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公众号文章达到 10w+,光靠灵感可不行。普通人也能做到,关键是建立自己的 “写作 SOP”—— 也就是标准化的写作流程。这套流程能帮你避开无效努力,让每篇文章都朝着爆款的方向走。今天就把这套经过验证的 SOP 拆解开,一步一步教你怎么搭。
🎯 第一步:用 “三维选题法” 锁定潜在爆款
选题不对,写得再好也白搭。很多人选题全凭感觉,要么追热点追得慢,要么写的东西读者根本不关心。真正的爆款选题,得同时满足三个维度。
先看用户痛点维度。打开你的公众号后台,翻一翻历史文章的评论区,看看读者反复提到的问题是什么。比如做职场号的,读者总在问 “怎么拒绝领导的不合理要求”,这就是个强痛点。再去知乎、小红书搜相关关键词,看高赞回答都在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是现成的选题库。
再看热点关联度。不是所有热点都值得追,要选和你账号定位相关的。比如教育类账号,遇到 “双减政策调整” 这类热点就必须跟进,但娱乐圈八卦除非能和教育搭上边,否则别碰。追热点要快,最好在热点出现后 3 小时内出稿,实在赶不及,就写深度分析,从热点背后的本质入手,比单纯追时效性更有价值。
最后看自身优势。你写的东西得是你擅长的,要么有独特的经历,要么有专业知识。比如你是宝妈,写育儿经验就比纯理论分析更有说服力;你在互联网公司做过,聊职场晋升就自带可信度。三个维度都满足的选题,哪怕一开始数据一般,也比只占一个维度的选题更容易爆。
举个例子,有个情感号博主,发现读者总在评论区说 “异地恋太难了”(用户痛点),刚好那段时间有部讲异地恋的电影上映(热点关联),而她自己有过 5 年异地恋修成正果的经历(自身优势)。她写的《异地恋能撑过 3 年的,都懂这 3 个真相》,直接突破了 10w+。
✍️ 第二步:标题公式库,5 分钟出 3 个爆款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脸面,读者刷朋友圈时,留给标题的时间只有 1 秒。能不能让他们点进来,全看标题够不够 “勾人”。我整理了 5 个经过验证的公式,直接套就行。
数字 + 痛点 + 解决方案:比如《3 个月瘦 20 斤,我靠这 5 个不挨饿的方法》《职场新人避坑指南:这 4 个错误,我劝你入职就别犯》。数字让内容更具体,痛点戳中读者,解决方案给他们点进来的理由。
疑问 + 反转 + 共鸣:《我以为嫁了个老实人,婚后才发现他藏得比谁都深》《月薪 3 千和 3 万的人,差的真的是努力吗?》。疑问引发好奇,反转打破固有认知,共鸣让读者觉得 “这说的不就是我”。
热点词 + 观点 + 反差:《看完张桂梅校长的作息表,才明白 “内卷” 和 “努力” 的区别》《从董宇辉身上,我看到了普通人逆袭的唯一捷径》。蹭热点词增加曝光,观点鲜明不模糊,反差让读者想知道 “到底有啥不一样”。
身份 + 场景 + 结果:《宝妈带娃逛超市,一个动作让娃安静 2 小时,亲测有效》《应届生面试,HR 没说但很在意的 5 个细节》。身份和场景让读者有代入感,结果告诉他们 “点进来能得到什么”。
否定常识 + 揭秘:《我劝你别再 “多喝热水” 了,医生说这 3 种情况喝了更糟》《那些说 “考公就是躺平” 的人,根本不懂体制内的真相》。否定常识能打破读者的固有认知,“揭秘” 两个字自带神秘感。
每次写标题时,从公式库里挑 3 个,每个公式套出一个标题,然后发给 3 个朋友,问他们 “哪个标题让你想点进去”,选得票最高的那个。别自己纠结,读者的直觉比你的判断准多了。
📝 第三步:正文结构,让读者一口气读到结尾
很多人写正文想到哪写到哪,读者读着读着就迷路了。好的正文结构,就像给读者搭了个滑梯,让他们顺着往下滑,根本停不下来。
开头 3 句话必须戳中读者。第一句点出痛点,第二句描述痛点带来的后果,第三句告诉读者文章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你是不是也这样?明明想减肥,却总在晚上忍不住吃零食(痛点)。结果体重涨了不说,还总怪自己没毅力,越来越焦虑(后果)。今天这篇,教你 3 个不用忍饿也能控制食欲的方法(解决方案)。”
正文用 “总分总 + 案例” 结构。先把核心观点列出来,每个观点配一个案例,最后总结升华。比如写职场沟通,先讲 “少用‘但是’,改用‘而且’”,然后举个例子:领导说 “你这个方案不错”,你说 “但是还有个问题”,就不如说 “而且我还想到一个能优化的点”,效果完全不同。案例最好是具体的,有时间、有细节、有结果,别用 “我有个朋友” 这种模糊的说法。
每段不超过 3 行。现在的人刷手机都没耐心,一段文字太长,直接就划过去了。哪怕一句话是一个段落,也比堆在一起强。重要的观点可以单独拎出来,加粗显示,让读者扫一眼就能 get 到重点。
有个职场号博主,之前写文章总是大段大段的理论,数据一直上不去。后来改用这种结构,每段不超过 3 行,每个观点都配自己的亲身经历,文章完读率从 30% 涨到了 65%,很快就出了 10w+。
