到了 50%。
渠道转化率。你在朋友圈、抖音、小红书都投了推广,哪个渠道来的人转化最好?别平均用力。某美妆品牌做活动,发现抖音来的用户虽然多,但下单率只有 3%;小红书来的用户少,但下单率有 15%。他们立马把抖音的预算砍了一半,加到小红书上,最后整体 ROI 提高了 2 倍。
异常数据。比如突然有一大批新用户注册,但 IP 地址都一样;或者某个时间段的核销量突然飙升。这些可能是刷数据的,也可能是系统出了 bug。之前有个电商平台搞满减活动,技术没设置好,导致用户可以无限叠加优惠券。幸亏运营实时盯着数据,发现某款商品的下单量突然涨了 10 倍,赶紧紧急下线修复,不然得亏死。
💡 活动结束后,这 3 件事比复盘更重要
很多人活动一结束,就忙着写复盘报告,列一堆数据。但光看数据没用,得落地。
用户分层运营。活动过来的用户,不能不管了。挑那些活跃度高的、消费能力强的,单独拉群或者标记标签。某母婴平台做完 618 活动后,把那些买了高端奶粉的用户拉进 “育儿精英群”,定期发育儿干货和专属优惠,这些用户的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 30%。
沉淀可复用的模板。这次活动哪些环节做得好?比如海报设计、文案风格、推广时间。把这些整理成模板,下次直接用。某教育机构每次做活动,都会记录 “哪个时间段发朋友圈效果最好”“什么样的标题打开率高”,现在他们搞活动,准备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
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别等用户忘了这事。活动结束后 3 天内,给参与过的用户发个简单的问卷,问问 “觉得活动哪里不好”“希望下次有什么福利”。某餐饮连锁品牌做完周年庆活动后,收集到用户说 “排队太久”,后来他们搞活动就提前开通了线上预约,体验好了很多。
📈 3 个被验证过的活动公式,直接套用
不想走弯路?这几个公式你得记下来。都是经过很多平台验证过的,管用。
拉新活动公式:低门槛福利 + 社交裂变 + 即时反馈。低门槛福利比如 “0.1 元领小样”,社交裂变比如 “邀请 3 个好友助力,再得一份”,即时反馈就是用户做完动作马上能拿到奖励。某外卖平台用这个公式,新用户量一周涨了 20 万。
促活活动公式:用户习惯 + 小额激励 + 连续打卡。比如某健身 APP,用户习惯是每天晚上锻炼,他们就搞 “连续 7 天打卡,送月卡”,每天打卡后还能领点积分换东西。用户粘性一下就上来了。
转化活动公式:场景化营销 + 限时优惠 + 风险降低。场景化就是让用户觉得 “我正好需要这个”,比如冬天推 “暖冬套装”;限时优惠制造紧迫感;风险降低比如 “7 天无理由退货”。某服装品牌用这套,冬季销售额提高了 45%。
做活动不难,难的是不盲目。记住,用户不是为了你的活动来的,是为了活动能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把这点想透了,活动效果不会差。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