📌 第四步:结尾 “钩子”,让读者忍不住转发
很多人文章写到结尾就随便收尾,其实结尾是提升转发率的关键。读者转发文章,要么是觉得 “说得太对了,我要让别人也看看”,要么是 “转发之后,别人会觉得我很有品味”。
总结 + 金句:把正文的核心观点总结成 1、2、3 点,然后加一句金句。金句要朗朗上口,最好能让读者记住并愿意分享。比如《成年人的世界,没有 “容易” 二字》的结尾:“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音模式。但撑过去的,都成了更好的自己。”
提问 + 互动:结尾抛出一个和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比如写《30 岁裸辞,我后悔了吗》,结尾可以问:“你有没有过裸辞的冲动?最后是怎么选的?评论区聊聊。” 读者留言后,你再回复,能增加账号的活跃度,也能为下次选题提供灵感。
利他性引导:告诉读者转发这篇文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比如《给孩子报兴趣班,这 3 个坑千万别踩》,结尾可以说:“如果你身边有刚当爸妈的朋友,把这篇转给他们,能帮他们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人都愿意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事,这样的引导比单纯说 “求转发” 有效 10 倍。
有个教育号,之前结尾总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大家”,转发率一直很低。后来改用 “总结 + 利他性引导”,转发率直接翻了 3 倍,有篇文章因为转发量太大,还被微信推荐到了看一看,轻松破了 10w+。
🔍 第五步:3 遍修改法,消除 90% 的 “劝退点”
写完别着急发,至少改 3 遍。很多明显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注意不到,改的时候才能发现。
第一遍改逻辑:把文章打印出来,用红笔划出每个段落的核心观点,看看段落之间有没有衔接,观点是不是层层递进。如果发现某段和主题无关,哪怕写得再好也要删掉。比如写减肥的文章,突然插入一段讲护肤的,就会打乱逻辑。
第二遍改语言:把所有书面语改成口语,删掉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 这类词。读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和朋友聊天,怎么说顺口就怎么改。比如 “综上所述,坚持运动对减肥很重要”,改成 “说白了,想减肥,不动是不行的”。
第三遍改细节: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标点错误,数字有没有写错。尤其是涉及到时间、数据的地方,一定要核实清楚。有个健康号博主,因为把 “每天喝 8 杯水” 写成了 “8 升水”,被读者在评论区指出来,不仅影响了可信度,还得删文重发,特别可惜。
改完之后,最好找个不了解你文章主题的人看一眼,问他 “看完之后,你记住了什么”。如果他说不出来,说明你的文章要么逻辑不清,要么重点不突出,得重新改。
📊 第六步:数据复盘,让下一篇站在上一篇的肩膀上
发完文章不是结束,而是下一篇的开始。通过数据分析,能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让 SOP 越来越完善。
核心数据看 3 个:完读率(读者是不是读到了结尾)、在看数(内容有没有引起共鸣)、转发率(有没有传播价值)。如果完读率低于 50%,说明开头或中间部分有问题;在看数少,可能是观点不够鲜明;转发率低,就得优化结尾的引导。
对比分析:把这篇文章和之前的数据好的文章对比,看看选题、标题、结构有什么不同。比如你发现带数字的标题转发率更高,下次就多用量化的标题;发现写自身经历的文章完读率高,就多分享自己的故事。
建立选题效果库:每次发完文章,把选题、标题、核心观点、数据都记下来,标上 “爆款”“一般”“差”。过一个月回头看,你就能发现规律。比如有个美食号博主,发现写 “懒人食谱” 的数据总是比 “高端料理” 好,后来专注写懒人做法,很快就稳定在 10w+。
别小看复盘,哪怕每次只改进 1 个小地方,积累起来效果也会很明显。有个职场博主,坚持复盘了 3 个月,文章平均阅读量从 2000 涨到了 5w+,还出了 3 篇 10w+。
建立写作 SOP,本质上是把 “靠运气” 变成 “靠流程”。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练熟之后,写文章会越来越顺。记住,10w + 不是终点,而是用对方法后的自然结果。按照这 6 步走,普通人也能写出让自己惊喜的爆款。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